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第十一章 单元把关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如图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A)和电流表A2(0~0.6A),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
B.A1的指针还没有满偏,A2的指针已经满偏
C.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2A
D.A1的读数为1A时,干路中的电流为1.8A
2.将分压电阻串联在表头上,改装成电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接上分压电阻后,增大了表头的满偏电压
B.接上分压电阻后,电压按一定比例分别降在表头和分压电阻上,表头的满偏电压不变
C.如果分压电阻是表头内阻的n倍,则电压表量程扩大为表头满偏电压的n倍
D.通电时,表头和分压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
3.如图所示,把四个相同的灯泡接成甲、乙两种电路后,灯泡都正常发光,且两个电路的总功率相等.则这两个电路中的U甲、U乙、R甲、R乙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U甲>2U乙 B.U甲=2U乙
C.R甲=4R乙 D.R甲=2R乙
4.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 )
A.通过L1的电流为通过L2的电流1.25倍
B.L1的电阻为7.5Ω
C.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D.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75W
二、单选题
5.一小灯泡的图像如图所示,点是图线上的一点,其坐标已在图中标出,是图线过点的切线。点对应的灯丝电阻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两电阻串联接在电源两端,现用一个内阻为的电压表接在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
A. B. C. D.
7.有2Ω、3Ω、6Ω的三个电阻,它们并联时的总电阻是( )
A.2Ω B.1.5 Ω C.1.37Ω D.1Ω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适用于任何情况的场强的计算
B.点电荷的带电量一定是1.60×10-19C
C.电容器带电量越多,电容越大
D.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变化
9.如图所示,A、B两灯分别标有“110V、100W”和“110V、40W”,按不同方法接入220V电路,能使两灯正常发光,且电路中消耗功率最小的是( )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一根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2倍,则电阻丝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
B.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在匀强电场中,可知匀强电场强度E与电场中A、B两点间沿电场线的距离d成反比
D.放入电场中某位置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则该位置的电场强度一定不为零
11.氢弹造价高,寿命短,难保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中的氚核会发生β衰变生成氦核,其半衰期为12.5年。若一枚氢弹中有1kg氚核,假设氚核衰变产生的电子全部定向运动,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C,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1023mol-1,1年约为3.2×107s。则一个半衰期内形成的平均电流约为( )
A.4×10-4A B.4×10-2A C.8A D.8×10-2A
12.下列与电阻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只跟导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与其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无关
C.电阻率越大的材料,则电阻越大
D.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导体形状、温度都无关
13.关于电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传播速度大小等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
B.在金属导体内当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时,它们的热运动就消失了
C.金属导体中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就越多
D.电流的单位是由电荷量和时间的单位导出的,这样的单位叫作导出单位
14.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不变
B.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C.对应P点,小灯泡电阻为,功率为P=U1I2
D.对应P点,小灯泡电阻为R=U1/I2 功率为P=U1I2
三、实验题
15.(1)图甲为 20 分度游标卡尺的部分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 mm;图乙为螺旋测微器的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 mm.
(2)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其打点周期 T=0.02s)来测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试回答
①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是____ (只需填选项字母).
A.直尺 B.纸带 C.重锤 D.低压交流电源
②实验中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点 1、 2、 3、......、9,如图所示,由此测得加速度的大小为__ m/s2.
16.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小强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了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的阻值(约为),随后将其固定在带有刻度尺的木板上,准备进一步精确测量其电阻。现有电源(电动势为,内阻不计)、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器材:
A.电流表(量程,内阻约)
B.电流表(量程,内阻约)
C.电压表(量程,内阻约)
D.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
E.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
(1)为减小误差,且便于操作,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2)如图所示,是测量该电阻丝电阻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还有两根导线没有连接,请补充完成_________。
(3)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当调到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实验中电压表读数的最小值________(选填“大于零”或“等于零”)。
(4)若不计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测量值偏大,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流表分压
B.测量值偏小,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分流
C.若已知电压表的内阻,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真实值
D.若已知电流表的内阻,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真实值
四、解答题
17.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每一个的电阻为12Ω.请用串并联的方法连成一个电路,使其总值小于12Ω,画出电路图,并求出电路总阻值.(4个电阻都要用,到少要求出2个不同的阻值)
18.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已知定值电阻。
(1)若流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为,则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为多少?
(2)若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为,则流过三个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分别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电阻R1=2.5Ω,R2=3Ω,当电阻箱Rx调到3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 A.(理想电表)求:
(1)外电路的总电阻;
(2)路端电压;
(3)电源的内电阻;
五、填空题
20.把一个满偏电流、线圈电阻的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量程的电压表,需串联的分压电阻阻值为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C
【详解】
AB.电流表是由电流计并联一个电阻改装而成,两电流表并联,两电流表两端电压相等,流过两表头的电流相等,所以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故A正确,B错误;
CD.两电流表量程之比为5:1,两电流表的内阻之比为1:5,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之比为5:1.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2A,干路中的电流为1.2A,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2.BD
【详解】
A.表头的满偏电压等于原电流计内阻与满偏电流的乘积,串联分压电阻后,表头满偏电压不变,故A错误;
B.接上分压电阻后,电压按一定比例分别加在表头和分压电阻上,表头的满偏电压不变,故B正确;
C.若分压电阻是表头内阻的n倍,根据串联电路规律可知电压表量程扩大为(n+1)倍,故C错误;
D.表头与分压电阻串联,通电时,表头和分压电阻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BD。
3.BC
【详解】
AB.甲乙两电路的总功率相等, 得:,A错B对;
CD.两电路的功率相等则:,即,C对D错.
