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考生物三年真题模拟题汇编0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单选题
1.(2021·长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与黄鹂和白鹭相比,柳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D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柳树属于被子植物而黄鹂和白鹭属于动物,通过比较二者的区别是柳树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植物的结构层次:
人体或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
2.(2021·吉林)图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由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①细胞核,②细胞质,③线粒体,④细胞膜。
A.①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不符合题意。
B.②是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③是线粒体,是呼吸的场所,能够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C不符合题意。
D.④是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不能外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3.(2021·吉林)美人松是长白山特有的植物。它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D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可见,美人松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4.(2021·吉林模拟)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于染色的是( )
A.生理盐水 B.清水 C.稀碘液 D.酒精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刮、涂、盖、染。其中“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有利于观察其细胞的形态结构。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5.(2021·吉林模拟)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 B.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C.细胞核—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6.(2021·长春模拟)如图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的两个生理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 B.乙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
C.甲过程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D.乙过程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成组织
【解析】【解答】图中甲过程表示细胞分裂,乙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细胞的生长是细胞由小变大,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7.(2021·长春模拟)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16×,4× B.10×,10× C.10×,4× D.16×,10×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4=64(倍) 。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 (倍) 。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40 (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10=160 (倍) 。
由分析可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目镜10×、物镜4×。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小、数目越多。
8.(2020·吉林模拟)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活细胞的细胞质能流动,能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即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可见C符合题意。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可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核作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9.(2021七上·长春期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是( )
A.盖玻片 B.载玻片 C.清水 D.生理盐水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因为动物细胞在清水里会吸水过多而涨破。
故答案为;C。
【分析】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如下: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段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慢放平盖在水滴上。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载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10.(2021七上·长春期中)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在盖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盖盖玻片时,要将盖玻片快速平盖在载玻片上
C.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看着目镜
D.要将视野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下方移动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慢放平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防止气泡产生,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注视物镜,以防止物镜镜头撞到载玻片,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将标本向右移,我们看到的物像是向左移的。要将视野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下移动装片,这样物像才会向上移动来到视野中央,D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如下: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进入载玻片上的水稻种,并用镊子将它展平。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慢放平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载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11.(2021七上·吉林月考)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④⑥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B.②的功能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⑥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A、 ②是细胞膜,④是细胞核,⑥是细胞质,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A说法正确。
B、 ②是细胞膜,细胞膜的功能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说法正确。
C、 ③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说法正确。
D、 ⑥是细胞质,能流动,能加快与外界的物质交换,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区别,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关键,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二、填空题
12.(2020·吉林模拟)植物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
【答案】细胞核;叶绿体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内含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植物细胞(叶片)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故答案为:细胞核、叶绿体。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能量转换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3.(2020·吉林模拟)人体的基本组织分为四种: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 .
【答案】结缔组织
【知识点】动物体的组织
【解析】【解答】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各种组织具有一定的作用。
故答案为:结缔组织。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的基本组织,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各种组织具有一定的作用,比如: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能产生并传到神经冲动。
三、综合题
14.(2021·长春)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等过程。如图所示为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由种子结构中的 (填名称)发育而来。
(2)种子萌发后形成幼苗,幼苗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 分不开的。
(3)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的主要结构是⑦和 (填序号)。传粉和受精后,花的 (填序号)发育成果实。
(4)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如家蚕、鸟)也和被子植物一样,能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答案】(1)胚根
(2)分化
(3)③;⑥
(4)有性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并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图中①所示的幼根是由种子结构中的胚根发育而成。
