第七章力与运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巩固基础(四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力与运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巩固基础(四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14:16:58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力与运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巩固基础(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人站在行驶的车厢中,突然身体向左前方倾倒,这说明车在突然(  )
A.加速 B.减慢 C.左转弯 D.右转弯
2.质量为0.5千克的实心铁球,从10米高处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铁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为0.3牛(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球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平衡力,所以能匀速下落
B.铁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减速下落
C.铁球所受合力为4.6牛,方向竖直向下
D.铁球所受合力为5.2牛,方向竖直向下
3.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4.体育运动中涉及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篮球投篮出手后如果外力全部消失,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踢出去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C.多次用力垫起排球,手臂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射箭时,箭离开弓弦后由于受到惯性作用仍继续向前飞行
5.下列哪个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
A.火车匀速通过弯道 B.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C.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匀速运转 D.小孩在荡秋千
6.如图为杂技表演中独轮车和人静止在地面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受到的重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所示,小丽乘坐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扶梯为参照物,顾客是运动的
B.小丽受到的重力和扶梯对顾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丽对扶梯的压力和扶梯对顾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丽受摩擦力的作用
8.下列关于力学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放在课桌上的课本静止,是因为课本受到的重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了
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C.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当我们不再蹬地,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D.人跑步时要利用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
9.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斜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会沿着如图所示的A→B→C路线运动。如果石块达到最高点B点时,他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  )
A.静止在B点不动
B.从B点竖直落下
C.沿B点的切线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仍然沿A→B→C路线运动
10.2020年,临沂市获评全国优秀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如图所示为某学校足球赛的精彩画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静止的足球被踢得动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B.在空中飞行的足球,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足球能在草坪上滚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若没有力的维持,运动的物体将会停下来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维持物体运动一定要有力的作用
B.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有力的作用
C.物体作圆周运动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D.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
12.吊车以2m/s的速度将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________,若吊车改为2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________。(均填“>”“<”或“=”)
13.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14.如图所示,一只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通过两只滑轮在两端悬挂质量为500g的物体各一个,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测力计受到的拉力的合力是___________N。
15.重50N的桌子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N的水平推力推它,但没有推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当用30N的力推桌子时,桌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桌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当用50N的力推桌子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此时桌子做______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假如运动的桌子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它将做______运动。
16.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在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此时它受力______(平衡、不平衡),小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_(最大、最小);若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处于______(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7.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由一个力______。一人在车前用200N水平向左的力拉车,另一人在车后用100N水平向左的力推车,使小车沿直线匀速前进。一个力气大的人用大小为______的力推车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此时小车所受合力为______。
18.如图所示,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同一小车三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______;从实验可知,运动小车所受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______;据此可以推理得出:当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做______运动。
三、作图题
19.在图中画出紧靠竖直墙壁、静止的方形物块受到摩擦力f的示意图;
(______)
20.如图所示是沿索道匀速上升的缆车,画出缆车轿厢的受力示意图。
21.如图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以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力的示意图。
(______)
四、实验题
22.小明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和丙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有关;
(2)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图如图丁,由图可知:f=______F;乙图中当木块对平面的压力变为12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滑动时受到的拉力为 ______N;
(3)小明某次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戊(其中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若木块所受的拉力F=4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 ______;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2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在水平面上,小车在竖直方向受到的 ______力和支持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
(2)每次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______;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______,速度减小越 ______,滑动的距离越 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做 ______运动;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五、计算题
24.载重共1000N的热气球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下降时受到空气向上的浮力900N.若从气球中抛掉一些重物后,热气球能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设空气阻力和浮力大小不变)
(1)热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多大?
(2)需抛掉的重物质量为多少kg?(g取10N/kg)
25.如图所示是某大学设计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汽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g=10N/kg)
(1)若这款车质量为400kg,车内驾驶员的质量为60kg,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多少?
(2)若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4倍,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26.一座公路桥头旁立有一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用来表示对过桥车辆的限制,现有一辆总重为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阻力是其自身重力的0.2倍。(取)求:
(1)此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多大?
(2)汽车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若此时另外考虑到空气阻力大小是,则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多大?
