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1 15:1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指导!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教学重难点
树立正确的考场作文意识,培养学生作文升格的意识和能力
作文意识:60分的作文题,我们一定要把它当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认真对待!
如何才能写出一篇高规格的考场高分作文?
必须把考场作文当成一门技术活来认真对待!
高考作文就是一门技术活!

案例警示
2020年高考作文最热的话题是浙江省一考生写出的一篇怪文:《生活在树上》。一怪是用词怪,什么嚆矢(hāo shǐ)、振翮(zhèn hé)、祓魅、孜孜矻矻(zī zī kū kū)、玉墀(yù chí)、婞直(xìng zhí)等;二怪是用语怪,什么觉感与体认、单向度形象、实践场域、理想期望范式等;三怪是国外五个哲学家和两个文学家的名字,什么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韦伯、尼采、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等,知道的人并不多。
这篇怪文第一位阅卷老师给了39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最终被浙江省作文审查组改判为满分60分。事情到此也就是卷面上和电脑里的分数,静悄悄地等待公布和查询就行了,可谁料想这份怪文被拿出来做范文并被作文阅卷组长陈建新教授点评和点赞,于是引起了全社会的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无外乎是这篇文章是不是好文,值不值满分。
陈建新教授点赞的主要理由是,“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
资深传媒人朱学东点赞的主要理由是,“高考作文考什么?我想无非就是主题,围绕主题的展开的逻辑演绎,遣词造句能力等等。这篇满分作文,在这三方面是够格的,无论是主题,逻辑和文字表达。”
教育专家熊丙奇点赞的主要理由是,好的作文本来就该个性化表达,大家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作文。这篇文章得到高分,主要是其思想性和严密的逻辑,高考作文强调思辨,一般学生很难有深度的思辨。
点赞的人对上文概括出的“三怪”采取的是包容的态度,他们不是没有看出那些生僻、做作和不可提倡的文风等等,而是从如何评价一个高中生的作文水平角度,对这位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面和逻辑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
我的思考:
考场作文的目的是选拔。写作文的情境是考场。所以你不能要求考生写出来的作文尽善尽美,作文贵在与别人不一样。
其实,考场作文也好,社会文章也罢,很忌讳千篇一律的。即使内容相似但视角和切入点不一样,也会也能产生好的文章。作文贵在与别人不一样,《生活在树上》成功地做到了,并且不是牵强附会地做到了。它用独有的“大杂烩语言”和伪装好的“深刻认识”显示出了与众不同,虽然最终的成文是不宜推广效仿的,但作为一种“创新意识”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当我们还没有能力创新时,就必须老老实实打磨自己的模板,训练我们的技巧,形成自己的风格。

审题与立意
考场作文最关键的就是审题立意!
立意准,
分自高!
一、明任务
二、明观点
紧扣与落实一点四面:一点是“立德树人”,四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
三、限角度
从就事论事到就事论理,角度紧扣任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这是一道限定性材料作文题。材料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引导考生结合自己参与全民抗疫的切身体验,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材料共有三段。第一段点明写作背景: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和全国人民紧急行动。第二段的中心句“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和第三段的中心句“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分别谈及“距离”和“联系”。材料在给出基本观点的同时,列举了“距离”和“联系”的具体体现,阐释了“联系”的重要意义。写作时要围绕“距离”来谈对于“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的思考。
【正确立意】①隔离病毒,隔离不断爱;②身被隔离,心向一处;③心存大爱,风月同天;④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等。
【偏题立意】①距离与联系(脱离“疫情”的背景);②人性本善,要理解和包容(片面理解材料)。