(2)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器官进一步构成植物体(或器官构成系统,最后由系统构成动物体)。所以幼苗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分不开的。
(3)③雄蕊和⑦雌蕊与果实和种植的形成有关,是花的主要结构。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4)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
【分析】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由于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子房逐渐膨大,子房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15.(2021·吉林)显微镜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世界走进微观世界。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1所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2)图2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1中的 (填字母)。
(3)图3是酵母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除了淀粉粒被染成蓝色外,被染上颜色的结构还有c (填结构名称)。
(4)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 (填序号)。该实验需要用 染色。
①观察蚯蚓②观察青蛙的形态结构
③观察鸡卵的结构④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1)400
(2)b
(3)细胞核
(4)④;碘液(稀碘液)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放。图1中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图3中的c是细胞核。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1可知,物镜放大了40倍,目镜放大了10倍,所以图1所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
(2)图2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1中b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小,物像更加清晰。
(3)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由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液泡,没有叶绿体,所以图3是酵母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除了淀粉粒被染成蓝色外,被染上颜色的结构还有细胞核。
(3)①观察蚯蚓,需要用放大镜,②观察青蛙的形态结构,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③观察鸡卵的结构,需要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④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先制成生物细胞临时装片,并且要用稀碘液进行染色,然后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其细胞的形态结构。因此,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④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该实验需要用碘液(稀碘液)染色。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6.(2021·长春模拟)如图为油菜植株生理活动示意图以及植物细胞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生理活动表示植物的 作用,此过程可以拉动水分和 体内的运输。
(2)如果A表示二氧化碳,则B表示 。这种情况下,乙生理活动主要在细胞的 (填写图中序号)内进行。
(3)油菜花呈黄色,控制其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填写图中序号)内。
(4)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请写出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两点做法: 。
【答案】(1)蒸腾;无机盐
(2)氧气;④
(3)①
(4)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绿色出行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甲生理活动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此过程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体内的运输。
(2)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如果A表示二氧化碳,说明在进行呼吸作用,则B表示氧气。这种情况下,乙生理活动主要在细胞的④线粒体内进行。
(3)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油菜花呈黄色,控制其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①细胞核内。
(4)为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我们平时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绿色出行等。
【分析】一、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气孔是叶片散发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主要过程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会蒸腾。
二、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维持细胞的内部环境;
细胞质: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叶绿叶:与光合作用有关,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释放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液泡里含有细胞液。
四、常见的绿色生活方式有:
1 、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 、不追求过度的时尚;3 、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4、使用节约型水具; 5、 拒绝过分包装;6 、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7、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8、一水多用;9、随手关闭水龙头10、 消费肉类要适度;11 、节约粮食;12 、双面使用纸张;13 、垃圾尽量分类入箱 ;14、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15 、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17.(2021七上·长春期中)(1)图一中甲、乙表示“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图丙为显微镜的结构,图丁是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
Ⅰ.图甲、乙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
Ⅱ.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补充完整:取镜安放→ →调焦→观察。换用高倍镜后,为了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以调节[ ] 。
Ⅲ.图丁中,细胞中颜色最深的结构是 。若盖玻片放下过快,则可能出现 。
(2)图二中,图甲为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乙中①、②、③表示结构;图乙为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其中A、B、C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①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Ⅰ.图甲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物质主要由[ ] 和遗传物质[ ] 组成。
Ⅱ.图乙中的a表示细胞壁的 功能,A表示 。
【答案】(1)生理盐水;稀碘液;对光;③;细准焦螺旋;细胞核;气泡
(2)②;蛋白质;③;DNA;保护和支持;细胞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分裂;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Ⅰ.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生理盐水,所以图甲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因为人口腔上皮细胞几乎是透明的,要用稀碘液对其进行染色,以使得细胞各结构显示更加清晰,所以图乙滴加的液体是稀碘液。
Ⅱ.图丙中①表示目镜、②表示粗准焦螺旋、③表示细准焦螺旋、④表示物镜。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取镜安放→对光→调焦→观察。换用高倍镜后,为了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以调节③细准焦螺旋。
Ⅲ.图丁中,细胞中颜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因为细胞核中有染色体。若盖玻片放下过快,则可能出现气泡。
(2)Ⅰ.图甲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主要由②蛋白质和遗传物质③DNA组成。
Ⅱ.图乙中的a表示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功能,A表示细胞膜,b则表示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B表示细胞质,C表示遗传控制中心细胞核。
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稀碘液;对光;③;细准焦螺旋;细胞核;气泡;(2)②;蛋白质;③;DNA;保护和支持;细胞膜。
【分析】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如下: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段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慢放平盖在水滴上,以免产生气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载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其中细胞壁能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同时起着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其中有多种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这是因为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
18.(2021七上·吉林月考)如图A~E表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则A细胞是
(2)A细胞通过细胞 过程形成B,在此过程中 先复制后分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再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中.