(3)通过计算回答这辆卡车能不能通过此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B
6.D
7.B
8.D
9.C
10.D
11.B
12.= =
13.2 4 4
14.4.9 0
15.10 30 30 加速 匀速直线
16.不平衡 最大 静止
17.等效替代 300N 0
18.速度 远 匀速直线
19.
20.
21.
22.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 0.25 3 C B
23.重 速度 小 慢 远 匀速直线 D
24.(1)100N;(2)20kg。
25.(1)4600N;(2)1840N
26.(1)104N;(2)10200N;(3)不能通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七章力与运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巩固基础(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但是一定在几何中心处
B.投篮时,球离手后继续飞行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用力蹬自行车,车会前进,不蹬车后自行车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用不同的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同
2.以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从树上落下的苹果 B.转弯的汽车
C.正在离站的动车 D.匀速直线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3.如图所示,大人和小孩分别推动同一箱子在相同地面上以不同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则他们的推力(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A是用绳拴在车厢底部上的氢气球(ρ氢气<ρ空气),B是用绳挂在车厢顶的金属球,开始时它们和车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突然改变自己的运动状态,某同学根据车厢中两球的情况判断出汽车是在做匀减速运动,则能够正确表示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情况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弹力是由于木块的形变产生的
B.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
C.木块在运动中速度最快的位置在离开弹簧之前
D.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产生的弹力变大
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7.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C.投球后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D.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
8.如图所示,拨动弹性钢片,把小钢球与支柱之间的轻塑料片弹出时,钢球并没有随轻塑料片飞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钢片被拉弯,说明力是可以改变物体形状
B.塑料片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小钢球没有随塑料片飞出,是由于小钢球具有惯性
D.塑料片能被弹出,是因为它受到的弹力大于与它的惯性
9.如图所示,铅球向竖直上方抛出,当铅球还在向上运动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会(  )
A.静止在该点 B.继续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C.直接竖直掉下来 D.先向上运动再落下来
10.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制作飞叶,一般会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撑竿跳高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将竿压弯,是力改变了竿的形状
B.运动员将竿压弯,竿是受力物体
C.运动员将竿压弯,竿对运动员也有力的作用
D.运动员将竿压弯的过程中,始终受平衡力
二、填空题
12.如题图所示,建筑工人用5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200N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小车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撤去推力,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小车具有______,小车运动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
13.自行车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
(1)向转轴处加润滑油是为了___________摩擦。
(2)骑车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用力紧握刹把,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刹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的,此时自行车在阻力作用下,作_______运动,假设此时自行车受到的所有力全部消失,自行车将作_________运动。
14.有一辆小车重1200N,受到的牵引力是200N。车在水平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N。如果突然将牵引力撤去,小车的速度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的原因;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使人们进步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由此,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若撤掉所有外力,它______。
16.如图甲所示,小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丙所示,则木块在4s~5s时间段内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 N,木块在7s-8s时间段内受到的的合力为___________ N。
17.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其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填“是”、“不是”、“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18.小明用50N的水平力把重20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使木块静止不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若木块原来处于匀速下滑过程中,减小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19.如图,铁块A重3N,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将重为1N的铜块B放在铁块A上面,当A和B沿着黑板缓慢匀速下滑时,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取走铜块B,用竖直向上的力F使铁块A匀速向上运动,则F=______N。
20.热爱科幻的小明编写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地球探险记》,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一个探险队驾车在崇山峻岭中前行,突遇山体滑坡,危急关头一名探险队员向泥石流喷出一股气流,泥石流立即停止下滑。上述描述中科学性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水平面和斜面粗糙程度完全相同,先后用0.1N和0.3N的水平拉力在水平面上拉木块都没有拉动,两次木块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f1___f2(选填“>”、“<”或“=”,下同);当水平拉力为2N时,木块恰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摩擦力为f3,再用3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为f4,则f3___f4;最后沿斜面拉动木块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为f5,则f3___f5。
三、作图题
22.用手提着水桶在空中静止,作出图中水桶所受的力.
