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驳
论
文
贰
目录
CONTENTS
驳论文定义
驳论文常规框架
驳论方法
实战演练
肆
叁
壹
第
壹
章
驳论文定义
驳论和驳论文
所谓驳论,就是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议论方式。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的细分类别,以反驳为主要手段,在反驳中树立自己的看法。在写作原理上类似于辩论稿。
第
贰
章
驳论方法
反驳的方法
一般有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对方的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对方的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的效果。
一篇驳论文可以把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力量和说服力。
再次,进行驳论,还要选准角度。如同打仗一样,进攻的角度选得不好,就不能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
(一)反驳论点
就是对对方的论点进行批驳,指出它是荒谬的、虚伪的。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直接反驳即直接指出对方的荒谬。这种方法有的是引用确凿的不可辩驳的事实,有的是从理论上进行透彻的解剖和分析。
示例:驳——凡鸟都会飞
鸵鸟是鸟,但鸵鸟不会飞,可见不是所有鸟都会飞。
(一)反驳论点
间接反驳又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是归缪法,就是对对方的一些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使对方论点露出马脚,以此达到驳倒对方论点。或者说: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唐代李贺,因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同音,要避父讳,就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韩愈写了一篇《讳辩》进行批驳,文章中就用了归缪法。他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为避父讳,不准考进士,但按照这种逻辑推论一下,父亲名字叫什么,儿子就不能作什么,那么如果父亲名字叫“仁”,难道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一)反驳论点
另一种是反证法,就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那么相反也就证实了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或者说: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反证法。
例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就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然后运用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从而驳倒了反面论点。
(二)反驳论据
反驳论据就是对文章的支撑——论据进行反驳,揭示对方论据错误,以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驳到了论据,就使论点站不住脚。
反驳论据既可以直接反驳,也可以通过归纳论据中的谬误的办法反驳。
傅首尔——不支持知识一秒共享
1.这个技术严重影响人类的多样性,我们只剩下一个共同特征叫博学。
2.技术不分善恶,但人分色狼精通心理学,专业捕杀者成为了动物专家,所有博士后都去犯罪,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维护一个世界的美好,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但毁灭这个世界,只需要几个人努力就可以了。
陈铭——支持知识一秒共享
1.知识,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选择,即便有着一样程度的知识的两个人,价值选择也不一定相同,所以说共享知识抹杀了世界的多样性,并不存在。当肺科专家到了一定的高度,对应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差不多的,但在抽烟问题的选择上,却不尽相同,有人健康为大,有的自由至上,说明我们每个人在心中的价值排序,不会受到共享的影响而改变。(直接反驳,摆事实)
2.人性难测,核弹一个响指后果不堪设想,那我们今天高等大学里面的核博士教育,那可不能开展。这么一教,你知道哪些学生是坏学生吗?那硕士教育也不敢轻易教,小学教育也不敢,那怎么办,小学入学的时候,先进行基本的道德检测,如果测出有危险,对不起,这学生可不能教!按照这个逻辑,所有知识传播和普及的过程,都有可能被坏人利用,那应该发明一种芯片,一秒抹杀所有人的知识,世界以下就安全了,我们都变成猴了。(逐步归谬)
(三)反驳论证
就是揭露对方在议论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矛盾等。
傅首尔——不支持知识一秒共享
因为九年义务教育没有了,只能九年义务流放。
蔡康永哥——反驳
你要让小孩子塞在学校里面,一天八小时坐在椅子上不动,就为了学那些他长大以后,完全记不得的知识吗?