(3)在图C中构成神经系统的是 (填数字序号)。
(4)在如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答案】(1)受精卵
(2)分裂;染色体
(3)③
(4)系统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1)受精卵是生物体发育的起点,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生命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所以,A细胞是受精卵。
(2)图中,经过A过程细胞的数量增加,所以A过程是细胞分裂的过程,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复制, 然后分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再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中,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3)在图C中①是肌肉组织,②是结缔组织,③是神经组织,④是上皮组织,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
(4)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系统。
故答案为:(1)受精卵;(2)分裂、染色体;(3)③;(4)系统。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分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受精卵先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按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所以,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四、实验探究题
19.(2021·长春)如图表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血永久涂片时用到的仪器、实验步骤及显微镜下的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使用图甲中指定倍数的目镜和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2)图乙表示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 ,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图丙所示为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欲将A所指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4)图丁所示为观察到的血细胞,其中表示红细胞的是 (填序号)。与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填细胞结构)。
【答案】(1)400倍
(2)生理盐水
(3)右上方
(4)①;细胞核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这台显微镜目镜是10×,物镜是有1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
(2)由于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因此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这样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使细胞不至于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3)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A所指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4)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根据红细胞数目多,白细胞较大,血小板较小的特点,判断图中①是红细胞。与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首先是物像比实物要大;其次是物像与实物相反,上下倒置,左右反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图丁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
20.(2020·吉林模拟)下图为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观察时,如果想把视野中左上方的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可向 移
动装片。
(2)为更好地观察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将视野调暗,小明需改用( )
A.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B.小光圈和凹面反光镜
C.大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
(3)甲图中的[1] 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4)乙图细胞与甲图细胞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乙图细胞具有 和 。
【答案】(1)左上方
(2)A
(3)细胞膜
(4)细胞壁;液泡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1)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所成的像为倒像,在视野中的移动装片的方向与实际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图中,A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想把A移到中间,在视野中应该使A向右下方移动,视野中方向与实际相反,则应该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时,调价光线强弱要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在光线较暗时,应选择大光圈,光线强选择小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平面镜能反射光线,在光线强时选择反光镜,光线弱时选择凹面镜,凹面镜能聚集光线,所以,为更好地观察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将视野调暗,小明需改用小光圈和平面镜,故A符合题意。
(3)图甲中,1是细胞膜,2是细胞质,3是细胞核,其中细胞膜不但能保护细胞,同时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4)甲为人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乙图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基本结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所以图甲和乙图细胞主要区别是乙图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
故答案为:(1)左上方;(2)A;(3)细胞膜;(4)细胞壁、液泡。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都为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中,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能不停的流动,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是遗传信息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21.(2021七上·吉林月考)如图表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到的仪器、实验步骤及显微镜下的视野。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使用图甲中指定倍数的目镜和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2)图乙表示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 ,目的是 。
(3)图丙所示为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欲将A所指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答案】(1)400
(2)生理盐水;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右上方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如果使用图甲中指定倍数的目镜和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x40=400。
(2)乙图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倒像,物象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图丙中,物象A在视野的右上方,标本在左下方,所以要移向中央,需要把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故答案为:(1)400;(2)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右上方。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即可,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倒像,物象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物象偏向哪里,玻片则往哪里移动。
五、材料分析题
22.(2021·吉林模拟)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广翅蜡蝉(如图)的成虫有两对翅、三对足,善跳跃。其若虫满身密布着絮状的蜡质,在腹部的末端 还长出了向上翘的放射状蜡丝。成虫及若虫喜欢趴在一些 树木的嫩枝、嫩芽、叶背上大吃大喝,它喝饱了,树木的“血管”却被弄破了,导致叶片萎缩,枝条枯萎折断,严 重时枝、茎、叶上布满白色蜡质,致使植株生长不良,同 时若虫在为害处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是危害植物的害虫之一,其天敌有蜘蛛、草蛉等。
资料二许多植食性昆虫在寻找寄主的过程中,植物体表反射的光谱为其提供了重要信息。科研人员利用这一特性,在两个环境条件基本相同的樱桃林和杏树林实验 区内,分别利用4种不同颜色的色板诱集广翅蜡蝉,用以探究哪种颜色的粘虫板更能有效防治这种害虫,实验结果如下表:
