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言名句情景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扣舷而歌,歌词先与当晚景色相合,然后以“______,______”两句,抒发自己的怅惘失意。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指出,皇宫中和朝廷里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因此“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 ”两句突出秦朝统治者“爱纷奢”的表现,并照应前文“朝歌夜弦”之语。
(3)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____”或“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慨叹自身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 。
(2)《虞美人》中表现词人李煜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引出对故国往事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
(3)《劝学》“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一句,从高处着笔写夔州的特定环境,“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飘泊无定的悲苦生涯。
(3)《沁园春·长沙》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一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之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可谓生动形象。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屈原文章文平意深、言近旨远的特点。
(2)《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写出始皇派遣得力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沁园春·长沙》中类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比喻的手法表现诗人在绮丽梦境中想放声歌唱,但霎时回到现实之中的心情低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荆轲送别之际,高渐离击筑,荆轲唱和变为徵调后在场宾客们的表现是“__________”;变为羽声后,在场宾客们的神态又是“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遭谗被贬的痛苦中也有隐退的念头,他在《离骚》中想象了自己纵马于兰椒并茂的山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齐军大败时,曹刿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仔细观察后给出了可以继续追击的正确决定。
(3)“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后演变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一词也常被写进很多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衣》中表现“我”同“你”一样仇恨敌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我”同“你”一起行动起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杜甫在《蜀相》中抒发壮志难酬的遗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蔑视权贵的高尚节操。
(3)《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11.名句默写。
(1)《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周在《逍遥游》一文中,写到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12.默写。
(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自禁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始皇统治时期,为了蒙蔽百姓,巩固统治而焚书坑儒,《过秦论》中体现这个举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随波荡漾流转,所有春江都在月光笼罩之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疫情期间,无数“逆行者”用大爱树起道德精神的丰碑,我们可以用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他们可比日月的精神。
(3)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是春天的象征,它既能催开百花,也能吹落百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指出,大鹏要想“徙于南冥”,须“_______”;野马、尘埃的浮动也要“______”,以此说明事物是“有所待”的。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绪,不仅显示了愁绪的悠长深远,也显示了愁绪的汹涌翻腾。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正如魏征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有大量语句仍能给人以启迪,如“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
(2)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描绘箜篌乐声的魅力,仿佛李凭在梦境中教神妪演奏箜篌,使得老鱼、蛟龙随之起舞:“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中洞箫的演奏效果也有相似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这可以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3)杜甫《登高》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的梦游历程是夜晚始行,拂晓至半山,置身山中的他“________,_________”,待到听闻震撼山巅的熊咆、龙吟之声时,又向我们呈现了别样的惊险之景。
(2)《登高》中表达了诗人八重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月”是古代诗词作者尤为青睐的意象,借以表达各自不同的情感,如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9.补写出名篇名句的内容。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
(2)《氓》中女主人公说明不立即答应婚事的原因的一句是“__________”,叙述结婚以后生活贫困的一句是“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对“不变”的理解时说到,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中揭露“汉军”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表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具有惊天裂石的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中诗人自问自答,追忆往昔,表现怅惘痛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武器,准备一起行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作者在黑暗社会中烦闷失意,孤独困窘。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秦朝统治者“爱纷奢”的表现,照应了前文的“朝歌夜弦”之语。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众宾喧哗之动,来衬托太守醉酒后的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23.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酒与诗人常相伴。人生失意时,鲍照“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__”,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_____”;知音难觅时,黄庭坚感慨“朱弦已为佳人绝,____________”。
(2)为文需情真意切。《陈情表》忆当年“____________,形影相吊”,表孤弱无助,形单影只之苦;《项脊轩志》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__”,叹物是人非,悼亡念存之痛;《归去来兮辞并序》写“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抒回归田园,重返自然之乐。
(3)十八岁成人仪式上,校长以屈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大家应有奋勇向前,当仁不让的自信与坚定。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
(2)苏轼游黄州赤壁时,不禁想到三国英雄人物,《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出曹操文武双全的志士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则追忆了周瑜的少年英俊。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描写在梦境中听到猛兽发出巨响,使得水石和山林都震颤激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名篇名句默写。
(1)识草木,懂《诗经》。当花草树木遇到了《诗经》,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如《静女》中“______,______”,写的就是热情活泼的静女从野外采来野草,送给爱人来传达自己爱慕之情的。
(2)双调词的创作,上片和下片的过渡很重要、很讲究,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两句,巧妙地由景过渡到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作用与上述两句相似。
(3)月,古今文人最钟情的意象之一,频繁出现在古典诗文之中。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借月传达作者对贤才的渴念;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是说人生如月,时而圆、时而缺,但归根究底始终是周而后始。
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思念之情。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表达凄凉之意,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一句表达思念之情。
(2)“江水”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借以抒情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愁,抒发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之情。
(3)周敦顾《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香气、姿态角度进行描写,突出了莲清逸超群的品格。
27.补充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用“______ ,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2)《老子》四章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屋室等日常事物,老子发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_______ ,_____”的结论。
(3)《过秦论》中“____ ,_________,______”体现了秦始皇的愚民政策。
(4)《春江花月夜》中写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_______ ,____?”
