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课堂课时备课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地球和地球仪 课型 复习 案序 1
课标解读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半球的划分。2、通过认识地球形状,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学习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
重 难点 重点:经纬网的特点,半球的划分难点:经纬网的应用
德育美育渗透 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导学过程 温故知新: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引入新课:《宫》和《步步惊心》电视剧的热播,使“穿越”成为最时尚和最流行的词语,也成为很多人的梦想,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吗?古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主问题设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怎样进行对比分析?自主学习: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3、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4、纬线的概念、特点、特殊的纬线有哪些?5、经线的概念、特点、特殊的经线有哪些?6、经纬网的作用?合作探究:1、对比经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纬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2、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教师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构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提及下一课时的相关内容。达标测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示东西方向的是______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是________线。 (2)所有经线都交于___________,长度____________,并与__________线垂直相交。 (3)所有纬线都互相_____________,长度_________________,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_________,到两极成_________________。 点拨: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播放多媒体课件《穿越时空》,学生观看,演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自学课本2-9页,用笔标出问题答案。不明确问题可与同桌结对子进行交流。难点问题教师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进行突破。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经度划分和东西划分半球略图”,让学生通过动手绘制简图,理解东西半球和东西经度的范围差异,突破教学难点,并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简图表述地理事物的技能。合作探究结束后是展示交流,展示是组员集体展示,边演示边讲解,分工合作,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概括、梳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构建知识体系。学生5分钟独立完成检测题目,然后有学生展示答案,得出自己的成绩,教师统计评价。
导学过程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