色板编号 樱桃林(个数) 杏树林(个数)
I 93 97
II 48 41
III 5 8
IV 15 12
(1)由资料一可知,广翅蜡蝉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类群中的昆虫,其理由是成虫 具有 , 其变态发育过程为
(2)根据资料一写出一条食物链 。
(3)资料一中所说“树木的‘血管’却被弄破了”,其中“血管”主要是指能够运输有 机物的筛管,它属于植物体的 组织。
(4)分析资料二中的数据可知,色板编号为 的粘虫板诱捕广翅蜡蝉的效果最好。
【答案】(1)两对翅三对足;不完全变态 (或“卵一 若虫一成虫”)
(2)植物→广翅蜡蝉→蜘蛛(或草蛉)
(3)输导
(4)I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食物链和食物网;植物体的组织
【解析】【解答】(1)由资料一可知,广翅蜡蝉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类群中的昆虫,成虫的特征:成虫体躯明显地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头部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胸部有3对胸足,一般还有2对翅。其变态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其过程为卵→若虫→成虫。
(2)食物链的起始点为生产者,广翅蜡蝉以树木的嫩叶嫩芽、叶背为食,其天敌为蜘蛛。所以食物链可写为:植物→广翅蜡蝉→蜘蛛(或草蛉)。
(3)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质。树木的血管指的是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所以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
(4)由资料二的图表可知,色板编号为I时,樱桃林(诱集广翅蜡蝉个数)和杏树林(诱集广翅蜡蝉个数)最多,因此色板编号为I的粘虫板诱捕广翅蜡蝉的效果最好。
【分析】(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有关食物链的书写要点:
①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绿色植物)数起,每条食物链都要数到底,不能漏数,但也不能将一个箭头看作一条食物链;
②在食物链中,每个箭头都必须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③在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它只反映出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而发生的联系;
④肉食动物(属于第三环节),终点是营养级最高的肉食动物。
1 / 1吉林省中考生物三年真题模拟题汇编0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单选题
1.(2021·长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与黄鹂和白鹭相比,柳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2021·吉林)图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1·吉林)美人松是长白山特有的植物。它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4.(2021·吉林模拟)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于染色的是( )
A.生理盐水 B.清水 C.稀碘液 D.酒精
5.(2021·吉林模拟)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 B.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C.细胞核—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6.(2021·长春模拟)如图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的两个生理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 B.乙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
C.甲过程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D.乙过程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
7.(2021·长春模拟)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16×,4× B.10×,10× C.10×,4× D.16×,10×
8.(2020·吉林模拟)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9.(2021七上·长春期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是( )
A.盖玻片 B.载玻片 C.清水 D.生理盐水
10.(2021七上·长春期中)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在盖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盖盖玻片时,要将盖玻片快速平盖在载玻片上
C.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看着目镜
D.要将视野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下方移动
11.(2021七上·吉林月考)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④⑥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B.②的功能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⑥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二、填空题
12.(2020·吉林模拟)植物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
13.(2020·吉林模拟)人体的基本组织分为四种: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 .
三、综合题
14.(2021·长春)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等过程。如图所示为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由种子结构中的 (填名称)发育而来。
(2)种子萌发后形成幼苗,幼苗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 分不开的。
(3)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的主要结构是⑦和 (填序号)。传粉和受精后,花的 (填序号)发育成果实。
(4)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如家蚕、鸟)也和被子植物一样,能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15.(2021·吉林)显微镜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世界走进微观世界。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1所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2)图2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1中的 (填字母)。
(3)图3是酵母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除了淀粉粒被染成蓝色外,被染上颜色的结构还有c (填结构名称)。
(4)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 (填序号)。该实验需要用 染色。
①观察蚯蚓②观察青蛙的形态结构
③观察鸡卵的结构④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6.(2021·长春模拟)如图为油菜植株生理活动示意图以及植物细胞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生理活动表示植物的 作用,此过程可以拉动水分和 体内的运输。
(2)如果A表示二氧化碳,则B表示 。这种情况下,乙生理活动主要在细胞的 (填写图中序号)内进行。
(3)油菜花呈黄色,控制其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填写图中序号)内。
(4)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请写出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两点做法: 。
17.(2021七上·长春期中)(1)图一中甲、乙表示“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图丙为显微镜的结构,图丁是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
Ⅰ.图甲、乙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
Ⅱ.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补充完整:取镜安放→ →调焦→观察。换用高倍镜后,为了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以调节[ ] 。
Ⅲ.图丁中,细胞中颜色最深的结构是 。若盖玻片放下过快,则可能出现 。
(2)图二中,图甲为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乙中①、②、③表示结构;图乙为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其中A、B、C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①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Ⅰ.图甲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物质主要由[ ] 和遗传物质[ ] 组成。
Ⅱ.图乙中的a表示细胞壁的 功能,A表示 。
18.(2021七上·吉林月考)如图A~E表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则A细胞是
(2)A细胞通过细胞 过程形成B,在此过程中 先复制后分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再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中.