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些描写与李白在《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猿啼高而急,似哭似号,给人以凄哀之感,让人听了伤心,所以诗人们常用猿啼表达哀音,比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
(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出一辙,表达了相似的哲理。
(2)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秦始皇采取的政策,用以愚民。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生怨的原因。
3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陈涉起义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3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积极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某师范大学的校训是“敦品励学,弘毅致远”,该校训中“弘毅”出自《论语》中 “________,________”,“致远”出自汉人所书《文子·上仁》中“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2)自信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对特定情境能力的评估。李白的自信是源于血液和骨髓里的,他从小立志“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最能显示其超拔绝伦的自信。
(3)品味古诗词中数词的运用,既可领略古人遣词造句之匠心,又能从新的视角获取审美感受。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__________”“千里孤坟”“________”等诗句中的数词都值得揣摩深味。
3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秦人对掠自六国的珍宝丝毫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浪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用“江山”这一意象代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宋代词人辛弃疾就写过这样的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将士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艺术形象。如《诗经·无衣》中,将士们高唱着“王于兴师,_______,与子同仇”奔赴战场;《燕歌行》中,身处绝境的士兵想的不是个人安危,“相看白刃血纷纷,_______”是对他们视死如归精神的绝佳写照。
(2)追慕英雄以言己志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蜀相》中“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和《书愤》中“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流露出诗人对周瑜的仰慕之意。
(3)中国古代文人常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抒发因时光流逝而生的感慨。如《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张若虚借江月表达了自然永恒的哲思;《将进酒》中,“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借黄河水表达了时光一去不返的慨叹;《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写妻死之年种植的一棵枇杷树“______ ”,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叹惋。
3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屈原文章文平意深、言近旨远的特点。
(2)《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写出始皇派遣得力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
3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写梁柱上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两次演奏之后,“_______________”写无言,以及“_______________”写有泪,都是通过写众人的反应,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2)古人常借助猿啼来表情达意,而由于个人遭际的不同,传递的情绪也会有所区别。比如,同样写猿啼,《登高》中“_______________”,就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
(3)古代的酒杯有许多别称,《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写举起酒杯劝人喝酒,“_______________”则写清洗酒杯重新斟酒。
3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 长沙》中,毛泽东深切回忆与同学们到湘冮中游泳,不畏艰险一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声声慢》中,李清照已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她眼里的菊花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 《赤壁赋》中,描写曹军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认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因为“______”,所以“我”跟随他学习;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因为“______”,所以“我”也跟随他学习。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典故影射现实,表现随着时光流逝,人们已安心于异族统治的现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苏轼《赤壁赋》中,诗人感叹自己人生很短暂而世界万物却永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金樽清酒斗十千 一尊还酹江月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4.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风急天高猿啸哀 万里悲秋常作客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7.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士皆垂泪涕泣 士皆瞋目
8.步余马于兰皋兮 驰椒丘且焉止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示例二: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示例三: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示例四: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9.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与子同仇 与子偕作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10.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1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12.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13.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14.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5.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6.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任重而道远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17.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18.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19.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子无良媒 三岁食贫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20.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21.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22.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
23.举杯断绝歌路难 与尔同销万古愁 青眼聊因美酒横 茕茕孑立 今已亭亭如盖矣 既窈窕以寻壑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4.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25.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26.杜鹃啼血猿哀鸣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27.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28.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9.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30.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3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天下云集而响应 赢粮而景从
3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 惟有泪千行
33.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34.修我戈矛 死节从来岂顾勋 三顾频烦天下计 出师一表真名世 樯橹灰飞烟灭 江月年年只相似 黄河之水天上来 今已亭亭如盖矣
3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36.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37.东船西舫悄无言 满座重闻皆掩泣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渌水荡漾清猿啼 举酒属客 洗盏更酌
38.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9.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