(____)
23.如图所示,重8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受到的力。
24.如图所示物体A与弹簧相连,放在水平地面上,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而物A静止不动,试画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
25.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1)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___由静止滑下;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_(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4)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
26.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_,并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__ (选填 “能”或“不能”)平衡。此实验步骤说明___________两个力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如表。
表面情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m 0.27 0.42 0.79
(1)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的目的是 __;
(2)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时所受的 __较小,运动的距离较长。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物体将__;
(3)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反驳下面说法中的第__条。(填序号)
①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②小车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
③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④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五、计算题
28.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受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这些力的合力多大?
29.一辆轿车从某地往济南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外一座公路桥头旁边立有一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现有一辆自重、载货8000kg的汽车,(g取)
(1)求汽车过桥时受到的支持力;
(2)通过计算回答这辆汽车能不能通过此桥?
30.拉力器是常见的健身器材,一般由4~5根相同的弹簧组成,如果小明同学拉开一根弹簧(即把弹簧拉至两臂完全张开的长度)要用25N的拉力,那么,要拉开4根弹簧,小明需要用多大的拉力?此时小明一只手所受拉力的大小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C
6.A
7.C
8.D
9.B
10.D
11.D
12.50 惯性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13.减小 增大压力 减速 匀速直线
14.200 减小
15.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将以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16.3 1
17.加速 不是
18.20 变小
19.4 7
20.向泥石流喷出一股气流,泥石流立即停止下滑 泥石流具有惯性,不会立即停止下滑
21.< = >
22.
23.
24.
25.同一高度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远 慢 恒定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26.相反 所挂钩码的个数 不能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把小卡片沿竖直方向剪成两半 A
27.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阻力(或摩擦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
28.重力,490N ,竖直向下,地面对他的支持力,490N,竖直向上,F合= 0
29.(1);(2)能
30.100N; 100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七章力与运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巩固基础(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小车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M,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下做直线运动,在忽略空气阻力时,小球M的情景是图中的(  )
A. B.C. D.
2.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物体始终静止 B.锯条变扁
C.汽车从静止起动 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
3.如图所示,拨动弹性钢片,把小钢球与支柱之间的轻塑料片弹出时,钢球并没有随轻塑料片飞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钢片被拉弯,说明力是可以改变物体形状
B.塑料片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小钢球没有随塑料片飞出,是由于小钢球具有惯性
D.塑料片能被弹出,是因为它受到的弹力大于与它的惯性
4.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通过四个螺旋桨的高速转动改变运动姿态,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悬停时,利用了相互作用力的原理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5.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但是一定在几何中心处
B.投篮时,球离手后继续飞行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用力蹬自行车,车会前进,不蹬车后自行车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用不同的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同
6.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弹力是由于木块的形变产生的
B.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
C.木块在运动中速度最快的位置在离开弹簧之前
D.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产生的弹力变大
7.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A及吊篮B,一人站在吊篮中用100N的力竖直向下拉A,他们都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
A.比不拉时增加100N B.比不拉时减少100N
C.读数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这是冰球锦标赛比赛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被推出的冰球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冰球在冰面上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冰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冰球被击出后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继续向前运动
D.运动员滑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运动员滑行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9.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C.投球后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D.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
10.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歼击机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战斗机的灵活性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a、b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a、b的拉环,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a测力计读数为5N,则拉力F2=______N,b测力计受到的合力为______N。
12.如图所示,两个实心物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物体A重5N,B重10N。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A和B之间摩擦力为______N,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______N,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______N。
13.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运动情况如图乙。则t=1s时,物体处于 ______状态,若F=3N,则地面的摩擦力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N,从t=2s到t=6s的过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 ______m/s。