(3)在图C中构成神经系统的是 (填数字序号)。
(4)在如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四、实验探究题
19.(2021·长春)如图表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血永久涂片时用到的仪器、实验步骤及显微镜下的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使用图甲中指定倍数的目镜和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2)图乙表示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 ,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图丙所示为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欲将A所指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4)图丁所示为观察到的血细胞,其中表示红细胞的是 (填序号)。与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填细胞结构)。
20.(2020·吉林模拟)下图为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观察时,如果想把视野中左上方的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可向 移
动装片。
(2)为更好地观察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将视野调暗,小明需改用( )
A.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B.小光圈和凹面反光镜
C.大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
(3)甲图中的[1] 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4)乙图细胞与甲图细胞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乙图细胞具有 和 。
21.(2021七上·吉林月考)如图表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到的仪器、实验步骤及显微镜下的视野。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使用图甲中指定倍数的目镜和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2)图乙表示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 ,目的是 。
(3)图丙所示为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欲将A所指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五、材料分析题
22.(2021·吉林模拟)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广翅蜡蝉(如图)的成虫有两对翅、三对足,善跳跃。其若虫满身密布着絮状的蜡质,在腹部的末端 还长出了向上翘的放射状蜡丝。成虫及若虫喜欢趴在一些 树木的嫩枝、嫩芽、叶背上大吃大喝,它喝饱了,树木的“血管”却被弄破了,导致叶片萎缩,枝条枯萎折断,严 重时枝、茎、叶上布满白色蜡质,致使植株生长不良,同 时若虫在为害处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是危害植物的害虫之一,其天敌有蜘蛛、草蛉等。
资料二许多植食性昆虫在寻找寄主的过程中,植物体表反射的光谱为其提供了重要信息。科研人员利用这一特性,在两个环境条件基本相同的樱桃林和杏树林实验 区内,分别利用4种不同颜色的色板诱集广翅蜡蝉,用以探究哪种颜色的粘虫板更能有效防治这种害虫,实验结果如下表:
色板编号 樱桃林(个数) 杏树林(个数)
I 93 97
II 48 41
III 5 8
IV 15 12
(1)由资料一可知,广翅蜡蝉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类群中的昆虫,其理由是成虫 具有 , 其变态发育过程为
(2)根据资料一写出一条食物链 。
(3)资料一中所说“树木的‘血管’却被弄破了”,其中“血管”主要是指能够运输有 机物的筛管,它属于植物体的 组织。
(4)分析资料二中的数据可知,色板编号为 的粘虫板诱捕广翅蜡蝉的效果最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柳树属于被子植物而黄鹂和白鹭属于动物,通过比较二者的区别是柳树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植物的结构层次:
人体或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
2.【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由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①细胞核,②细胞质,③线粒体,④细胞膜。
A.①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不符合题意。
B.②是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③是线粒体,是呼吸的场所,能够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C不符合题意。
D.④是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不能外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3.【答案】D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可见,美人松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4.【答案】C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刮、涂、盖、染。其中“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有利于观察其细胞的形态结构。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5.【答案】C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6.【答案】C
【知识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成组织
【解析】【解答】图中甲过程表示细胞分裂,乙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细胞的生长是细胞由小变大,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7.【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4=64(倍) 。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 (倍) 。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40 (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10=160 (倍) 。
由分析可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目镜10×、物镜4×。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小、数目越多。
8.【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活细胞的细胞质能流动,能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即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可见C符合题意。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可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核作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9.【答案】C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因为动物细胞在清水里会吸水过多而涨破。
故答案为;C。
【分析】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如下: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段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慢放平盖在水滴上。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载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10.【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慢放平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防止气泡产生,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注视物镜,以防止物镜镜头撞到载玻片,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将标本向右移,我们看到的物像是向左移的。要将视野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下移动装片,这样物像才会向上移动来到视野中央,D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如下: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进入载玻片上的水稻种,并用镊子将它展平。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慢放平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载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11.【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A、 ②是细胞膜,④是细胞核,⑥是细胞质,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A说法正确。
