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下第七章第1节《亚洲概述》 (课件 教案 导学案)(共47页PPT)(1)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七下第七章第1节《亚洲概述》 (课件 教案 导学案)(共47页PPT)(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16:35: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七下第七章第1节《亚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读图说出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3.根据地形、地势特点说出河流的分布与流向。
4.初步掌握使用亚洲地形图和有关资料,学会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5.通过资料,学会分析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经济与发展造成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3.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对比分析、读图归纳、互动交流
【学习材料准备】
亚洲位置和国家地图、亚洲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亚洲气候图、亚洲多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2.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东临_________(海洋);南临_________(海洋);北临___________(海洋),西面与_________(大洲)接壤。亚洲在世界七大洲中面积居第_____位,面积为 km2。
3.在亚洲地形图中找出下列主要的地形:
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
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勘察加半岛
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昆仑山脉
4.在亚洲河流分布图中找出主要的河流,并完成下列内容: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如:黄河、长江流入 洋,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入 洋,湄公河流入 洋,恒河、印度河流入 洋。
5.亚洲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缺失哪种气候?找出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说出它的分布范围?
6.按地理方位,人们把亚洲分成了哪六个地区?这六个地区主要分布着哪些国家?
7.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的多少?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有那几个,各属于哪一个分区?观察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的位置,说一说亚洲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展示:
1.读图归纳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 。
(2)纬度位置:穿过亚洲南部、中南部、北部的纬线分别是 ;结论:亚洲地跨_____、_____、_____三带,其纬度跨_____°,是世界上跨纬度_______的洲;亚洲地跨的经度范围是 ,还可以判断出亚洲是_________最长的大洲。
(3)海陆位置:找出亚洲相邻的大洲,所在的大陆;濒临的海洋。
找出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
2. 亚洲的地形以什么类型为主?整个地势变化有什么规律?
3.分析亚洲多种地形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4. 亚洲的河流流向有什么特点?与亚洲的地势有没有关系?
5. 哪些河流水力资源丰富?哪些河流冬季结冰?为什么?
6. 试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方面,说说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7. 请思考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8. 尝试分析季风气候的利和弊?
三.提升反馈:
1.小强在地理课上描述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其中错误的是( )
A. 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 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都穿过亚洲
C. 亚洲东北面与欧洲相邻 D. 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2.人们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我国位于( )
A. 南亚 B. 西亚 C. 东亚 D. 东南亚
3.下列关于亚洲海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B. 西、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C. 西与欧洲相连,西北与非洲为邻
D. 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我们亚洲人共同的“家”,关于这个“大家庭”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
A. 东邻欧洲,西临太平洋 B. 南望大洋洲,北临北冰洋
C. 东邻北美洲,西临大西洋 D. 西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东北隔海与非洲相望
5.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所在的亚洲地理分区是()
A. 西亚 B. 中亚 C. 北亚 D. 南亚
6.下列关于“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D.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7.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白令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8.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B. 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 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 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面积居世界之首
9.下列地方,位于亚洲、北美洲分界线上的是(  )
A. 苏伊士运河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直布罗陀海峡
10.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②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③地形多样且起伏较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④外流水系呈辐射状,内流流域面积广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亚洲河流呈放射状的原因是()
A. 降水丰富 B. 河流长 C.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四面临海
12.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经度位置
13.亚洲地形多种多样,中部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 高原和山地 B. 平原和高原 C. 山地和丘陵 D. 平原和盆地
14.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A. B.
