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一、由诗导入
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书法(幻灯),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柳宗元的《江雪》。请问:诗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生(齐):孤独、悲伤、凄凉。
师:是的。“孤”、“独”、“寒”,可以看出作者孤独、凄凉的心境,这正是他被贬永州时的心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石潭记》,它也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板书)
二、作者简介
师:首先认识一下作者。请大家一起读,一二!
生(齐读):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就在永州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后来柳宗元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时年四十七岁。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他的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三、明确目标及重难点
师:好。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本文的“学习目标”。(幻灯)男生一起读吧。一二!
(男生齐读)
1、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重点)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难点)
3、品味写景的句子,学习写景的方法。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为了完成我们的第一个学习目标,我们先来听课文录音。请认真听,把不会的、拿不准的词划出来。
(播配乐配文朗读的录音,生拿着笔边听边划)
师:以这些词(幻灯)是不容易读准的,尤其是红色字的读音,请女生来读,连读两遍,一二!
(女生齐读)
师:我们听了录音,学了字词,下面请大家赏着画面、和着音乐小组内朗读,一会儿小组推荐一名展示。好,开始!
(生大声读书,师巡视。)
师:好了——好了——。课文不长,我们总共10个小组,我们还来PK。哪个小组举手快,又读的准,就可以得1分。好,你来记录。(点了一女生上黑板计分。)好,第一段。举手最快的是第一组的周亚楠。
(周生读)
其他生订正:不是“披佛”,是“披拂”。
师:嗯。应读“fú”。这个——
生:不得分。
师:好。都把握好机会。第二段,第五组的潘子龙最快举手。
(潘生读)
师:好,读的没有问题吧?
(生齐说):没有。
师:第三段,哟,举手的同学太多了。潘子龙,你来帮老师点一个组吧。
(学生喊:“点我们。”)
潘:姚阳。
(姚读)
师:读的很又流畅又准确。好,你也帮我点一个,我不知道谁先举手的。
姚:钱冰冰。
师:最后一段。班长点一个。
班长:第三组。
(一生站起读)
师:看来大家读的还可以。有个别字需要再记记。大家齐读一遍吧。一二!
(生齐读)
四、理解意思
师:好。学习文言文,反复诵读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翻译。请大家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给5分钟左右,一会儿我们接着PK。好,开始!
(生合作翻译,师巡视)
师:好了吧?
生:好了。
师:老师有个简单的赛前热身。请大家一起回答。
(幻灯):考考你,相信你能行
解释词语
水尤清冽:
蒙络摇缀: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师:大家回答的声音很响亮。那我们就正式进入对决,看看谁能赢。
(幻灯):翻译句子(幻灯依次显示)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犬牙差互: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师:第一句,张聪妍最快。
张: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师:翻译的很准确。
师:第二句,江梦丽。
江:(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爬行,时隐时现。
师:很好!“斗”和“蛇”都是名词作状语。
师:第三句,张世哲。
张: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师:对。“犬牙”也是名词作状语。
师:最后一个。哟,看来这个有点问题,举手的同学少了很多。张兴吧,你手举得最高。
张: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让人忧伤。
师:很棒!“凄”和“寒”都是使动词。大家把这一个齐读一遍。一二!
(生齐读)
师:第二关,用原句回答,看谁说的快。
师:第一个,文中描写小石潭中水的声音的句子是 。
师:张怡晨。
张:如鸣佩环。
师:她反应很快。第二个,描写小石潭周围的植物的三个句子是
师:姬梦露。
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师:又快又准。第三个,描写小石潭中的鱼游动的句子是
师:李小艾。
李: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生(齐声):错。
师:吴乐乐,你重说。
吴: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有生也说“错”)
师:哦,也有同学说“错”。程明丽,你说呢?
程:“佁然不动”是停止不动,而你问的是鱼游动。应该只有“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生鼓掌)
师:她考虑得很周全,掌声也说明了一切。
师:第四句,文中既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地表达出了作者忧伤、凄苦的心境的语句是: 。
师:周彤。
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师:周彤不轻易发言,一发言准对。
师:最后一句,哪些句子能证明小石潭的确是一个“石潭”?
