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17:1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
一、单选题
亚洲与北美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D. 地跨南、北半球和热、温、寒三个温度带
读亚洲和北美洲的略图,回答下题。
亚洲与北美洲相似的是 ( )
A. 均跨寒、温、热三带,都濒临三大洋
B. 主要位于东半球,最大的河流均注入太平洋
C. 西部均分布有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都没有地中海气候
读“北美大陆沿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题目。
(1) 读图,判断A山脉是( )
A. 安第斯山脉 B. 落基山脉 C. 喜马拉雅山脉 D. 乌拉尔山脉
(2) 从上图可以看出北美洲的地势特征是( )
A. 中间高,四周低 B. 东部高,西部低
C. 东西高,中部低 D. 中间低,四周高
(3) 亚洲和北美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C.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大 D. 缺失热带雨林气候
水稻被称为“亚洲粮食”,如图是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 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在(  )
A. 河流上游地区 B. 亚洲东部和南部
C. 温带大陆内部 D. 热带雨林气候区
(2) 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种植水稻的优势条件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②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③多长河,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下图甲、乙、丙、丁四地都在北回归线附近。甲、乙两地居民说阿拉伯语。丙地位于佛教创始地。丁地是我国广东省汕头市市中心。读图回答下列题。
(1) 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是
A. 四地的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B. 丙地终年多雨
C. 甲、乙两地终年炎热干燥 D. 丁地夏季干燥
(2) 乙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上,该半岛名称是
A. 印度半岛 B. 山东半岛 C. 朝鲜半岛 D. 阿拉伯半岛
(3)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聚落和民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地地势平坦,聚落稠密 B. 乙地房屋墙厚窗小,利于隔热
C. 丙地房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D. 丁地高楼林立,商店、学校众多
读“亚洲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 a半岛和c半岛,纬度大致相同,气候却有显著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2) 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四分之三
B.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C. 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滚滚东流
D.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讲地说理图是宝,图文结合易学好!地理兴趣小组成员,认真研究了“亚洲地形、气候分布图”,获得很多地理信息,是否准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有关亚洲位置等信息,正确的有( )
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三条重要的纬线均穿过,所以亚洲有热带也有寒带
亚洲濒临四大洋,西临大西洋,所以西部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亚洲是最大的洲,亚欧大陆是最大的大陆。亚洲西有欧洲, 西南有非洲
A. B. C. D.
(2) 有关亚洲地形及河流,错误的是( )
A. 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位于中国,是世界第三长河
B. 亚洲中部高原山地为主, 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C. 中南半岛及南亚的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
D. 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等多是大江东去,可见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3) 有关亚洲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亚欧大陆最大,所以广大内陆有世界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 上图中A、D两种不同的气候主要形成因素是纬度位置
C. 青藏高原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是典型的地形地势因素影响
D. 中亚西亚极少有河流,气候特征是干旱,主要是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读亚洲地图,回答下来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不受季风气候影响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读图,影响亚洲河流流向主要因素是
A. 国家分布 B. 气候特征 C. 农业生产 D. 地形地势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南以直布罗陀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B.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
C. 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老挝是依靠石油资源获得高收入的国家
(2) 下列关于亚洲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B. 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围海洋
C.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D.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3) 2019年12月21日13时31分,昆明的小明结合亚洲的四至,做了如下描述,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努沙登加拉群岛——银装素裹 B. 杰日尼奥夫角——烈日炎炎
C. 切柳斯金角——漫长的黑夜 D. 巴巴角——太阳已落西山
二、综合题
读亚欧大陆河流分布图1与亚洲气候分布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中可以看出,亚洲水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水系结构呈______状分布,这反映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__。
(2)图1中代表亚洲最大河流的代号是______,⑤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______。
(3)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
(4)图2中乙地区冬冷夏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5)图2中丙、丁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表现在______。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半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B是 半岛,C是 半岛,三个半岛中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填数码)。
(2)河流是 ,是 ,共同注入太平洋,是 ,是 ,共同注入印度洋。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判断依据是 。
读亚洲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请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
(2)据图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判断依据为 。
(3)中亚、西亚河流稀少、径流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4)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亚洲曾形成三大文明古国, 它们的大致位置如图, 请描述亚洲三大文明古国所具有的共同自然地理特征: 和气候温暖等。
(5)流经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的鄂毕河支流众多,流量丰富,航运价值却较低。鄂毕河航运价值低的主要原因是 。(提示: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作答)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 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探究资料: 亚洲地形图(图1);亚洲气候类型图(图2);黄河、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图3) 。

探究过程:
(1)亚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是因为 。
(2)结合图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黄河、长江流量差异大的原因 。
(3)黄河、长江下游都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这种现象表明 (自然因素)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4)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
(5)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探究结论: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A错误。
B.亚洲和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B正确。
C.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北美洲的水系结构深受地形结构和气候的制约,北美洲形成了H形的分水岭和辐射状水系,C错误。
D.亚洲地跨南、北半球和热、温、寒三个温度带,北美洲位于北半球,地跨温带、寒带、热带,D错误。
故选B。
2.【答案】A
【解析】
A.亚洲和北美洲均跨寒、温、热三带,都濒临三大洋,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北美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故A正确。
B.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故B错误。
C.亚洲西部没有分布温带海洋性气候,故C错误。
D.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亚洲和北美洲都有地中海气候,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4.【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5.【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6.【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7.【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8.【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9.【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10.【解析】解:(1)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导致亚洲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分布。
(2)图1中,②是长江,是亚洲最大的河流,⑤是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3)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4)图2中乙地区为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冬冷夏凉。
(5)图2中丙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丁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故答案为:(1)辐射;中部高四周低;
(2)②;里海;
(3)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4)海拔高,气温低;
(5)丙地全年炎热干燥,丁地全年高温多雨。
(1)亚洲水系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水系结构呈辐射状,二是内流流域面积广大,亚洲的内流流域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地形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和低地等地区,其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2)亚洲的气候特点:一、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二、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三、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该题考查亚洲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气候等地理知识,综合性比较强,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1.【答案】(1)阿拉伯 印度 中南 B、C
(2)长江 黄河 恒河 印度河
(3)中部高, 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
【解析】(1)图中A是阿拉伯半岛,B是印度半岛,C是中南半岛,三半岛中气候类型相同的是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河流①是长江,②是黄河,其共同注入太平洋,③是恒河,④是印度河,其共同注入印度洋。
(3)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判断依据是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12.【答案】(1)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 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回答任意两点即可)
(2)河流自中部向四周奔流入海
(3)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4)水源充足
(5)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人口稀疏,经济不发达
【解析】(1)读图可知,亚洲的海路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判断依据是河流自中部向四周奔流入海。
(3)中亚、西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导致该地区河流稀少、径流量小。
(4)亚洲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两河流域,这些地区气候比较温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地形平坦, 以平原为主。
(5)鄂毕河航运价值低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 人口稀疏, 经济不发达。
13.【答案】(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流量小,长江流经地区降水多,流量大 (3)河流 (4)地形 (5)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解析】(1)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2)黄河、长江流量差异大的原因是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流量小,长江流经地区降水多,流量大。(3)黄河、长江下游都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这种现象表明河流对地形有塑造作用。(4)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5)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