14.小聪同学骑着自行车上学,到了校门口用力刹车,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刹车后自行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自行车具有___________(选填“惯性”或“惯性力”)。
15.如图所示,用30N的水平推力,按住重为10N的木块,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N,墙壁对木块支持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
16.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的原因;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使人们进步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由此,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若撤掉所有外力,它______。
17.重为600N的人站在静止的电梯里不动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______600N;当人和电梯以1.5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______600N(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台球比赛前,台球静止在球台上,台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击球后,球离开球杆仍能向前运动是由于 ______的缘故。
19.如图所示,小明将盛有水的小碗紧紧地固定在小车上,模拟研究乘客乘座公交车时发生前倾后抑的现象,其中___________图相当于公交车突然启动时产生的现象,该实验中使用的___________相当于公交车中的乘客。乙图所示实验中小车所受阻力___________ (选填“>”、“=”或“<”)绳上的拉力。
三、作图题
20.如图所示,请画出站在向上匀速运动电梯上的人的受力示意图。
21.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小车,其钢制支架上固定一个铁球,画出铁球受力示意图。
22.一个重30N的物体在传送带上随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受到的所有力。
四、实验题
23.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花;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花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24.如图甲所示,是小婕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婕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两个拉力的方向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婕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婕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俊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婕的实验优于小俊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五、计算题
25.质量为6000kg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的重力的0.02倍,求卡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g=10N/kg)
26.一辆总质量104 kg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所受的阻力是汽车总重力的0.02倍,求:
(1)汽车受的重力G;
(2)汽车的牵引力?(g=10N/kg)
27.一辆载重卡车连同货物一起的总质量m=4.5×103kg,在F=4×103N的牵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min行驶了1200m,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5m2,g取10N/kg,求:
(1)卡车连同货物受到重力的大小;
(2)卡车行驶速度的大小;
(3)卡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D
6.C
7.C
8.B
9.C
10.D
11.5 0
12.2 0 15
13.静止 等于 2
14.增大压力 惯性
15.10 水平向右
16.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将以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17.等于 等于
18.平衡力 惯性
19.甲 水 >
20.
21.
22.
23.相等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慢 匀速直线运动 不能
24.相反 钩码个数 不能 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能否平衡 剪断小卡片 A
25.1200N
26.(1)1×105N;(2)2000N.
27.(1)4.5×104N;(2)20m/s;(3)4×103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七章力与运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巩固基础(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6米的两点,甲、乙两辆电动小车分别从P、Q同时出发沿直线运动,如图(a)、(b)所示分别是甲、乙两辆电动小车的路程-时间图像,结合图像可知(  )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甲车所受合力小于乙车所受合力
C.经过10秒,两车可能相距7米 D.经过5秒,两车一定相距4.5米
2.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不仅要食用传统食物元宵,还要打灯笼、猜灯谜,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灯节。如图所示,挂在绳子下端的灯笼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灯笼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作用点相同
3.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通过四个螺旋桨的高速转动改变运动姿态,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悬停时,利用了相互作用力的原理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4.有甲、乙两辆小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力情况是(  )
A.甲、乙两车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甲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比阻力小
C.乙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甲、乙两车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平衡力的作用
5.某同学静立在水平放置的磅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与人的重力
D.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出去的铅球,离开手后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
B.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是为了跳的更远一些,这是惯性的应用实例
C.在马路上正在洒水的车,匀速行驶时惯性不变
D.足球受到脚的踢力后,由静止变为运动,此时足球的惯性变大了
7.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8.如图所示,小丽乘坐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扶梯为参照物,顾客是运动的
B.小丽受到的重力和扶梯对顾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丽对扶梯的压力和扶梯对顾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丽受摩擦力的作用
9.小刚同学用1N的推力,推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没有推动。则下面列举的各对力中,其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杯子受到的推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摩擦力
B.杯子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C.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D.手推杯子的力和杯子推手的力
10.某人在车后用大小为1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现情况,他马上改用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20牛,则F的大小为(  )
A.10牛 B.20牛 C.30牛 D.10牛或30牛
11.如图所示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对力属于平衡力(  )
A.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B.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12.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弹力是由于木块的形变产生的
B.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