C. D.
15.读图“亚洲河流示意图”, 分析如图可推断出亚洲河流的流向是( )
A. 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B. 呈向心状流入中部海洋
C. 自西向东注入北冰洋 D. 呈辐射状注入周边海洋
16.关于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亚洲内陆地区分布着世界上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 亚洲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如长江、黄河、湄公河等
C.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D. 亚洲地形多种多样,高原山地是主体,约占四分之三
17. 读“亚洲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东临 ________洋,南临 _______洋,海陆间热力差异显著。所以,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以 _______气候为主。图中夏季风①和②性质是()
A.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 C.温暖干燥 D.寒冷湿润
(2)亚洲北部深入 _______线以内(重要纬线),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三个温度带,且地形多种多样。所以,亚洲的气候类型 ________。
( 3)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唯独缺少的是 _________气候,北回归线穿过自西向东依次是 _______气候、热带季风气候、___________气候。
【归纳小结】
答案:
一.自主学习:
1.东半球 北半球
2.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欧洲 一 4400
3.读图标画
4.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塔里木河等
太平洋 北冰洋 太平洋 印度洋
5.9种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的内陆地区
6.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7. 70亿 6个 东亚、东南亚 南亚 东亚、东南亚 南亚
二.探究展示
1.(1)北半球 东半球 (2)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寒温热 90° 140多度 东西距离 (3)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东临太平洋 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乌乌里大黑土;亚洲与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2.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起伏最大,高低最悬殊的大洲。)
3. 利用高原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平原上发展种植业;在丘陵上开辟梯田
4. 流向: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原因:受亚洲地势影响,中部高,四周低
5. 水力资源丰富——流经地势落差较大的地区,水量丰富;冬季结冰——流经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有结冰期。
6. (1)纬度因素:亚洲南北纬度跨度大,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导致南北温差大。
(2)海陆因素:亚洲幅员辽阔,隔海洋远近差异大,导致降水差异大;
(3)地形因素:地形复杂,地面起伏很大,加剧了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7. 原因:位于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大。
8.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夏季风不稳定: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少,很容易发生旱灾。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多,很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三.提升反馈
1.C 2.C 3.D 4.B 5.B 6.C 7.B 8.B 9.B 10.C
11.C 12.B 13.A 14.A 15.D 16.C
17. (1)太平 印度 季风 A
(2)北极圈 复杂多样
(3) 温带海洋性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七下第七章第1节《亚洲概述》教学设计
课题 亚洲概述 单元 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过程与方法: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难点 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世界之最,并提问:你知道下列世界之最的名字吗?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最高山峰——世界最大的湖泊——世界最大的半岛——人口最多的大洲——世界哪个区域出产石油最多— 互动交流: 利用世界之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活动一:初探面积最大的大洲1.以你知道吗?出示亚洲和欧洲名称的由来。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意为“日出之地”;把居住地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意为“日落之地”。后人就把“亚细亚”和“欧罗巴”分别作为亚洲和欧洲的名称。2.你会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吗?(1)出示半球图,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温馨提示:在图中确定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界线。(2)纬度位置:方法指导:找出穿过亚洲的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30°N 60°N),描述亚洲所处的温度带。引导学生读取经度范围:经度范围大致在:26°E------170°W;东西距离最长。(3)海陆位置:方法指导:找出亚洲相邻的大洲,所在的大陆;濒临的海洋。补充提示:西与欧洲为邻,西南与非洲毗邻,东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出示细节图,引导学生准确读出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记忆提示: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乌乌里大黑土(4)图示法记忆大洲的位置3.提问互动:你知道亚洲的面积有多大?出示世界七大洲面图: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占世界陆地面积的比例有多少呢?4.想一想:你能从那些方面说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呢 活动二:分析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你知道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吗?读图分析:(1)读图说出亚洲主要的山脉名称及走向,并说出有哪些主要高原。(2)在图中找出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海拔高度,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3)在图中找出亚洲最大的平原和亚洲沿海的主要平原。要求:标画出各种地形,并请指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展示最高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86米)陆地最低点(—415米)8848.86-(-415)= 9263.86(米)(4)追问:亚洲的地形以什么类型为主?整个地势变化有什么规律?温馨提示: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起伏最大,高低最悬殊的大洲。)(5)分析亚洲地形对农业的影响(结合地形图,分析)2.探究亚洲的河流(1)亚洲的河流有哪些?它们分别注入哪些大洋?归纳总结:亚洲以外流河为主(2)追问:亚洲的河流流向有什么特点?与亚洲的地势有没有关系?发源地: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3)再追问:哪些河流水力资源丰富?哪些河流冬季结冰?为什么?(4)主要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消失在沙漠中锡尔河、阿姆河流入内陆湖泊——咸海(5)引导学生找出:贝加尔湖:里海、死海等重要的地理事物。3.分析亚洲的气候(1)找一找,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缺少哪些气候类型?归纳提示:亚洲的气候特征之一:亚洲气候复杂多样。