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
Unit Two Lesson 10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 准备教学课件
2. 准备四线格磁贴,方便板书四会单词
3. 准备打印的三会句子,减少板书的时间,方便教学
4. 准备评价贴片,奖励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小组
5. 准备一些文具(练习本、铅笔),奖励最优秀的冠军组成员
6. 准备小组卡,方便小组合作
7. 准备统计表,方便学生在拓展活动中进行“小调查”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所学新单词,做到发音准确,能够把新单词灵活运用到“How many bags do you have?We have seventy bags. ”句型中。
2. 教学难点:在情景中灵活运用上述句型。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 语言知识:
学生能够听、说、认读数字seventy,eighty,能够听、说、读、写bag,book,并能在四线格中规范书写,熟练掌握并能运用表达物品数量的句型结构“How many bags do you have?及其回答We have seventy bags .”
2. 语言技能:
学生通过听、说、读、唱的操练,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日常交际用语 “How many bags do you have?We have seventy bags. ”在真实的语境中的综合运用。
3. 情感态度:
(1). 通过数一数、算一算、快速答、说歌谣等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帮助贫困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Step one: Warming up and revision
Greeting.
T :How are you today?
Ss:I`m fine, thank you.
T :How`s the weather today
Ss:It`s sunny.
T :Yes, I like sunny day. But today is a little cold, please put on more clothes and keep warm, OK
Ss:OK!
【设计意图: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消除紧张感、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2. A game about numbers.
【设计意图:利用PPT 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根据数字来向教师提问,数字游戏更加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一起互动,不但使学生放松了心情、活跃了思维,而且巩固了学生对于数字的记忆及运用,为下一步教学进行了有效铺垫。】
Step two: Presentation
Show some questions about Lesson 10,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watch the video carefully.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语言知识系统。】
After watching it, I`ll 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之后进行问答练习,教师能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
Learn the new words:四会单词“ bag , book” ,三会单词“seventy , eighty”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利用PPT和音标教学,采用“数一数”“算一算”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新课单词的学习。】
4. Learn the drills: “How many bags do you have?及其回答We have seventy bags .”
【设计意图: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分解难点,进行重点句型教学。让学生的眼、口、手、耳、脑一起参与学习,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句型的方法,而且让枯燥的课堂变得兴趣盎然。】
Step three: Practice
1. More exercises.
(1 ) How many do you have
I have .
( 2) How many balloons have
We balloons .
( 3)
.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由易到难的训练形式,化解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重点句型。】
2. Practise the drills in pairs.
Step four: Production
1. Do exercises .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数一数”“算一算”“快速回答”等由易到难的习题训练的形式,发散学生思维,加强巩固本课所学单词、句型。】
Moral education
【设计意图:借助一些直观的图片,向学生渗透帮助贫困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质。】
3. Do a survey.
【设计意图:利用“小调查”活动把本课学习内容以及重难点知识呈现出来,使学生学以致用,把习得的语言知识进行语言的综合运用,更能发挥语言的真实性、交际性。】
4. Say a chant.
【设计意图:借助视听材料集中训练学生的听、说、唱的能力,同时也很委婉地提示学生“小调查”拓展活动暂停。】
Act out the dialogues.
【设计意图:有利于教师检验学生当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通过对话表演,培养了学生小组协作的精神并将交际用语 “How many bags do you have?We have seventy bags. ” 熟练运用到真实的语境中,培养了学生语言的的综合运用能力。】
Summary.
【设计意图:教师带着学生共同回顾课堂上所学的单词及句型,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学有所得。】
Select the winners.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选出冠军小组,并给予物质奖励,更能激发所有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Step five:Homework
1. Remember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2. What should we do for Project Hope
【设计意图:本环节最主要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要与人为善,培养学生帮助贫困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板书设计
Lesson 10
bags
How many do you have
books
seventy bags.
We have
eighty books.
教 学 反 思
记得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的用意是在教育我们要重视反思。我今天讲的是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 Unit 2 Lesson10。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活动式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我始终将歌谣、游戏、竞赛、奖励、“小调查”结合起来,把本课学习内容以及重难点知识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学生都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语言的实际交流,较好的达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创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创建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始终以亲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轻松的表情,和蔼的态度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表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
2.抓住特征, “巧”设教学活动
现代教育主张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起一个导演、裁判或帮手的作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教学中我能抓住四年级学生的好玩、好动的年龄特征,采用说歌谣、算一算、数一数、快速答、小调查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参与,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将竞争机制引入小组活动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设计了竞争性游戏,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采取前进一步最先到达顶峰的方式,使学生在竞争活动中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竞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不足之处:
1、教学评价仍需加强。
2、教学情境创设欠佳。
以上是我对本堂课的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的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创新意识,向40分钟要质量。
课后点评:
吕波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是一堂很成功的英语课。本课的教学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师生互动,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课堂充满活力、充满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游戏导入,清新自然,活跃课堂
教师利用PPT 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根据数字来向教师提问,更加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一起互动,不但使学生放松了心情、活跃了思维,而且巩固了学生对于数字的记忆及运用,为下一步教学进行了有效铺垫。
2. 教学活动,构思巧妙,设计新颖
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本堂课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有游戏、歌谣、数一数、算一算、快速回答、小调查等。尤其是“数一数”、“算一算”、“快速回答”活动,吕老师将英语学科和数学学科有机整合,让学生耳目一新,并将竞争机制引入活动,掀起了课堂的高潮。在活动中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在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
3.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润物无声
吕老师在拓展环节出示了一些贫困地区孩子的图片,他们没有食物,只好乞讨、捡拾;他们上课没有椅子,只能跪着上课;他们没有干净、安全的教室,只好委身于泥汤、危房中。教师借助这些直观的图片,激起了学生满满的爱心,并及时向学生渗透了帮助贫困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德育教育,做到了“润物无声”。
本课中值得探讨的地方,对学生的小组活动还需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交流的习惯,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更好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