B、 ②是细胞膜,细胞膜的功能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说法正确。
C、 ③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说法正确。
D、 ⑥是细胞质,能流动,能加快与外界的物质交换,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区别,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关键,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2.【答案】细胞核;叶绿体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内含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植物细胞(叶片)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故答案为:细胞核、叶绿体。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能量转换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3.【答案】结缔组织
【知识点】动物体的组织
【解析】【解答】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各种组织具有一定的作用。
故答案为:结缔组织。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的基本组织,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各种组织具有一定的作用,比如: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能产生并传到神经冲动。
14.【答案】(1)胚根
(2)分化
(3)③;⑥
(4)有性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并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图中①所示的幼根是由种子结构中的胚根发育而成。
(2)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器官进一步构成植物体(或器官构成系统,最后由系统构成动物体)。所以幼苗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分不开的。
(3)③雄蕊和⑦雌蕊与果实和种植的形成有关,是花的主要结构。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4)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
【分析】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由于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子房逐渐膨大,子房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15.【答案】(1)400
(2)b
(3)细胞核
(4)④;碘液(稀碘液)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放。图1中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图3中的c是细胞核。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1可知,物镜放大了40倍,目镜放大了10倍,所以图1所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
(2)图2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1中b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小,物像更加清晰。
(3)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由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液泡,没有叶绿体,所以图3是酵母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除了淀粉粒被染成蓝色外,被染上颜色的结构还有细胞核。
(3)①观察蚯蚓,需要用放大镜,②观察青蛙的形态结构,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③观察鸡卵的结构,需要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④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先制成生物细胞临时装片,并且要用稀碘液进行染色,然后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其细胞的形态结构。因此,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④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该实验需要用碘液(稀碘液)染色。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6.【答案】(1)蒸腾;无机盐
(2)氧气;④
(3)①
(4)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绿色出行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甲生理活动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此过程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体内的运输。
(2)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如果A表示二氧化碳,说明在进行呼吸作用,则B表示氧气。这种情况下,乙生理活动主要在细胞的④线粒体内进行。
(3)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油菜花呈黄色,控制其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①细胞核内。
(4)为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我们平时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绿色出行等。
【分析】一、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气孔是叶片散发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主要过程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会蒸腾。
二、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维持细胞的内部环境;
细胞质: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叶绿叶:与光合作用有关,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释放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液泡里含有细胞液。
四、常见的绿色生活方式有:
1 、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 、不追求过度的时尚;3 、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4、使用节约型水具; 5、 拒绝过分包装;6 、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7、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8、一水多用;9、随手关闭水龙头10、 消费肉类要适度;11 、节约粮食;12 、双面使用纸张;13 、垃圾尽量分类入箱 ;14、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15 、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17.【答案】(1)生理盐水;稀碘液;对光;③;细准焦螺旋;细胞核;气泡
(2)②;蛋白质;③;DNA;保护和支持;细胞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分裂;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Ⅰ.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生理盐水,所以图甲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因为人口腔上皮细胞几乎是透明的,要用稀碘液对其进行染色,以使得细胞各结构显示更加清晰,所以图乙滴加的液体是稀碘液。
Ⅱ.图丙中①表示目镜、②表示粗准焦螺旋、③表示细准焦螺旋、④表示物镜。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取镜安放→对光→调焦→观察。换用高倍镜后,为了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以调节③细准焦螺旋。
Ⅲ.图丁中,细胞中颜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因为细胞核中有染色体。若盖玻片放下过快,则可能出现气泡。
(2)Ⅰ.图甲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主要由②蛋白质和遗传物质③DNA组成。
Ⅱ.图乙中的a表示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功能,A表示细胞膜,b则表示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B表示细胞质,C表示遗传控制中心细胞核。
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稀碘液;对光;③;细准焦螺旋;细胞核;气泡;(2)②;蛋白质;③;DNA;保护和支持;细胞膜。