自评作文
基本原则:基础分35分,每有一项加1分。 加分
1.基础分:字数达标合要求 ①字数达标 ②符合题意 起点为35分
2.加分项: 加分 作文分
①有标题(清晰准确有文采) 1分 36分
②有引材(简洁生动有概括) 1分 37分
③有开头(直截了当短快准) 1分 38分
④有五段(开头结尾中三分) 1分 39分
⑤有结尾(结尾收尾再点题) 1分 40分
以上均有加3-5分 3-5分 45分
⑥有亮点(句子段落有文采) 1分 46分
⑦有素材(身边你我可入文) 1分 47分
⑧有联现(文章有我很重要) 1分 48分
⑨有观点(观点准确又鲜明) 1分 49分
⑩有深意(文意深刻上档次) 1分 50-55分
辛辛苦苦写的一篇文章,不到一分钟就被定格了!
自改感悟
我们得不断训练,30秒内让阅卷老师激动
立意+亮点
第一次限时作文(一小时),竟然有10个同学写不完作文,着实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考场作文的完整性是我们拿高分的底线要素!
拟题太随意,完成整篇作文的20位同学里面,挑不出几个有深意的标题:《一米线隔不断一线情》、《爱,阻隔不断》、《防疫距离中的温暖传递》、《疫情防控拉距离,人心团结非能离》。
不能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有偏离的嫌疑。
我们作文存在的问题

范文借鉴
距离之美 联系之情
——疫情下的温馨人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奇妙,尺寸之距,让人有遥远之感,同时,相隔千里,可以心系一处。年初的疫情事件,更是给大家带来这种刻骨的人生记忆,邻里之间,突然隔绝联系,相知相近却难以亲近;同时,在全国抗疫的努力中,万里之遥的热情关怀,陌生人的生死却都让我们难以自禁。人生如此复杂,但不变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执着信念:距离是为了更好的联系,联系是最美好的温情。
距离意味着隔阂,但更多时候,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保护,适当的距离是为了更融洽的联系。
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顾城的短诗道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相对于遥远的自然,近距离长期相处的人们之间竟是如此的陌生。这是社会快节奏的特有产物。隔阂中,我们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新冠肺炎期间,为了个体的安全,我们更是人为地在人与人之间设置了一种隔阂物——“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种种行为拉开了人们的距离。不过,一切行为的落脚点是为了“防疫”,刻意的隔离与间距是为了更好的联系,此时,人与人间的距离是一种更美好的温情,那么久违的温情在疫情中悄然降临。
联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常态,是我们人生的渴望,但在复杂的生活与人性面前,适当的距离往往才是最美的联系。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关联是我们的常情,是我们生活中的追求。座中客不断,杯中酒常满。这是先贤孔融的理想,联系的温馨是我们生活的必须。当前,在肆虐的疫情面前,人们的抗疫行为密切了人们的联系。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坚守隔离的前提下,坚守职责,给别人送来温暖,这份温情是人们在距离之中对联系的最美诠释。试想,如果我们一味的注重无原则的接触,没有必要的隔离,疫情中的各行各业的人们,怎么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下从容而执着的付出?可见,过犹不及,适当的距离往往是更长久的联系。
深究根源,疫情中,不论是适当的隔离,还是无私付出的温馨联系,都是爱心的体现,其背后都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其本质都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没有联系的距离注定会带来冷漠,没有距离的联系也往往意味着伤害。所以,疫情期间,大到国家政府,小到小贩快递小哥,为了大众的身心安全与幸福,适当把握人与人的距离与联系:强制命令的背后是对百姓最深切的关注,无私奉献的行为中有对你我的尊重。这一切都是各尽其能的爱心与美好。
距离与联系,无论西东,大爱才是生活的本色,温暖便是人生的色调,虽然历经坎坷与风雨,我们的生活依旧灿烂——这便是疫情下距离与联系的奥秘。
新高考山东卷,具有明显的思辨色彩,所以写出疫情下的距离与联系的关系至关重要,这是文章的难点。就本文而言,揭示出距离与联系的深刻内在含义——温情大爱,算是对二者深度理解。
请学会升格自己的作文!
这次没写好没关系,我们还有机会,我们还有修改的时间,请淡定!请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写好考场作文!

如何升格自己的文章
升格考试作文:说白点就是修改自己的文章,使之更符合考场作文要求!
请确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技巧是练出来的!
你的考试模板作文是勤练+升格出来的!
每一篇考场作文最少写两遍!
作文升格的绝招:
第一招:把自己的文章读三遍!
第二招:把自己的文章倒着看!
第三招:把自己的文章重新写!
一定要把作文当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认真对待!
一定要在一小时内完成整篇作文,确保结构完整!
一定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升格处理,打造亮点!
课堂小结
感谢老师的莅临指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