整体示范——驳:金钱是万能的,因为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一)驳论点
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的确,金钱在人们的生活中总是表现为无所不能,似乎可以买到物质世界的大部分东西。但是,金钱能买到知识吗?金钱能买到感情与爱情吗?金钱能买到时间吗?金钱能买到生命吗?……可见,“金钱是万能的”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武断的。
(二)驳论据
“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告诉我们金钱的无所不能和巨大威力,甚至连鬼都能买通。但它毕竟只是一句民间俗语,民间俗语只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凭经验总结而出,并没有科学的依据。用没有科学依据的东西作为论据,其证明的观点当然也就不可信。(论据的不科学,不正确)
(三)驳推理过程
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因为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种论断乍看似乎无懈可击,金钱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无所不能威力巨大,甚至连鬼都能买通。然而,仅凭一句夸张的俗语就推断出“金钱是万能的”,无疑是偏激的。民间俗语本没有科学的依据,是有缺陷的。再拿它来证明另一个观点,这样的推理过程更不经推敲,因此,这个论断无论是论据还是因果推理都是站不住脚的。
第
叁
章
驳论文框架
破送去主义
|
|
立
拿来主义
①
② 揭出实质:媚外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送古董、送画
送梅兰芳
——人
——物
③ ④指出危害
一、讨残羹冷炙
——经济衰败
二、“抛给”、“送来”
——主权丧失
驳论式——先破后立
第一步 摆敌方观点(要列举错误事实)
第二步 分析危害,剖析错误本质(理由)破
第三步 亮己方观点(位置可以灵活)立
第四段 论证己方观点 (谈做法)
第五段 结尾照应,提出希望
常见的驳论一般有如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根据自己提出的论点内涵,设想并提出现实中人们可能提出的与你提出的相反的看法。(也许,有人会认为……)
步骤二:让步肯定错误观点中的表面合理之处。(诚然,固然,的确……)
步骤三:从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入手,指出观点的错误本质。(然而……)
步骤四:举事实或道理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错误性。(当……时,当……时,我们还能……吗?)
步骤五:立正面观点
驳论文开头
简单模式:有人说……
我却认为……
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是人才到哪都能发光,不需要良好的平台。
我却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高平台才能更好地展现人才的才能。
改成复杂模式:
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是人才到哪都能发光,不需要良好的平台。
我却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高平台才能更好地展现人才的才能。复杂模式:
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是人才到哪都能发光,不需要良好的平台。
确实酒香会慢慢溢出深巷而为大家所知,人才无论在什么岗位上终究会慢慢呈现他的光芒而为人所知。(肯定其合理)
然而慢慢的过程有多慢?酒亦或人才能否等得起?就算最后等到了,等的过程又浪费了多少可以展现才能的机会?更何况现代社会有多少人愿意站在原地等酒香慢慢溢出,而不是匆匆而过?(论证其错误及有可能产生的后果。)
所以在现代社会,只有高平台才能更好地展现人才的才能。(立自己的观点)
第
肆
章
拓展训练
作文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中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线上统一测试。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
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驳斥第一种说法,要抓住其片面性在于,放弃了自己的自主自觉精神,需要借助外在的监督才能做到诚实答卷,这是对自我自律精神的放逐,缺少道德约束力的体现。很多中国人公德缺失、造假严重、不诚信等,自我道德律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
驳斥第二种说法,要从人性的复杂性出发,指出在一些重大的事情或决定面前,必要的监督是有意义和价值的,监督在于让人有敬畏心有对规定制度的警惕心,这样也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如果没有了监督,出于人性中的私心,可能会有人触犯界限做出违规行为,这就破坏了公平,对个人的品性或者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作文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华罗庚:少年时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中途退学帮父母料理杂货铺,后来经过努力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②李想:高三退学选择创业,先后创立泡泡网和汽车之家。 2013年,汽车之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③比尔 盖茨: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退学,与好友创办微软公司,成为世界首富。
正在读高三的李步明同学搜集到上面三则材料,由此得出“学习无用”的结论,并产生了退学的想法。假如你是李步明的同学,请针对他的观点写一篇文章,有理有据地反驳他的观点,并使他打消退学的念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李步明同学搜集到的材料的真实性无可置疑,只是他由材料得出的“学习无用”的结论存在逻辑错误。
其一,这三个人选择退学,只是终止了在学校的学习,并没有停止其他方式的学习。
其二,退学与成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与个人的兴趣、能力、学识、方法以及环境、机遇等均有一定的关联。
其三,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其独特性,是不可复制的,因此不能盲目模仿效法。
其四,即便是将“学习”定位在“学校学习”这一范畴,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完成必要的学习阶段的人士的成功率要高得多。以IT业为例: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出国深造);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大学;等等。
写作时,要注意要求中的“有理有据”,“有理”就是论述时要合乎逻辑事理,“有据”就是论述时要用事实说话;要注意“反驳”,就是要有针对性地驳斥“学习无用”的观点;要注意“使他打消退学的念头”,即在反驳李步明观点的同时,对他进行规劝,让他明白“退学”的弊端,最终放弃“退学”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