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2 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
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气体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气体液化了
2.在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二、单选题
3.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麦浪滚滚 B.分子的运动 C.五四运动 D.小树慢慢长高
4.如图所示为南宁市公共租赁自行车支持的“扫码”借车;下面有关自行车及骑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骑行者相对所骑的自行车是静止的
B.自行车坐垫都设计成马鞍状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手机扫码租车时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D.自行车的车把利用了轮轴的原理
5.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将搭载有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如图为火箭升空过程中,三名航天员固定在舱内的情景,关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聂海胜为参照物,刘伯明是静止的
C.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以神舟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6.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阅兵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阅兵式现场画面是通过电磁波向全球直播的
B.以“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的其中任一直升机为参照物,其他直升机相对静止
C.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在阅兵式上首次亮相,核导弹用的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D.徒步方队每步75厘米,每分钟112步,米秒不差!他们的速度为1.4m/s
7.如图所示,是北京首条磁悬浮轨道交通S1线运营的画面.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说坐在驾驶位上的司机是运动的,那么此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站的站台
B.车厢
C.坐在车内的乘客
D.司机的座椅
8.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9.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在固定位置给小芳先后拍下甲、乙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可判断
A.车向西运动,小芳相对车是静止的
B.车向西运动,小芳相对车是运动的
C.车向东运动,小芳相对车是静止的
D.车向东运动,小芳相对车是运动的
10.小红站在商场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小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自动扶梯 C.相邻下行扶梯上的阿姨 D.小红
11.2010年10月8号,我国境内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持续时间为12min的日环食,如图是这次日环食形成过程中,先后拍到的三幅图片,对此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拍到的照片实际上是之前某时刻两星球间的相对位置
B.日环食是由于不透明的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而形成的
C.在日环食持续的过程中,照片上的两星球是相对静止的
D.所拍摄的照片四周是呈黑色的太空,说明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2019年3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第300次发射.成功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6C”通讯卫星送入太空.在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以下物体相对于长征三号乙静止的是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中兴6C”卫星
三、综合题
13.请阅读《你好火星,我是祝融》。
你好火星,我是祝融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祝融是为华夏民族传下火种的创世祖神之一,教会了古人学会用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个充满文化色彩的称号,在全网投票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个火星车的大名。天问,问天!祝融,探火!中国航天在用极致的浪漫组合将神话变成现实。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着陆巡视组合体,成功切入环绕火星轨道并成为火星的一颗人造卫星。2021年5月15日,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天问一号,成为中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祝融号,成为中国首个火星巡视器(火星车)!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与地球同为岩质行星,元素组成和基本结构与地球相似,它的成长与演化历史也揭示着地球的过去和未来。祝融号选择的着陆区是高度较低的乌托邦平原,总着陆时间在9分钟左右,也被叫做“恐怖九分钟”。这是因为:火星虽是近邻,但与地球的距离在5500万千米到4亿千米之间变化,远超月球。这不仅意味着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动辄需要飞行7-11个月,还意味着从地球上发出信号与火星通信,至少需要6-45分钟的双向通信时延。火星大气稀薄,引力较小,整体着陆过程仅持续数分钟,期间根本不可能在地球上进行控制,这个过程必须依靠着陆组合体独立自主完成。当地球上的航天人通过精确计算得知祝融号正在火星独立完成各项着陆操作、却不得不耐心等待信号回传时,这种焦急的体验不可谓不“恐怖”。
着陆期间,祝融号到底经历了什么?在最终确认开始着陆指令后,着陆巡视组合体会与天问一号环绕器分离,开启独立着陆之旅。期间姿态控制发动机工作,严格控制着陆轨迹角度与方向。冲入火星大气后,5千米/秒级别的速度依然导致稀薄的大气冲击和摩擦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热量,足以融化大部分金属。通过隔热大底和多种散热手段,着陆巡视组合体的温度依然能保持常温。期间速度骤降到数百米/秒,巨大的降落伞在火星上空约10千米的高度打开,如图所示。随着速度的迅速降低,已经被烧蚀得不成样子的隔热大底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对这一功臣的“回报”是:它将被抛离并直接脱落在火星表面。此时,暴露出来的底部雷达和工程相机等立即开始急速工作,紧盯目标着陆区域,分析与预计的匹配程度,让控制导航计算机快速解算最佳着陆方案。初步选定期间,速度已经降至100米/秒以内,降落伞功成身退,此时才是大戏上演的时刻。
着陆巡视组合体依靠底部强大的反冲火箭工作开始减速,如图所示。各种传感器进一步仔细检查地面情况,避免乱石堆、斜坡、沟谷的特殊地貌,找寻最佳着陆角度和姿势。随着速度进一步降低至悬停避障状态,着陆巡视组合体近距离火星表面数米高。最后阶段火箭停止工作,尽力减少火箭工作扬起沙尘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着陆巡视组合体成功降落火星表面。
天问一号探测火星,祝融号着陆火星,不仅是中国航天工程任务难度的新突破,更是我国在行星科学领域的史无前例突破。2000年前,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发出的“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和“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旷世之问。2000年后,中国航天人要用实际行动给出解答:天问,问天!第一站就是火星,未来,还有更多的下一站来解答古人的疑问。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天问一号环绕火星的过程中,“祝融号”火星车相对于环绕器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在着陆巡视组合体冲入火星大气后与大气冲击摩擦,机械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产生巨大的内能和振动;
(2)从地面向在火星表面着陆后的祝融号发出的指令,大约经______分钟,祝融号才能够接收到;
(3)着陆巡视组合体在高速降落火星表面过程中,为了保证组合体不陷落、不翻倒,科学家们通过哪些技术手段为组合体减速______?
