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中国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中国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2 23:3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教学科 地理 年级 8 学期 下


单元/章标题 八年级地理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相关课标要求 本单元没有具体对应的课程内容,但它是中国地理部分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
单元内容综述 本单元教材包括“基本国情”、“区域特色”、“中国与世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部分内容,是中国地理部分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2.认识中国沿海地区与沿边地带、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区域差异。3.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4.理解经济建设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大概念:主题、基本问题、主要问题 基本国情、区域特色、中国与世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预期结果与评价方式 使学生能运用基础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单元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运用了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通过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配以图片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然后进行对比概括、归纳总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上来,最终实现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学会。
单元内容整体架构(含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一:基本国情教师:阅读课文第105到106页内容,分小组讨论归纳——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你知道中国具有哪些基本国情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自然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文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和人均经济量较低;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结合课本及表格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探究活动二:区域特色教师:读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图(图9-2),回答问题。1.找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5个经济特区,说一说它们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2.想一想,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经济具有哪些突出优势 3.说一说,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1我国的这5个经济特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2.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口和岛屿;最先对外开放的区域。3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处于我国经济的核心区域。教师:观察地图,想一想,中国沿边地区发展经济有何突出优势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1.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国家开放陆地边境口岸,利于与邻国开展边境贸易。教师:找出重庆、宜昌、岳阳、武汉、黄石、九江、芜湖、南通等8个城市,议一议,它们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 并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这些城市都位于长江于流沿岸地区;发展优势: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等。通过观察课本及图片,回答问题,培养语言概括能力。探究活动三:中国与世界教师:结合下列资料,说一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何特点 材料: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上的排名(2010年,资料来源:联合国数据库,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30多年来,中国积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迅速,许多经济指标居世界前列,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教师: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物,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奥委会、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结合上述资料及图片,说一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正在阔步走向世界,全球化指数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探究活动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师:读课本P109“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分组讨论:1.举例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怎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青少年学生能为可持续发展做点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1.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因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们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加剧……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该做到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等等。3.青少年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宣传;献计献策;做力所能及的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教师:通过前面所学,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但与居世界第1位的美国相比,尚存在着显著差距。中国人均GDP居世界第121位。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目前,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6,人均石油、天然气储量不到世界人均的1/10,人均主要金属储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4,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能源消耗水平居高不下。中国单位产值的能耗,约相当于美国的3倍、德国的4倍和日本的6倍。中国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仍很突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可谓任重道远。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许多核心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等加强。1.说一说,上面的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数师: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资源量较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等基本国情。2.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积极发展科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
单元作业设计
作业序号 1 作业类型(原题、改编题、原创题) 原题
作业题目及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资源多种多样,矿产资源丰富B.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C.我国自然灾害少D.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参考答案】A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课程核心素养等 我国基本国情、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我国的发展中国家特征。
解题思路 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少;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差异显著。
作业序号 2 作业类型(原题、改编题、原创题) 原题
作业题目及答案 我国地理差异明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麦北稻”的分布格局B.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东疏西密C.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D.降水东多西少,地势东高西低【参考答案】C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课程核心素养等 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居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我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是东高西低。
解题思路 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少,东部地区降水多,我国的农业具有东耕西牧的特点;我国的农业具有南麦北稻特点;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稠密,西部稀疏;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故选C。
作业序号 3 作业类型(原题、改编题、原创题) 原题
作业题目及答案 我国首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中,位于广东省的有(  )①厦门②深圳③珠海④汕头A.①②③中B.②③④中C.①②④D.①③④【参考答案】B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课程核心素养等 我国的区域特色
解题思路 在世界经济越来越频繁的交往中,我国顺应历史潮流,于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建省,开始以更优惠的政策,更大步伐,走着一条更为艰辛,也更为辉煌的特区之路。2010年,我国又在新疆建设喀什经济特区。其中位于广东省的是深圳、珠海、汕头。
作业序号 4 作业类型(原题、改编题、原创题) 原题
作业题目及答案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D.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参考答案】C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课程核心素养等 中国与世界
解题思路 我国经济发展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巨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很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太多,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故选:C。
作业序号 5 作业类型(原题、改编题、原创题) 原题
作业题目及答案 读漫画,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D.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参考答案】C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课程核心素养等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题思路 建设美丽,中国要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全面禁用煤炭,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都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实施休渔制度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以根据题意应该选C。
作业序号 6 作业类型(原题、改编题、原创题) 原题
作业题目及答案 我国将在长江流域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为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防止上游水土流失,缓解中下游地区的   灾害,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2).武汉地处长江与   江交汇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江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便利   方向的交通,联系沿海与内陆,促进经济发展。(3).长江上游主要流经地势第   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资源丰富。(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水热充足,有利于种植水稻;这里河湖众多,有利于发展   业,因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参考答案】 (1)洪涝;植树造林;(2)汉;长江三角洲;东西;(3)一、二;水能;(4)亚热带季风气候;淡水渔。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课程核心素养等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题思路 (1)为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防止上游水土流失,缓解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植树造林.(2)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江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沟通东西方向的交通,联系沿海与内陆,促进经济发展.(3)长江上游主要流经地势第一、二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水热充足,有利于种植水稻;这里河湖众多,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因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