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
课题: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课型: 唱歌课
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学唱歌曲,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对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有更深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拓展和创编,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知识与技能:掌握怎样处理音乐作品,更好的表达音乐情感。
教材分析: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原是一首苏格兰民歌,词作者罗伯特·彭斯是18世纪苏格兰最伟大的农民诗人。这首歌的译名很多,根据原题译为《忆往日》、《过去的好时光》,有的根据词意取名为《友谊之歌》或《友谊地久天长》,也根据《魂断蓝桥》中乐队领班说的“一路平安”这句话,和玛利亚送别劳宁时说的“一路平安”而取名《一路平安》。
教学重点:
学习演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音乐拓展和创造活动中来,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感悟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播放周华健的《朋友》
师:刚才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是什么歌名?是以什么为主题创作的?
生:《朋友》、以友情(友谊)为主题
3、师:说得对,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友情是人间一种珍贵的情感,友谊使人感到温暖。下面我们就学习一首歌颂友谊的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二、 新课教学
1、介绍作品:这首歌原本是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一首诗,歌唱真挚持久的友谊。后被人谱曲。1940年美国电影《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采用这首歌作主题曲。随之,这首歌传遍世界各地。彭斯这首诗原本已很出名,经配曲传唱后更加受人喜爱。可以说,《魂断蓝桥》用它作主题曲后更把它推向世界各地,使它家喻户晓,传唱于全球。这首歌歌唱人类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友谊。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生活中的各种艰辛尽已尝遍,人们四处奔波,疲惫不堪,有的甚至远隔重洋。想一想过去的好时光,这种想象、回忆本身便是一种享受。这首歌令人产生一种怀旧感。但伤感过后,人们更加珍视现在和将来,更知友谊在人生中的作用。
2、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学生能够感受乐曲情感
3、欣赏电影《魂断蓝桥》主题曲《一路平安》
(1)教师简述电影情节与歌曲出现的场景
(2)聆听歌曲
(3)学生分析并叙说其感受
4、用歌曲旋律做发声练习
通过用“la”来演唱,学习美声唱法的基本发声(坐姿正确、打开喉咙、气息深些、位置要高)
5、学唱《友谊地久天长》
(1)教师范唱
a 注意音乐的分句 b 注意演唱时的换气
(2)同学们看歌谱,按着节奏念歌词
(3)演唱第一段歌词
a 请同学们跟钢琴演唱歌词
b 提示旋律节奏特点(弱起小节,每小节强拍的附点节奏)
c 再次准确的演唱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词的含义。
歌词优美、深情,怀念着旧日的友人,回想着与朋友共同走过的路,一起同甘共苦,相互团结友爱,心里充满激情。
师:让我们有感情的演唱
(4)演唱第四段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词的含义。
歌词优美、深情,怀念着旧日的友人,回想着与朋友共同走过的路,一起同甘共苦,相互团结友爱,心里充满激情。
师:让我们有感情的演唱歌词
(5)将歌词第一、四段连起来演唱
a 全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b 选出个别学生担任领唱进行演唱
(6)让学生感受二部和声效果
a 教师演唱低声部旋律(学生感受与主旋律的不同之处)
b 学生尝试演唱第一段歌词
c 学生演唱高音,教师演唱低声部,共同体验二声部合唱(提示学生轻声演唱)
2、拓展与创编
1、学生观看影片片段(提示学生注意听音乐)
2、谁来说说这段音乐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影片没有音乐的烘托会怎样?(播放没有音乐的视频片段)
3、启发学生总结音乐在影视中起着重要的地位。
4、(1)、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讨论用什么肢体动作及语言来表达三个不同的场景
a 新朋友相会
b 老朋友重逢
c 老朋友离别
(2)、教师做简单的示范(注意与学生互动)
(3)、分组练习并表演,其他同学点评与建议。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苏格兰歌曲《友谊地久天长》,一同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在此,老师衷心的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情谊,愿友谊永存你我心间。最后,我们加上刚刚的动作一起演唱《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