14.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已趋于自动化,扫地机器人已进入普通家庭,如图所示是某款扫地机器人及铭牌上的部分参数.(g取10N/kg)
(1)以在工作中的扫地机器人为参照物,地板是__________的.
(2)若扫地机器人在半分钟里沿直线匀速前进了12m,它的速度是______?
(3)若扫地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求它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
四、简答题
15.如图所示是加油机在空中为受油机加油的一幅图片.针对加油过程,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
16.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空气中的风向是 ________ (选填“向左”“向右”或“无风”).
(2)甲车的运动情形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乙车的运动情形是 ________________ .
17.如图是以相同速度、向同样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下同)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
收割机是______的.
18.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对地面是静止的,过一段时间,甲车上的人说甲车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19.由于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所以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飞机做俯冲飞行时,驾驶员说“大地迎面扑来”,这是以______作为参照物来描述的,而平常说的“旭日东升”是以______作为参照物的。
20.填写适当的单位:教室高为350 _______,头发的直径为70 _______,一元硬币的厚度为0.001_______。
21.有一个功率为100千瓦的电力用户,所需电压为400伏。如果不用变压器而直接供电,输电线路电阻损耗的功率为62.5千瓦。要使损失减为100瓦,输电电压应提高到_______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试题分析:酒精是比较容易汽化和液化的物体;
酒精受热就会迅速的汽化,形成酒精蒸汽;
酒精蒸汽受冷就会液化,形成酒精.
解: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酒精受热就会汽化形成酒精蒸汽,将塑料袋鼓起来;
装有酒精蒸汽的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来,酒精蒸汽就会液化形成液态的酒精,袋子就又瘪了.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酒精汽化和液化知识的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
2.D
【详解】
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经过色散现象后,可以看到多种颜色的光.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与其他选项无关。
故D为答案。
3.A
【详解】
A.麦浪滚滚,是麦浪位置在不停地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
B.分子的运动是微观的运动,物体的位置并不一定改变,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
C.五四运动是社会上的政治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合题意;
D.小树慢慢长高,是植物的生长,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C
【分析】
A.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B.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及举例,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C.电磁波,信息与能源。
【详解】
A.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时,要以所选的参照物作为标准,A选项中参照物是自行车,骑行者相对于自行车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坐垫设计成马鞍状可以增大人与车座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压强,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市民租车时,手机是利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C错误,符合题意;
D.车把中心轴可以旋转,利用了轮轴原理,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中等题,失分的原因:
A.不清楚如何判断两物体的相对运动情况;
B.不知道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常见生活实例;
C.对电磁波、超声波的应用混淆不清;
D.不注重物理和生活的联系,不理解轮轴的定义和特点。
5.B
【详解】
A.火箭升空过程中离地面越来越远,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聂海胜和刘伯明都在神舟飞船里固定的座椅上,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因此以聂海胜为参照物,刘伯明是静止的,故B正确;
C.火箭搭载神舟飞船上升过程中,它们是一体的,因此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神舟飞船里的航天员是静止的,故C错误;
D.火箭升空过程中,航天员一直在神舟飞船里,因此以神舟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
A.阅兵式现场画面是通过电磁波向全球直播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以“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的其中任一直升机为参照物,其他直升机与作为参照物的飞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它们相对静止,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核能使用后,在短期内不能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徒步方队每步的距离为75cm=0.75m,每分钟112步,即每分钟运动距离为0.75m×112=84m,则速度为
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分析】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详解】
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以车站的站台为参照物,坐在驾驶位上的司机相对于站台的位置发生改变,司机是运动的,故A正确;
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以车厢、坐在车内的乘客和司机的座椅为参照物,坐在驾驶位上的司机相对于车厢、坐在车内的乘客和司机的座椅的位置没有改变,司机是静止的,故BCD错误.
