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情境任务作文
审题指导
精准审题,完成任务
2021年09月24日
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
“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
语言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其中“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
命题建议
“以情景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语文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
“选用的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验体现语文学科特点,避免出现偏题、怪题,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
命题和阅卷原则
使作文分数拉开距离的是
审题的准确与否
任务的达成程度
精准审题,完成任务
一、审准作文题的每一个内容,找出材料核心。
二、明确每一个任务指令,保障落实写作任务。
精准审题
审材料
审引言
审要求
完成任务
情境指令
作者指令
读者指令
内容指令
文体指令
1.情境指令?
2.作者指令?
4.内容指令?
5.文体指令
任务清单——作文任务5问
在怎样的情境下做什么?
你以什么身份写下这篇文章?
谈论什么?
解决什么问题?
什么文体?(规范文体)
3.读者指令?
谁听你说,写给谁看?
核心?
聚焦
基本原则
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审题立意
1、读懂材料:①理清思路②争议问题 ③各种态度
2、立意: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态度,阐述理由。
范例分析
(2019·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 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自主预学
审题
任务指令 具体内容
情境指令 面向本校(“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
身份指令 演讲者
读者指令 复兴中学学生
内容指令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文体指令 演讲稿
范例分析
特别提醒
材料所设置的写作情景有古、今、未来三个时间维度,所以,写作中考生可以由此加以思考论述,论述从古至今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重要组成部分,并阐述与劳动有关的不同时代劳动者身上所体现的劳动精神。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我们要积极肯定劳动的作用,继承和弘扬劳动者的劳动精神。
所给材料可分为三个结构层次:首先提出勤劳的重要性及意义;用“可是”一转,列举了生活当中人们对劳动的一些错误看法,“此外”一词,又提醒我们关注身边的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句中的“这”,所指的是上面三个层次的内容,也是“自选角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则规定了所写文章的受众及文体,即所写文章所列举的“身边的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必须是假设中的“复兴中学”出现的。这也就呼应了“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的要求;同时必须写成应用文体演讲稿。而演讲稿是有语境要求的。
自主预学
(2015.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合作共学
任务要求
核心事件
对象设定
①“对以上的事你怎么看?②“请给小陈、老陈或是相关方写封信”,③“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
老陈、小陈、警方三方是核心事实,网友点赞、质疑,媒体报道是这些核心事实产生的影响。
围绕老陈、小陈、警方这三个核心角度或重要角度来写作;当然,在核心角度这一前提下,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
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要注意将关键词归类,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共同构成文章的内容。
思维驱动
审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60分)
“打赏”,古时指身份尊贵的人给低层、下属的赏赐或为报答别人服务而给予的钱。现在,继“点赞”之后,凭借意愿自由、数额随意等特征,网络“打赏”成为互联网新宠,直播平台、明星微博、个人自媒体,网络处处可见“打赏”字眼,人人可以成为“打赏者”。
有人说网民“打赏”的不是金钱而是感觉心情,也有人说网民“打赏”的不是感觉心情而是自我需求,还有人说网络“打赏”就是一场草根文化的胜利。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 字。③不得抄袭。
点津导学
审题立意
1、理解材料含义,明确写作对象
该作文思考分析的对象是“网络打赏”这一社会交往活动和现象。“网络打赏”一方面应用广泛并颇受好评,另一方面随着“打赏乱象”丛生、社会批判不断;其本身所具有的争议性可以作为二元思辨论述的话题。同时,材料第二段的阐述旨在提倡学生也能够用多元的思维角度来思考和写作表达。
2、文章写作切入的几个维度
①对“网络打赏”现象本身的论述评价分析
②对打赏者行为、心理的论述评价分析
③对“网络打赏”背后社会文化和传统的深层次论述评价分析
点津导学
2.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60分)
市民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其实只是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发的朋友圈而已。”小刘坦言,自从父母半年前加入自己朋友圈之后,就开始“极度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有些小情绪发着好玩,却被他们当了真,不断询问、劝说,让我哭笑不得。”
你的微信朋友圈是否对父母无权限开放?你是否愿意父母从朋友圈关注你的一举一动?当我们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时。我们屏蔽的究竟是什么?
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唠唠叨叨。也许,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吧。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点津导学
任务要求
立意角度1
立意角度2
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给出的任务是“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朋友圈应该屏蔽父母
朋友圈不该屏蔽父母
立意角度3
朋友圈屏蔽父母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1.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60分)
①有一个顾客经常到一个早点铺买鸡蛋灌饼,有一天他看见早点铺主人把没有洗的整颗生菜掰碎作食材,从此再不光顾这个早点铺了。
②一些大型活动,常要请摄影师拍照,不同的摄影师抓取角度和呈现效果的功力往往有天壤之别。有很多摄影师不愿动脑子,抓拍的都是狰狞的表情和尴尬的角度,光线和姿态更是毫无美感,并且对所有的反馈和建议都准备了“技术不允许”或“空间有限制”的托词。
你对上述两则材料有什么看法?请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评测诊学
材料一:一个顾客发现早点铺主人把没有洗的整颗生莱掰碎作食材,从此再不光顾这个早点铺了。
材料二:一些摄影师不愿动脑子,抓拍的角度、光线和姿态毫无美感,并且对所有的反馈和建议都准备托词,从此再无人邀请他们了。
由因求果
由果溯因
参考立意:
①一时的偷懒,会一生受害;
②精益求精,干任何事都会有成就;
③宽容自己的过失,会丧失自己的事业;
④怀着改善和提升的信念孜孜以求的人,才会有成功的人生;等等。
2.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60分)
每天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32岁的谭超是烟台大学一个快递代理点的快递员。他还有一个身份——延边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生,白天送快递,晚上一头扎进文献堆,在厚厚的史料中探究古代东北亚历史问题。现在,
他成为这个快递点的老板,被誉为国内学历最高的“博士快递哥”。
每年,北京大学保安队都有20余名保安,通过工休时间自学和免费旁听北大课程考进大学。17年来,北大保安队共走出了300多名大学生。这些保安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中有的取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了北大;还有的考上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当上了大学教授。
这两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测诊学
参考立意:
求真务实,成功的路并不是铺在云端的,而在脚下的实路上;
劳动光荣,博士送快递非但不丢人,反而值得表扬。自食其力,以产养学,是正大光明的劳动,是劳动就是光荣的;
包容多元,让博士生这个社会的高层次人才有更大的选择权,是全社会展现出的宽容;
寒门贵子,前有北大才子杀猪,今有博士送快递遭疏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