C.木块在运动中速度最快的位置在离开弹簧之前
D.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产生的弹力变大
二、填空题
13.在水平公路上骑自行车的时候,即使不踩踏板,车会由于______前进一段距离,但因为没有继续用力,它最终还是要停下来。这主要是由于不踩踏板时,自行车在前进过程中受到______的作用。
14.如图,两根完全相同的棉线AB和CD,A端固定在天花板上,B端悬挂一质量较大的金属球,现突然用力向下一拽D端,则先断的棉线为______。
15.用手握重为5N的瓶子,握力为20N,使其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则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______,方向 ______。
16.歼-20是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其最大飞行速度为2.8马赫,即15℃空气中声速的2.8倍(15℃空气中声速340m/s)。歼击机以最大飞行速度飞行100s运动的路程为______m。通常,进入战斗状态前歼击机丢掉副油箱以______惯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17.小明用50N的水平力把重20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使木块静止不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若木块原来处于匀速下滑过程中,减小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18.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的小球由位置A经位置B摆动到最高点C(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摆到位置B时,小球受到 ______个力作用,处于 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若小球运动至位置B时恰好细线断开,同时小球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后来的运动轨迹是图中的 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19.自行车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
(1)向转轴处加润滑油是为了___________摩擦。
(2)骑车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用力紧握刹把,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刹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的,此时自行车在阻力作用下,作_______运动,假设此时自行车受到的所有力全部消失,自行车将作_________运动。
20.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5kg,在16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N。如图乙所示,若将A、B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0N的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向右运动,把A、B看作一个整体,则它们受到的合力是______N。
2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测量木块滑动摩擦力时,作用在木块上的水平拉力F大小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运动速度v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以上情况可知,木块在________时间段内速度增大,木块在第35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三、作图题
22.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是平衡力的关系。如图所示的是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受到重力G、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及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三个力的共同作用),请你在图上画出F和f的合力的示意图。
_____( )_____
23.如图所示,木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受外力作用突然减速时,木块随机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请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__( )__
24.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小车,其钢制支架上固定一个铁球,画出铁球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
25.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两位同学分别选择木片和纸片进行实验,效果如图甲:正确的选择是用______(选填“a”或“b”)图装置完成实验,理由是______;
(2)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______的两个力是否可以平衡;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剪断小卡片,发现小卡片不能保持平衡,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______的条件;
(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他将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将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此时静止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6.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同一小车自斜面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伽利略、迪卡尔、牛顿等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在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的______静止滑下,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的速度______;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__次实验,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有关。
(3)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且足够长),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一直做______运动。牛顿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概括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推理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然而,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这个力或那个力的作用,因此,______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这一定律。(选填“能”或“不能”)
五、计算题
27.五一假期中,一家人开车回老家。已知汽车(包括人和物品)质量为4t,在平直的公路上15min匀速行驶18km,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08倍(g取10Nkg),求:
(1)汽车的重力;
(2)汽车的平均速度;
(3)求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
28.如图甲所示,轿车载着乘客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已知轿车和乘客的总质量m=1050kg。受到的阻力f大小恒为轿车总重的,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g取10N/kg)
(1)若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轿车(包含乘客)看成是有质量的点O,如图乙,在图乙中画出轿车的受力示意图;
(2)求甲图中轿车受到的牵引力。
29.济南人作为泉城人,喜欢饮用泉水。有些居民会到黑虎泉去打水,而盛水的工具就是家庭中用过的食用油的油桶。图为济南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鲁花”牌花生油,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桶花生油的“净重”为4.7kg,取g=10N/kg。(1L = 1×10-3 m3,此题中油桶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求:
(1)该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
(2)装满泉水时,水的质量多大?
(3)装满泉水时,把桶匀速竖直向上提起的过程中,桶受到的拉力多大?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D
6.B
7.D
8.B
9.A
10.A
11.A
12.C
13. 惯性 阻力
14.CD
15. 5N 竖直向上
16. 9.52×104 减小
17. 20 变小
18. 两 非平衡 ①
19. 减小 增大压力 减速 匀速直线
20. 16 4
21. 10s~30s 4
22.
23.
24.
25. b 纸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平衡
26. 同一高度由 相同 一 粗糙程度 匀速直线 不能
27.(1)4×104N;(2)72km/h;(3)3.2×103N
28.(1);(2)1050N
29.(1) 0.94×103 kg/m3;(2)5kg;(3)50N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