故选A.
8.B
【分析】
参考物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考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物,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物.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详解】
解:A、以树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以船舱为标准,乘客的位置没变,所以乘客静止,故B符合题意;
C、以迎面的船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以河水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物,选择不同的参考物,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物,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物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9.A
【详解】
图乙与图甲相比,广州塔相对于车的位置向右(东)发生了移动,因此,相对于地面,车是向西运动的;以车为参照物,小芳相对于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小芳是静止的.故只有A说法正确.
故选A.
10.B
【详解】
A.以大楼地面为参照物,大楼地面和顾客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顾客是相对运动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以扶梯为参照物,扶梯和顾客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顾客是相对静止的,故B正确,符合题意;
C.以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为参照物,下行的乘客和顾客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顾是相对运动的,故C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D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11.A
【解析】A. 日食照片拍摄到的是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由于光的传播需要时间,所拍摄到的照片实际上是之前某时刻两星球的相对位置,故A正确;B. 日环食是由于不透明的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而形成的,选项说法错误,故B错误;C. 在日环食持续的过程中,两星球的位置不断变化,照片上的两星球是相对运动的,故C错误;D. 因为太空是真空,没有尘埃,光在经过太空时不发生反射与折射,光沿直线传播,太空沿直线传播的光没有进入照相机,所以拍摄到的照片四周是呈黑色的太空,这不能说明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
12.D
【详解】
在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以长征三号乙为参照物,“中兴6C”卫星与长征三号乙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则“中兴6C”卫星是静止的;而地球、太阳、月球相对于长征三号乙,位置都发生变化,它们都是运动的,故D正确,ABC错误.
13.静止 减小 3~23分钟 降落伞减速和反冲火箭
【详解】
(1)[1]在天问一号环绕火星的过程中,“祝融号”火星车和环绕器组合在一起,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祝融号”火星车相对于环绕器是静止的。
[2]在着陆巡视组合体冲入火星大气后与大气冲击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机械能减小。
(2)[3]根据材料“从地球上发出信号与火星通信,至少需要6-45分钟的双向通信时延”,可知从地面向在火星表面着陆后的祝融号发出的指令,大约经3~23分钟,祝融号才能够接收到。
(3)[4]根据材料,“巨大的降落伞在火星上空约10千米的高度打开”,“着陆巡视组合体依靠底部强大的反冲火箭工作开始减速”,可知科学家们通过降落伞减速和反冲火箭为组合体减速。
14.运动 0.4m/s 2500Pa
【详解】
(1)扫地机器人扫地时,扫地机器人和地板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以扫地机器人为参照物,地板是运动的.
(2)半分钟里沿直线匀速前进了12m,则速度为V=0.4m/s.
(3)P==2500
15.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受油机是静止的
【解析】
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角度最容易想到的问题是: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还是运动的?
因为加油过程中,两飞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不论以哪一飞机为参照物,另一飞机都是静止的.
点睛:重点是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6.向左 详见解析 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
【详解】
(1)[1]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
(2)[2]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①向右运动; ②静止;③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
(3)[3]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
17.运动 静止
【详解】
以相同速度、向同样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卡车和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选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与卡车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卡车是静止的.
18.乙车
【详解】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说明乙车上人以乙车或自己为参照物,故看到甲车向后运动.
19.相对 飞机或驾驶员 地球
【详解】
[1]在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先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结果也可能不同,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大地迎面扑来,指的是地面迎着驾驶员而来,所以地面是研究对象,地面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于飞机或驾驶员的位置而言的,故参照物是飞机或驾驶员。
[3]“旭日东升”指的是太阳从地球的东方升起,由此可知,太阳为研究对象,它的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故参照物为地球。
20.cm μm m
【详解】
[1]教室高约为3.5m左右,即教室高约为350cm;
[2]人的头发直径在左右;
[3]一枚硬币的厚度在1mm左右,所以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0.001m;
21.10010
【解析】
【分析】
本题要将电力用户负载和输电线视为电路的两个串联部分进行计算,计算式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对应性和变化情况.
【详解】
电力用户的干路电流为:I1===250A;输电线路的电阻为R== =1Ω.要使损失减少到100W,输电线路的电流为:I2===10A.输电电压应提高到U2====10010V,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