师:张鹏毅。
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师:的确是这里。
五、细细品味
师:同学们理解的都很好。下面,让我们放慢脚步,尽情欣赏小石潭的美。请找出你认为写得很好的句子,并简要赏析。小组内可以先交流,然后一起分享。
生1:“皆若空游无所依”,写出了水清。
师:嗯。
生2:还有,应该是表面写鱼,实际写水。
生3:是正面写鱼,侧面写水。
师:哟,这个更专业些。
生4:“斗折蛇行”,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曲折。
师:嗯,从修辞的角度。
生5:文章开头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带领着我们来欣赏美景。
师:说到了移步换景的写法,这是写景的常见用法,
生6:“影布石上”,影子都映在了石头上,也是写水的清澈。
师:这就是一幅画一样。
生7:“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动静结合,把鱼的活动写得很逼真。
师:动静结合,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写法。
生8:它也写出了小石潭的灵动。
师:“灵动”这个词用得好。
生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由景入情,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的凄凉和忧伤。
师:是的,情由景生。
生10:“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石的千姿百态。
生11:我补充:也是小石潭命名的原因。
师:真是珠联璧合!
生12:“犬牙差互”,运用比喻,很生动地写出了溪水两岸的凹凸不平。
师:好!好了,这一环节中,同学们发言很踊跃。通过分析,我们已经欣赏了小石潭的美。根据刚才说的,大家一起总结一下,作者把小石潭写得如此之美,都运用了哪些写法?
生(齐说):移步换景、动静结合、寓情于景、侧面烘托、形象比喻。
六、情感探究(播放一曲古筝)
师:小石潭的美,的确令人陶醉。作者从中也感到了快乐。可是,我们也分明读出了作者的忧伤,请大家结合“背景链接”,看看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变化。
(幻灯)背景链接: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官宦势力和官僚势力等保守派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借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就记下了其中八处,这就是有名的《永州八记》。
师:有同学已经举手了。段浩楠。
段:柳宗元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就借大自然来排遣。
师:心情有什么变化呢?张兴。
张:作者改革失败后,心中的愤懑难平,就借游山玩水来寻求快乐。但这种快乐只是暂时的,一旦看到凄清的环境,就会自然触发他忧伤凄凉的心情。
师:她说的一个词真好。
生:“暂时”。
师:是的,他的快乐很短暂,抑郁凄苦才是他感情的基调,“乐”他只是“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七、时空穿越
师:既然大家已经理解了他的感情,那么,假设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唐朝,来到了小石潭,看到了心情抑郁的柳宗元,你该如何安慰他?温馨提示,请注意人称。
生1:柳先生,您大可不必这样。人生不如意者八九,我们应该学习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师:哎,他说的好不好?
生2:他说的很好,好在引用了名人名言。
师:嗯,活学活用。
生3:我会对他说:柳先生,您不必悲伤,坏事也不尽是坏事。正是您被贬到这里,才有您的《小石潭记》流芳百世。这不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吗?从这个角度想,您会宽慰一些。
(掌声)
师:说的入情入理。一切尽在掌声中。
生4:您改革失败被贬柳州十年,心情郁闷,我很能理解。但正是这困顿的十年,让您的《永州八记》名垂千古,而那些排挤您的小人却如过眼云烟。所以,您失中有得呀!
师:不错。
生5:柳先生,李白也是仕途不顺的人,但他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柳先生,您也是千里马,我相信您会遇到伯乐的。
(掌声)
师:太精彩了!这里不仅引用了李白的诗,也引用了韩愈的文。而且,李白的《行路难》,我们还没有学,不简单!请大家对于同学们的回答,再次给予掌声!
(掌声)
师:好,这一环节,同学们说的很棒!如果柳宗元地下有知,他该会释怀一些了吧?我也替他感谢同学们!
八、课堂小结
师:到此,我们已经全部完成了我们的“学习目标”。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请齐读:(幻灯)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着力描写了小石潭的幽美,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孤独凄凉之情。
九、布置作业
师:看看今天的作业:(幻灯)
1.背诵全文 。
2.搜集古诗文中描写“水”的句子,看谁搜集的多。
师:最后看看今天的优胜组是谁。(统计黑板上每组的得分)第一名,第一组;第二名,第九组;第三组,六八组并列。得分最少的是第二组,你们光舍着组长上哩,她一个人回答三个问题也没有抵挡住。看来,要想赢,需要团队的整体力量,因为还是人多力量大!
十、附板书:
《小石潭记》
柳宗元
移步换景
动静结合
寓情于景 写作方法
侧面烘托
形象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