(2)试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方面,说说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补充提示:海陆:东西距离长,气候的大陆性、海洋性差异明显。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加剧了气候的复杂程度。(3)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①提出问题:自北向南,找出亚洲主要有哪集中季风气候?请思考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显著?请分析各种季风气候的特征?②出示冬季风、夏季风图,分析其特征研讨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出现:③读图分析亚洲三种季风气候的特征?④出示三种季风气候的对比:⑤仔细观察下面几张照片,根据民族服饰、建筑特色、植物特点,分析当地的气候有哪些特点。你还能找出更多在不同气候下人们生活的图片吗?⑥季风气候的利和弊?展示图片(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景象和旱涝灾害图片)弊端: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多,很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少,很容易发生旱灾。(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原因?亚洲气候大陆性强,表现在与同纬度地区比:气温—温差大;年降水量—少、季节变化大原因:亚洲面积广大活动三:探讨人口众多的大洲1.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近4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60.5%请找出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哪些?读图写出下列分区中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东亚、东南亚、南亚主要有哪些国家超过1亿。3.探究亚洲的经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较高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较低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国内生产总值较高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较低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图片:认识亚洲国家的特色:日本—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黑色金子”造就海湾富国 读一读,了解亚洲名称的由来。2.互动交流:(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2)纬度位置:纬度范围大致在:11°S--81°N,地跨寒、温、热三带;跨高、中、低纬度(3)描述归纳: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亚洲与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4)自主绘制进行对比——进一步了解亚洲的海陆位置3.分析计算:计算:亚洲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大洋洲陆地面积的5倍,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30%。4.思考交流:纬度、经度、面积等方面描述。1.读图分析:亚洲的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阿尔泰山脉、东西伯利亚山地等。亚洲的主要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伊朗高原和德干高原。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平原、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图兰平原(4)归纳整理: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5)读图归纳:利用高原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平原上发展种植业;在丘陵上开辟梯田2.描绘与归纳:整理归纳:流向: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原因:受亚洲地势影响,中部高,四周低(3)分析归纳:认识大河—世界第三长,亚洲第一大河—长江;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4)标画归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5)读一读、画一画3.分析对比,归纳交流:亚洲共有9种气候类型;在世界所有的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2)分析对比:纬度:跨纬度广,有寒、温、热不同温度带的气候类型。(3)小组合作:①原因:位于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大。②读图分析,填写表格得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③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⑤互动交流:三种景观的气候特点分别是:降水多、气候寒冷、气候炎热⑥总结交流: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4)分析归纳: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1.读图找出亚洲的分区2.找一找,写一些: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1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东亚:中国、日本;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3.互动交流:总结得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分布不均读一读,认识只有科技发展迅速才能使国家富强 从简单了解亚洲名称由来中自然过渡到深入解读亚洲的地理特征中去以图为载体,引导学生逐步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归纳出示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的探究和归纳更规范引导学生先标画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学会归纳亚洲的海陆位置,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正确的思维利用图释展示亚洲的海陆关系,清晰,明了通过计算引导学生理解亚洲面积之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地图中查找相应的地理事物,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中两图对比,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地形特征以表格的形式清晰的展示亚洲的河流特征利用形象的直观图展示亚洲地势对河流的影响通过不断的追问,引导学生了解河流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注意细节内容的查找和标画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自主读图归纳整理现象与分析成因同步进行,通过资料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探根寻源的意识表格形式展示两种季风的性质,引导学生利用对比的形式进行学习探讨出示民居、服饰、植物引导学生知道气候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问题导向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注重读图,学生自主完成注重读写结合,加强落实图示和数据对比引导学生知道亚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通过读图分析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我们掌握了如何分析区域的位置,知道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通过读图标画亚洲的主要地形(高原、山地、平原),我们归纳了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3.通过分析亚洲河流的分布及流向,我们发现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主要是受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的影响。4.通过合作分析亚洲的气候类型及特征,我们发现亚洲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的特点。5.通过亚洲的人口及经济,知道了亚洲发展的不平衡。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7张PPT)
第一节《亚洲概述》
粤教版 七年级下
新知导入
说一说
你知道下列世界之最的名字吗?
