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1 16:0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和句式。
2.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领略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风采,树立学习和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1.把握文中重点的文言知识,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2.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中所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示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难点:理解孔子为何“哂”由而“与”点。体会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研究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论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干年不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吧!
二、检查预习,知人论世,掌握文学常识1.学生谈谈他们所知道的孔子。2.指定学生介绍《论语》。3.教师介绍写作背景。4.教师适当补充“四书五经”内容。
三、听读课文,理清思路1.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自行正音。2.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字。3.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4.明确: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孔子向学生问志。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各弟子言志。可分四个层次。第一层(“子路率尔”“夫子哂之”):写子路述说己志。孔子见子路不谦让,所以笑他。第二层(“求!尔何如 ”--“以俟君子”):写再有述志。他“长于政事”,认为儒家的最高理想--实现礼治,要等待君子协助才能办到。第三层(“赤!尔何如”“愿为小相焉”):写公西华述志。他很重视礼治,年龄虽小,态度却很谦恭。第四层(“点!尔何如 ”“吾与点也”):写曾皙述志。孔子对曾皙予以赞许。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一文末):孔子评志
四、精读课文,品读课文。
1.书读百遍——读准字音节奏。哂shěn 俟sì 甫fǔ 相xiàng 铿kēng 莫mù 冠guàn 沂yí 雩yú 喟kuì
2. 学而不思则罔——解题(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3)“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4)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5)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6)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五、归纳总结,赏析人物
1. 四位弟子“志向”怎样?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2)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可见冉有谦虚谨慎、讲话注意分寸的性格特点。(3)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四再有期刚说列“如北礼乐,以依着子”.为前免以行于自居,他先谦虚一番,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简单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一个“学”字,可见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2.找出课文中孔子对各个弟子评价的语句时论孔子是不是赞成了曾暂,否定了其他三个人 明确:对子路:孔子并投有咨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他认为于路的谈活态度不够谁重,属于“其言不让”。孔子“哂之”。对冉有: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没有评点,在回答曾暂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微呢 孔子叹之。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孔子惜之。对曾皙:孔子与之。
3.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明确:(1)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他会“与点”!(2)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曾皙的这段话,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已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五、品读课文,体会孔子的思想和主张1.分组讨论,回答问题。(1)孔子是如何启发学生述说自己志向的
(2)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他们的志向有什么异同
(3)曾皙的志向是什么 他与其他三人的志向有什么不同?
2.归纳明确。
(1)孔子先用自谦的话语打消师生年龄上的隔阂,为谈话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接着导引出年轻人怕不为人知而壮志难酬的心病,随后假设“如或知尔”的情境,启发弟子各言其志。孔子的出场,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开明的印象。(2)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威胁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他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他侧重于强国。冉有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他侧重于富民。公西华的志向是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朝见天子时担任一个小相。他侧重以礼制邦。这三个人的志向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出仕。
(3)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脱下冬衣后穿上春衣,和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他并没有述说什么治国之策,只是描述了一幅春游图。子路等三人虽然讲法不同,但都讲为政,而曾皙“不求为政”。
六、布置作业
1.课下搜集、阅读有关孔子师生的小故事,以“我眼中的孔子”为题作文,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