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时(课题)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课型 新课 第 课时
知识 点及 核心 素养 要求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分析我国地形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地质灾害。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影响; 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使用 教材 构想 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地理图,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地形特点及其影响。
第 页(总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备注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一、西高东低的地势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势概念。 2.运用图文资料,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3.分析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对我国的地势特征作出简要评价。 【合作学习一】 从图2.1中读出我国的地势特征。 【合作学习二】 从图2.2中进一步理解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19页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地势的概念。
2.观察右图,判断地势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变化。 【读图提示】 (1)读出图名。 (2)观察图中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和流向,判断地势从高到低的方向。 (3)根据图名,在图中找出地势的三级阶梯。 (4)根据图边框的信息,读出每个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平均海拔。 (5)找出三级阶梯之间的分界线并依次说出所经山脉的名称。 (6)综合分析图上地理信息,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备注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读图提示】 (1)读出图名。 (2)读出东、西方向,根据高度表直观判断自西向东地势高低的变化。 (3)找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地形区名称。 (4)读高度表,结合图2.1,计算出每级阶梯之间的高差。 (5)综合分析图上地理信息,进一步理解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概括总结】 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活动】 读教材第20页“信息传递”,完成下列要求。 理解大陆架的概念,知道我国大陆架的位置和范围,了解我国大陆架的基本状况。
2.关注中国的近海大陆架,尝试提出几个关于大陆架的地理问题。 例如:什么是大陆架?我国大陆架的范围有多大?大陆架有哪些自然资源?我们怎样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大陆架?等等。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备注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合作学习三】 各小组讨论,对我国地势特征作出简要评价。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河流的流向有什么影响?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在阶梯交界地带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气候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的大多数江河从西向东流入海洋,便于内地与沿海的联系。 在地势三级阶梯的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增大,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我们可以在此建水电站来发电。 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地,给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 备注
项目 检 测 内 容
当 堂 达 标 检 测 一、选择题 1.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 2.下列山脉属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天山 C.长白山 D.大兴安岭 3.小明画了四张我国地势简图,正确的一张是( ) 根据所学内容,填写表格。 问答题。 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东西交通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方向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 但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备注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二、多种多样的地形 【学习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2.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类型,说出其分布特点。 3.分析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我国的地形特征作出简要评价。 【合作学习一】 从图2.3中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概括总结】 我国的地形特征(一):地形多种多样。 【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21页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回忆已学知识,说出地球陆地表面主要的地形类型,以及每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2.知道我国有哪些地形类型。 【读图提示】 (1)读出图名。 (2)再读图例和注记,分层次找规律。 (3)观察我国有哪些地形类型,并举例说明。 (4)综合分析图上地理信息,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备注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自主学习二】 读教材第21页第二自然段和第22页“信息传递”,完成下列要求。
1. 知道山脉的概念。
2. 知道山脉走向的概念。
3. 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区中的作用。
4. 了解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读图提示】 (1)读出图名。 (2)在图中按照山脉的不同 走向分别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 ①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 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祁连山。 ④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 ⑤大致呈东西走向的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合作学习二】 从图2.3中了解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自主学习三】 读教材第22页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我国的四大高原。
2.知道四大高原面积所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备注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合作学习三】 从图2.3中了解我国四大高原的分布。 【读图提示】 (1)读出图名。 (2)找到我国四大高原的地理位置,说出它们的名称。 (3)读图例和注记,分层次找规律。 ①读出我国四大高原的平均海拔。 ②找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说出我国四大高原所在的地势阶梯。 【合作学习四】 从图2.3中了解我国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 【自主学习四】 读教材第23页第一自然段,知道我国的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备注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读图提示】 (1)读出图名。 (2)找到我国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地理位置,说出它们的名称。 (3)读图例和注记,分层次找规律。 ①依次读出我国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平均海拔。 ②找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依次说出我国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所在的地势阶梯。 【活动一】 读图2.3,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完成下表。 【概括总结】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和多种经济,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活动二】 讨论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的地形特征作出简要评价。 平原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 高原可发展畜牧业 山地可发展林业、畜牧业、采矿业、旅游业…… 丘陵可开辟梯田,也可发展畜牧业、林业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 备注
项目 检 测 内 容
当 堂 达 标 检 测 一、选择题 1.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 ) 2.我国三大平原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3.我国纬度最低、发展农业条件最好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二、读图题 读“中国地形分布图”, 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______高原 B.______ 盆地 C.______盆地 D.______平原
(2)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 山脉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⑥ ____________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备注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三、山区面积大 【学习目标】 1.理解山区的概念。 2.知道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3.分析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4.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形成原因。 【合作学习】 从图2.4中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读图提示】 (1)读出图名。 (2)把我国主要地形面积所占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列。 (3)找到比例最大和最小的地形类型。 (4)计算山地、丘陵、高原所占全国陆地面积的百分比之和。 (5)综合分析图上地理信息,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概括总结】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二): 山区面积广大。 【自主学习一】 读教材第24页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理解山区的概念。
2.了解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备注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自主学习二】 读教材第24页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内容。
1.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2.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不利条件。 3.知道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山区动植物资源丰富。 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采矿业。 山区地形复杂,可以发展多种经营。 山区地形复杂,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和管理带来了困难。 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山区多,平原少,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地质条件复杂,给修建水库等工程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 【活动】 从图2.5中说出人们对山区是如何开发利用的。 2.讨论山区面积广大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还有哪些有利影响。 3.讨论山区面积广大还可能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备注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自主学习三】 读教材第25页“信息传递”,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山区有哪些常见的地质灾害。
2.了解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的成因。
3.了解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 备注
项目 检 测 内 容
当 堂 达 标 检 测 一、填空题 山区中常见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量砍伐林木,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建设水电站 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C.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 D.坡度大,不适宜发展林业 三、读图题 读“中国主要地形区占全国陆地面积的百分比图”,完成下列要求。 1.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D.二分之一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做法正确的是( ) A.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第 页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教 学 设 计 尾 页 备注
板 书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第 页(总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