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内能 A(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2 内能 A(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13:4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2 内能 A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32分)
1.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的水没有内能,也不含有热量
B. 、 水的内能一定比 、 冰的内能大
C. 的水结成 的冰时,内能增加
D. 的水比 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2.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 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3. 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冬天,人们用两只手互搓摩擦取暖
B. 用锤子反复打击一块铁片,它的温度会升高
C. 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
D.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
4. 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变得越来越热的是
A. 寒冷的冬天,两手互搓能让手变得越来越热
B. 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变得越来越热
C. 炒菜时,菜变得越来越热
D. 用气筒给轮胎打气,筒壁变得越来越热
5. 百灵鸟是散居型蝗虫的天敌但蝗灾爆发时,聚集型蝗虫会大量分泌苯乙腈,其刺激性气味使百灵鸟放弃捕食,百灵鸟闻到苯乙睛的气味是因为
A. 分子体积很小 B. 分子间有引力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 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
7. 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水
A. 熔化吸热 B. 凝固放热 C. 液化放热 D. 汽化吸热
8. 下列四张图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
B.
媒炉烧水
C.
压缩空气升温
D.
搓手取暖
二、双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9. 下列情况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陨石坠人大气层,成为流星 B. 用电炉烧水,水温升高
C. 冬天,人在太阳底下感到暖和 D. 用锤子敲打钉子,钉子发热
三、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
10. 流星划过夜空,产生闪亮的光,这是通过 方式增加了内能。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 方式增加了内能。
11. 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盛有水。甲杯中水的质量为 、温度为 ,乙杯中水的质量为 、温度为 ,丙杯中水的质量为 、温度为 ,则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杯中水的内能最小。
12. 壶中正在加热的水,温度升高过程,内能 (填“增大”“不变”“减小”)。
13. 火柴可以燃烧,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使火柴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而点燃,后者是通过热 方式使火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而点燃。
14. 生活中,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由于与空气摩擦,小球会越跳越低,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此过程中, 能最终转化为 能。
15. 2012年6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并于6月18日与在轨的"天宫一号"对接,在"神舟九号"随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出的 能转化成"神舟九号"和火箭的 能;在穿越大气层时,"神舟九号"和火箭克服摩擦,将机械能转化成 能。
16. 如图甲所示,将装满水的杯子用纸片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表明 。如果将杯子转到如图乙、丙所示的不同位置,发现纸片仍不掉,水也不流出来,这说明大气向 都有压强。
17. 如图所示,在三只相同的烧杯 、 、 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其中 、 两烧杯中水的体积相等,水的温度如图中温度计所示,则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判断的理由是 。
四、简答题(共1小题;共13分)
18. 按照图所示的方法,假如你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然后用手指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何感觉 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的水仍具有内能,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 的水含有热量,只能说 的水具有内能,故A错误; 、 的水变成 、 的冰时,要放出热量(凝固放热),内能减小,所以 、 水的内能一定比 、 冰的内能大,故B正确; 的水结成 的冰时,要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故C错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故D错误。
2. C
【解析】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一般选酒精温度计,而水银的凝固点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
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 D
4. C
【解析】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常常通过两手互搓来取暖,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故A错误;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变得越来越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错误;炒菜时,菜变得越来越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变得越来越热的,故C正确;用气筒给轮胎打气,筒壁变得越来越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错误。
5. D
【解析】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现象叫做扩散,扩散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闻到苯乙睛的气味,说明苯乙睛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6. C
【解析】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热量相对应的物理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减少”。故A错误。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故C正确。
两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因为内能的大小还与质量和状态有关,只有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相同,内能也相同。故D错误。
7. B
【解析】冬天贮莱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液态的水遇冷凝固为固态的冰,同时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A、C、D错误、B正确。
8. B
【解析】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煤炉烧水,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压缩空气,使空气升温,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不符合题意;用“搓手”的方法取暖,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不符合题意。
第二部分
9. A, D
第三部分
10. 做功;热传递
11. 丙;甲
12. 增大
13. 做功;传递的
【解析】火柴在与火柴盒摩擦时,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火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使火柴燃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了火柴的内能。
将火柴放在温度非常高的火焰上,内能由温度高的火焰传递到温度低的火柴上,使火柴点燃。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使火柴点燃的。
14. 机械,内
【解析】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物体克服摩擦做功,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15. 内;机械;内
【解析】本题考查能量之间的转化,难度较小。燃料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把内能转化为"神舟九号"和火箭的机械能;穿越大气层时,"神舟九号"和火箭与空气摩擦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6. 大气有竖直向上的压强;各个方向
17. ;同一物体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质量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解析】从题知, 与 杯中水的温度相同,但 杯中水的质量比 杯中水的质量大,所以 杯中水的内能大; 与 杯中水的体积相同,质量也相同,由于 杯中水的温度高于 杯中水的温度,所以 杯中水的内能大于 杯中水的内能,可见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第四部分
18. 感觉发烫(热);人对铁丝做功,铁丝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