世界最高的高原——
世界最高山峰——
世界最大的湖泊——
世界最大的半岛——
人口最多的大洲——
世界哪个区域出产石油最多—
青藏高原
珠穆朗玛峰
新知导入
最大湖泊——里海
最大半岛——
阿拉伯半岛
人口最多大洲——亚洲
新知讲解
活动一:初探面积最大的大洲
1
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意为“日出之地”;把居住地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意为“日落之地”。后人就把“亚细亚”和“欧罗巴”分别作为亚洲和欧洲的名称。
新知讲解
思考交流
你会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吗?
半球位置
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
新知讲解
纬度位置
方法指导:找出穿过亚洲的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30°N 60°N),描述亚洲所处的温度带。
读图分析
纬度范围大致在:
11°S------81°N,
地跨寒、温、热三带;
跨高、中、低纬度
经度范围大致在:
26°E------170°W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新知讲解
海陆位置
方法指导:找出亚洲相邻的大洲,所在的大陆;濒临的海洋。
读图分析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西与欧洲为邻,西南与非洲毗邻,东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新知讲解
亚洲与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乌乌里大黑土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新知讲解
图示法记忆大洲的位置
图示归纳
新知讲解
你知道亚洲的面积有多大?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占世界陆地面积的比例有多少呢?
计算:亚洲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大洋洲陆地面积的 倍,
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
5
30%
对比分析
新知讲解
三、面积最大
一、跨纬度最广
二、东西距离最长
想一想
你能从那些方面说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呢
归纳总结
新知讲解
活动二:分析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2
你知道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吗?
读图分析:
(1)读图说出亚洲主要的山脉名称及走向,并说出有哪些主要高原。
(2)在图中找出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海拔高度,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3)在图中找出亚洲最大的平原和亚洲沿海的主要平原。
新知讲解
亚洲的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阿尔泰山脉、东西伯利亚山地等。
请指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亚洲的主要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伊朗高原和德干高原。
展示交流
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平原、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图兰平原
新知讲解
珠穆朗玛峰和死海的相对高度:
8848.86-(-415)= (米)
9263.86
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对比计算
新知讲解
亚洲的地形以什么类型为主?整个地势变化有什么规律?
思考交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起伏最大,高低最悬殊的大洲。)
伊朗高原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合作探究
思考交流
利用高原草场发展畜牧业
在丘陵上开辟梯田
在平原上发展种植业
分析亚洲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新知讲解
亚洲的河流有哪些?它们分别注入哪些大洋?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黄河
长江
印度河 恒河 湄公河
锡尔河 阿姆河
读图分析
注入的海洋 河流名称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长江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黄河
湄公河
恒河
印度河
以外流河为主
合作探究
亚洲的河流流向有什么特点?与亚洲的地势有没有关系?
观察发现
流向: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发源地: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
原因:受亚洲地势影响,中部高,四周低
方法指导:地势影响河流流向
合作探究
哪些河流水力资源丰富?哪些河流冬季结冰?为什么?
思考交流
水力资源丰富 冬季结冰
河流
探究原因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黄河
长江
黄河
湄公河
流经地势落差较大的地区,水量丰富
流经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有结冰期
新知讲解
世界第三长,亚洲第一大河—长江
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
请欣赏
新知讲解
塔里木河:消失在沙漠中
锡尔河
阿姆河
流入内陆湖泊
——咸海
主要的内流河
请欣赏
新知讲解
贝加尔湖:
里海
死海
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世界陆地最低点
读图标画
合作探究
亚洲的气候类型
分析亚洲的气候
亚洲共有9种气候类型
在世界所有的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读图分析
找一找,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缺少哪些气候类型?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合作探究
亚洲的气候类型
试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方面,说说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纬度:跨纬度广,有寒、温、热不同温度带的气候类型。
海陆:东西距离长,气候的大陆性、海洋性差异明显。
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加剧了气候的复杂程度。
分析归纳
合作探究
亚洲的气候类型
自北向南,找出亚洲主要有哪集中季风气候?
