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2海陆的变迁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2海陆的变迁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11: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海陆的变迁”为例
(
) (
) (
)
课 题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 程 标 准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教 材 分 析 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教材内容包括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板块的运动三部分。是在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认识地球海陆地貌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具有“承上”的作用。在后续区域地理的学习时,又需要运用板块理论来解释一些地理事象,所以本节内容又有“启下”的作用。 内容在选择和编排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在教学内容中贯穿科学史教育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二是强调了以求证和探索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是漫长的海陆演化,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课标要求我从生活中有趣的地理现象出发,所以我注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 教学中的应用,让所学内容更形象有趣。
学 情 分 析 初一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心,对沧海桑田的变化非常好奇,对于海陆变迁的学习非常期待,利用这些特征在课前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及课外阅读对海陆变迁的相关内容作初步的认识。课堂教学需加强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让所学内容更直观真实,形象与生活化。
区域认知:
地 ( 教 理 通过实验、Google Earth、百科等直观演示活动说明海陆的变迁,强化区域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
学 核 结合有关的资料,实验等教学活动学会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总结大陆漂移的基本观点,培养综合思维。
目 心 地理实践力: 通过实验、Google Earth、直观的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灵活运用各种地理事物、现象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决地理
标 素 ) 养 问题,培养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理解世界是变化的,懂得在探索环境,改造环境中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规律。
(
~
1
~
) (
)
重 点 难 点 内容 突破方法
重点:海陆变迁的原因。 Google Earth 演示、希沃软件游戏互动、网络视频
难点:尊重自然,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引导合作探究、模拟实验
教 学方 法 教法:读图分析、多媒体演示、模拟实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游戏互动、实验法、合作探究
教 具 石头,水槽,纸质图片,畅言智慧课堂,希沃多媒体课件等
教 学 过 程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着让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形象,互动性强等优势,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情感体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技术应用及分析
课前准备 打开希沃课件,自动播放背景音乐 听音乐放松心情 营造氛围 利用希沃的多媒体功能插入背景音乐,并用希沃制作封面背景 图片。
导入新课 1、播放《小熊地理课堂》视频,小企鹅的困惑,创设情境。 2、利用智慧课堂软件将“学习目标”发送至学生端平板。 1、观看视频,思考企鹅的困惑:南极地区到底是一直都很寒冷还是后来变冷的? 2、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利用希沃插入视频, 用相关作图抠图软件制作电视显示屏,让播放效果更真实。并利用智慧课堂的互动功能发布学习目标让 学生清晰学习目标。
活动一 : 感知海陆变迁 感知海陆变迁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培养思考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课前查找海陆变迁实例和证据,课上进行交流展示的形式,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自主性,实现自主发展。 Google Earth 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将全球各 个角落的图像透过电脑屏幕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清晰的图像仔细观察变化。可以现场带学生“回到过去”。观察到城郊扩建、冰盖消融以及海岸侵蚀等变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感受海陆的变化。 利用网络百科求证, 让书本知识形象化, 让学生明白实事求是的道理,同时学会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1、地理小实验:模拟演示海陆的变化。(石头表示陆地,水 1、学生实际操作并观察思
表是海洋。) 考实验演示的现象是什
么 ? 总结: 陆地 海洋
2、Google Earth 演示迪拜的棕榈岛形成及澳门面积的扩大,
展现海陆变迁。
2、同桌交流课前找到的海
陆变迁的实例。
新 课 3、通过 Google Earth 形象
感知海陆变迁。
学 习
3、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了解分析海陆变迁的其它实例;当堂借 4、结合课本实例认真思考
助网络百度百科验证,并总结海陆变迁的原因。 总结海陆变迁原因。
⑴地壳运动
⑵海平面升降
⑶人类活动
4、展示课前利用希沃白板 5 的互动功能制作关于海陆变迁现 象原因的快速配对互动游戏。
5、上黑板完成互动游戏。 课堂互动提高学 通过希沃的互动功能
生参与课堂的积 让课堂更生动,让学
极性。 生参与课堂,提高了
学习效率,体会游戏
化学习。
1、利用畅言智慧课堂软件发送“导学材料”,图片至学生端平板,探究大陆漂移说,完成下列问题:(课件展示) 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是谁? 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有哪些? 2、小实验:轮廓拼合是否就能证明本来连在一起(撕纸拼合实验)? 红色部分海岸 线形状相似 1、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探究问题,并将探究结果以拍照的形式反馈到教师端平板。 2、上讲台按要求操作实验。 3、解决课前导入问题:帮助小企鹅找出南极大陆漂移的证据。 4、思考从魏格纳发现到证实大陆漂移说的过程对你 有何启发? 将大陆漂移的观点与探索的过程结合起来,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找寻证据中接受科学史观教育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利用畅言智慧课堂、课件等展示视频,图片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同时利用智慧课堂的互动功能发布探究问题,并以主观题的形式推送到学生端,学生利用拍照的形式将探究结果上传给老师,老师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反馈信息。
活动
新 课 二:
证实
海陆
变迁
学 习
学以 致用 展示相关练习 思考解答 迁移运用知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结 本节课在多种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了解了海陆变迁的原因,并结合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三大理论依据证实了海陆变迁,感受陆地的美妙变化,从理论到实践深入体会了海陆的变迁。
课 堂 总 结 观看视频,感知大陆漂移。 直观认知,引发学生对地球未来发展的思考,探究。
作 业布 置 活动探究:七大洲、四大洋未来会漂移成什么样?结合此问题预习下一课时。 走出课堂多思考多探究培养地理实践力。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板 书 动态板书,图文结合,
形象易懂,突出重点。
设 计
板书成型(体现变 “迁”)
反 思改 进 注重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同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始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整个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及动手能力不足的现实情况,设计情境,开展互动,让学生动手参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实际教学效果,脚踏实地关注学生个人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但是由于学生参与度高,所以课堂时间比较紧,互动环节还要进一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