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1.2《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1.2《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1 16:2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导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学习重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学习过程
一、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检查预习
1、知识链接
(1)知人论世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作品介绍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思想主张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2、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重点字词
重点字词读音及句读:
觳觫 便嬖 放辟 畜妻子 庠序 孝悌 忖度
颁白 褊小 邪侈 则王矣 胡龁 彼恶知之
(2)概括内容,理清思路
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结合注解整体把握文意。
(讨论交流后,教师点拨。)
整体把握文意结构和思路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3)疏通课文,语言建构
(掌握字词句)
小组合作讨论,明确重点字词句,写成纸条,教师有选择地采用实物投影的方式,由写纸条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对重点字、词、句加以讲解,教师点拨、纠错。
教师可适当提示下列重点字、词、句(在课文注释“基础”上补充,投影)。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 夫子之谓也 是诚不能也 是折枝之类也 是罔民也
(2)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
(3)宾语前置句
①否定式宾语前置: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 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莫之能御也 (莫能御之也)
②疑问代词做宾语的宾语前置:何由知吾可也(由何知吾可也) 牛何之(牛之何)
③“之”字做标志的宾语前置:然则一羽之不举(然则不举一羽)
舆薪之不见 (不见舆薪)
(4)状语后置句 王坐于堂上(王于堂上坐) 构怨于诸侯(于诸侯构怨)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使天下仕者皆于王之朝立)
(5)主谓倒装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虚词用法
(1)之
臣未之闻也 【代词,这件事】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齐桓晋文之事 【助词,的】 一羽之不举 【助词,提宾标志】
牛何之 【动词,到,往,去】 君子之于禽兽 【音节助词,无义】
树之以桑 【音节助词,无义】
(2)若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像,好像】 王若隐其无罪 【如果】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第二人称代词“你”】
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 【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 【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 【从而,接着就】
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 【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 【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 【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 【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 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 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 【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已,通“矣”,表确定语气】
成语积累
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
放辟邪侈:指肆意作恶。
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
三、文本研习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
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 由近及远)
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 步步紧逼)
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
这也就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 既然有信心去做了,那么齐宣王应该怎么去做呢?来看第三层。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 能”做到。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有做到位而已。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
推恩
推恩的方法: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明确提出推恩后的结果: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2、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4、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这样就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四、合作探究
1、课文内容和严密的理路
化解: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发扬仁术,放弃霸道,阐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首先必须弄清课文严密的理路。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点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五、总结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1、比喻: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①“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③“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2、排比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
①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③“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3、适当的神态描写
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六、作业布置
(一)小作文练习。
小作文:以“批评要讲究艺术”为题,采用比喻或寓言故事等方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二)文言基础学科知识整理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