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大洲和大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大洲和大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11:0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读:在大洲和大洋这节课中需要教会学生分析数据,通过比较、抽象等方法掌握海陆分布、大洲大洋的地理概况,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交流的方法,使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学习成果,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发现学习,从本节课开始要逐步树立同学们的全球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教师分析海陆分布面积的饼图,知道海陆分布的比例。
通过对海陆分布图的分析,能够准确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运用地图判别大陆,半岛,岛屿,海峡与大洲.
熟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大致轮廓
2、过程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分析地图,归纳出特殊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并上台交流分享。
参与世界地图的阅读,并积极寻找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大洲大洋的学习,逐步树立全球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具备全球眼光
三、教学重点
1、知道海陆分布比例,能够看图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熟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大致轮廓
3、运用地图找出大洲的分界线
4、上台分享特殊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
四、教学难点
1、运用地球判别大陆,半岛、岛屿与大洲
2、运用地图找出大洲分界线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读法、谈话法
2、小组合作、探究法
3、地图法
六、教学时间
1、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加加林和地球的图片。“太空第一人加加林在太空遨游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人类给地球取错名字了,不应该叫它地球,应叫它水球。”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同学们可以看一看这张从太空拍摄的图片。
学生:“从太空上看地球是蓝色的,像一颗水球”
教师活动:嗯,是的,总结一下,引入新课,“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课堂”
设计意图:运用加加林的话来引发学生兴趣
(2)新课进授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比例扇形图
教师:“我们看世界海陆分布图,大致感觉一下海陆面积的大小关系
学生活动:与教师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大致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教师:“下面我们看一个比较精确的海陆面积比例扇形图.
学生: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
教师: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是陆地
教师活动:展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描述海洋分布情况
学生活动:描述海陆分布情况
教师:“我们看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海陆分布是 ?陆地主要集中 ?海洋主要集中与 ?
学生:“不均匀的”“北半球”“南半球”
教师:嗯,同学们回答的很不错,下面我们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情况。
学生: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集中在西半球
教师:嗯,同学们归纳的很不错
教师活动:为同学们讲授人类认知地球面貌的历程
学生活动:结合书本阅读材料听讲
教师讲解略(主要参考和扩展书本内容)
教师活动:讲解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峡等基础概念
学生活动:认真听进,并进行相关训练
教师讲解大陆,大洲,半岛,岛屿等概念(略)
教师提出一定的问题提问学生:
NO.1:“大陆就是大洲是吗?”
NO.2:“找出中国最大和第二大岛屿,并找出与大陆间隔的海峡?
NO.3:“找出一个半岛,简单说说寻找关注的特征?
教师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合作完成大洲分界线和特殊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
教师:我们现在4人一小组,运用世界地图,寻找出大洲之间的分界线,特殊经纬线通过的大洲大洋,我们请5个小组上台分享.
学生活动:完成读图活动,上台多流分享
教师在分享过程需要恰当提示
(3)结课与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总结课程重点内容并布置作业从不同角度
教师: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陆与大洋分布面积比例,能够简单描述大陆大洋的分布情况。能够判别大陆、大洲、海峡等,也能够分享交流大洲大洋的分界线和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和大洋。
作业:绘制各大洲大致的轮廓图,并画出穿过的重要经纬线
八、板书设计
大洲与大洋
一、海陆分布
(1)七分逼洋,三分陆地
(2)通过分布不均匀
二、七大洲四大洋
(1)大洲、大洋、大陆、半岛
(2)大洲大洋分界线
(3)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授完后通过学生反馈情况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