【分析】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如下: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段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慢放平盖在水滴上,以免产生气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载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其中细胞壁能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同时起着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其中有多种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这是因为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
18.【答案】(1)受精卵
(2)分裂;染色体
(3)③
(4)系统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1)受精卵是生物体发育的起点,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生命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所以,A细胞是受精卵。
(2)图中,经过A过程细胞的数量增加,所以A过程是细胞分裂的过程,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复制, 然后分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再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中,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3)在图C中①是肌肉组织,②是结缔组织,③是神经组织,④是上皮组织,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
(4)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系统。
故答案为:(1)受精卵;(2)分裂、染色体;(3)③;(4)系统。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分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受精卵先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按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所以,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9.【答案】(1)400倍
(2)生理盐水
(3)右上方
(4)①;细胞核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这台显微镜目镜是10×,物镜是有1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
(2)由于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因此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这样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使细胞不至于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3)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A所指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4)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根据红细胞数目多,白细胞较大,血小板较小的特点,判断图中①是红细胞。与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首先是物像比实物要大;其次是物像与实物相反,上下倒置,左右反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图丁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
20.【答案】(1)左上方
(2)A
(3)细胞膜
(4)细胞壁;液泡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1)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所成的像为倒像,在视野中的移动装片的方向与实际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图中,A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想把A移到中间,在视野中应该使A向右下方移动,视野中方向与实际相反,则应该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时,调价光线强弱要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在光线较暗时,应选择大光圈,光线强选择小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平面镜能反射光线,在光线强时选择反光镜,光线弱时选择凹面镜,凹面镜能聚集光线,所以,为更好地观察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将视野调暗,小明需改用小光圈和平面镜,故A符合题意。
(3)图甲中,1是细胞膜,2是细胞质,3是细胞核,其中细胞膜不但能保护细胞,同时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4)甲为人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乙图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基本结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所以图甲和乙图细胞主要区别是乙图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
故答案为:(1)左上方;(2)A;(3)细胞膜;(4)细胞壁、液泡。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都为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中,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能不停的流动,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是遗传信息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21.【答案】(1)400
(2)生理盐水;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右上方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如果使用图甲中指定倍数的目镜和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x40=400。
(2)乙图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倒像,物象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图丙中,物象A在视野的右上方,标本在左下方,所以要移向中央,需要把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故答案为:(1)400;(2)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右上方。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即可,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倒像,物象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物象偏向哪里,玻片则往哪里移动。
22.【答案】(1)两对翅三对足;不完全变态 (或“卵一 若虫一成虫”)
(2)植物→广翅蜡蝉→蜘蛛(或草蛉)
(3)输导
(4)I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食物链和食物网;植物体的组织
【解析】【解答】(1)由资料一可知,广翅蜡蝉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类群中的昆虫,成虫的特征:成虫体躯明显地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头部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胸部有3对胸足,一般还有2对翅。其变态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其过程为卵→若虫→成虫。
(2)食物链的起始点为生产者,广翅蜡蝉以树木的嫩叶嫩芽、叶背为食,其天敌为蜘蛛。所以食物链可写为:植物→广翅蜡蝉→蜘蛛(或草蛉)。
(3)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质。树木的血管指的是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所以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
(4)由资料二的图表可知,色板编号为I时,樱桃林(诱集广翅蜡蝉个数)和杏树林(诱集广翅蜡蝉个数)最多,因此色板编号为I的粘虫板诱捕广翅蜡蝉的效果最好。
【分析】(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有关食物链的书写要点:
①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绿色植物)数起,每条食物链都要数到底,不能漏数,但也不能将一个箭头看作一条食物链;
②在食物链中,每个箭头都必须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③在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它只反映出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而发生的联系;
④肉食动物(属于第三环节),终点是营养级最高的肉食动物。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