请思考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请分析各种季风气候的特征?
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
分析归纳
原因:位于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大。
合作探究
对比分析
夏季风 冬季风
亚洲东、南部冬季风
亚洲东、南部夏季风
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风 向
偏南风(东南、西南风)
偏北风(东北、西北风)
风的特点
气候特点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低温少雨
高温多雨
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合作探究
读图分析亚洲三种季风气候的特征?
分析归纳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合作探究
气候类型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夏季特征 冬季特征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和气温的关系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欧大陆南部
亚欧大陆东部
亚欧大陆东部
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
炎热干燥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雨热同期
(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
归纳整理
合作探究
对比分析
仔细观察下面几张照片,根据民族服饰、建筑特色、植物特点,分析当地的气候有哪些特点。你还能找出更多在不同气候下人们生活的图片吗?
中国江南民居
 中国东北的赫哲族人
 马来西亚海滨
降水多
气候寒冷
气候炎热
合作探究
对比分析
季风气候的利和弊?
雨热同期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合作探究
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多,很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少,很容易发生旱灾。
不利的影响
合作探究
亚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原因?
读图分析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温差大;年降水量—少、季节变化大
亚洲气候大陆性强,表现在与同纬度地区比:
原因:亚洲面积广大
新知讲解
3
活动三:探讨人口众多的大洲
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新知讲解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2009年)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近4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60.5%
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1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请找出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哪些?
读图分析
东亚          ;
南亚          ;
东南亚          。
合作探究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2009年)
中国
日本
印度
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读图写出下列分区中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读图分析
合作探究
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较高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
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较低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
国内生产总值较高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较低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
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日本
印度尼西亚
中国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分布不均
读图分析
新知讲解
拓展提升
日本—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新知讲解
拓展提升
沙特阿拉伯的油田
科威特的石油生产
伊拉克的石油加工
巨大的输油管线
“黑色金子”造就海湾富国
课堂练习
1.下列选择项中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错误的是( )
A. 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 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都穿过亚洲
C. 亚洲东北面与欧洲相邻
D. 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2. 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B. 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 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 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面积居世界之首
C
B
做一做
课堂练习
下图为小明学习某大洲时所画的思维导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①处应填( )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北美洲
4.从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分析,②处应填( )
A.自西向东流 B.自四周流向中部
C.自东向西流 D.自中部流向四周
C
D
课堂练习
读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沿80°E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亚洲大陆沿80°E经线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高、南北低
C.中部高、东西低
D.南部高、北部低
6.受地势影响,亚洲中部形成了世界
上面积最大(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季风气候区
C.高原山地气候区
D.寒带气候区
B
A
课堂练习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亚洲示意图,简单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
(2)图中①②两地相比,________地年降水量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③处的短线上添绘箭头,以表示印度旱季的盛行风向。
(4)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喜欢穿长袍,且服饰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是因为 。 A、B两幅图中的图________ 反映了这一特点。
(5)A、B两幅图中的图________反映了恒河三角洲孟加拉人的生活习性,以捕鱼为生,以________为主要交通工具。

①地距海近
气候炎热干燥,日照强烈
A
B

亚洲占据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1.通过读图分析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我们掌握了如何分析区域的位置,知道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通过读图标画亚洲的主要地形(高原、山地、平原),我们归纳了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3.通过分析亚洲河流的分布及流向,我们发现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主要是受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的影响。
4.通过合作分析亚洲的气候类型及特征,我们发现亚洲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的特点。
5.通过亚洲的人口及经济,知道了亚洲发展的不平衡。
板书设计
亚 洲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1.地理位置:
2.地形:
3.气候:
4.河湖:
5.其他:
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
地形类型和分布、地势起伏、特色地形
气候成因、主要气候类型、与农业生产关系
人口数量和增长状况、居民构成、
主要人种和国家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
区域内主要的大河大湖及分布
如自然资源等
作业布置
绘制亚洲思维导图
1.知识点要全面
2.有适当的图释
3.体现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