4.AC
【详解】
A.L1两端间的电压为3V,L2、L3两端间的电压为1.5V,由乙图可看出通过L1的电流为0.25A,通过L2的电流为0.20A,所以通过L1的电流为通过L2的电流1.25倍,故A正确;
B.L1的电阻
,
故B错误;
C.L1消耗的电功率
,
故C正确;
D.L2消耗的功率
,
故D错误;
5.A
【详解】
由图可知,点对应的灯丝电阻为
故选A。
6.A
【详解】
并联部分电路电阻为
电压表的示数为
故选A。
7.D
【详解】
根据并联电阻总阻值公式:,带入数据可得:,故D正确,ABC错误.
8.D
【详解】
A.公式适用于匀强电场的场强的计算,A错误;
B.元电荷的带电量是1.60×10-19C,点电荷是一个理想物理模型,B错误;
C.电容是电容器本身具有的属性,和带电量大小无关,C错误;
D.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变化,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由于AB两个灯泡的电阻大小不同,所以直接把AB串连接入电路的话,AB的电压不会平分,AB不会同时正常发光,故A错误;由于额定电压都是110V,额定功率PA=100W、PB=40W,由此可知,把灯泡A与电阻并联的话,会使并联的部分的电阻更小,所以AB的电压不会平分,AB不会同时正常发光,故C错误;由于额定电压都是110V,额定功率PA=100W、,由此可知,把灯泡B与电阻并联的话,可以使并联部分的电阻减小,可能使A与并联部分的电阻相同,所以AB能同时正常发光,并且电路消耗的功率与A灯泡的功率相同,所以总功率的大小为200W,把AB并联之后与电阻串连接入电路的话,当电阻的阻值与AB并联的总的电阻相等时,AB就可以正常发光,此时电阻消耗的功率为AB灯泡功率的和,所以电路消耗的总的功率的大小为280W,BD的分析可知,正常发光并且消耗的功率最小的为B,故B正确.
10.D
【详解】
A.将一根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2倍时,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则由电阻定律公式可得,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故A错误;
B.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可能是磁场与导线平行,故不能说明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故B错误;
C.场强的大小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U、d无关,故C错误;
D.由电场的基本性质可知,对放入电场中某位置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则该位置一定不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和宏观的桥梁。1kg氚核所含分子数
其中m=1kg,M为氚核摩尔质量。半衰期T内,有个分子发生衰变,即释放个电子,又
其中
t=T
得
A
故选B。
12.B
【详解】
解:A、B、电阻大小和材料、温度、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在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电阻率越大,电阻越大,故C错误;
D、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导体形状都无关,但与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主要考查运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电阻大小的方法,在比较某一因素与电阻大小关系是一定要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
13.C
【详解】
A.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流的传播速度与导线中电场的速度相同,接近光速,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用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求解,而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远小于光速,故A错误;
B.不管导体中有无电流时,金属导体内自由电子仍在无规律的热运动,故B错误;
C.金属导体的电流越大,根据知,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越多,故C正确;
D.电流的单位为安培,是基本单位,并不是导出单位,故D错误;
故选C。
14.D
【详解】
AB、据电阻的定义可知,电阻等于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图线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电阻逐渐增大,故AB错误;
CD、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功率,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
根据电阻的定义可知,电阻等于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斜率逐渐减小,电阻逐渐增大.对应P点,灯泡的电阻等于过P点的切线斜率的倒数.
15.8.15 2.970 D 9.4
【详解】
试题分析:(1)20 分度游标卡尺的精度为 0.05mm,则甲图的读数为 8mm+0.05×3mm=8.15mm;乙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2.5mm+0.01×47.0mm=2.970mm.
(2)①因为要用电火花计时器,所以要用到纸带、还要用 220V 交流电源,不需要用低压交流电源,选项 B 说法正确,选项 D 说法错误;因为要测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所以要用到重锤,选项 C 说法正确;因为对纸带上数据处理时要用到直尺,所以选项 A 说法正确.综上本题选 D.
②根据公式 x=(m-n)aT2;可得 0.0392m-0.0204m=5aT2,解得 a=9.4m/s2.
考点: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了 20 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测重力加速度实验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6.B D 左 大于零 BC
【详解】
(1)[1][2].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为
故电流表选择B;一般情况下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小于待测电阻用分压接法,本题采用的限流接法,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待测电阻的阻值的2~5倍比较好,故滑动变阻器选择D;
(2)[3].按以上思路,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而电流表采用外接法,补充完整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3)[4][5].限流接法的滑动变阻器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当调到最左边;此时若闭合开关,电路中电流最小,电压表读数最小,其最小值大于零。
(4)[6].AB、此外接法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电压表的分流,待测电阻的电流真实值小于测量值,故测量电阻的值小于真实值,故A错误,B正确;
CD、若已知电压表的内阻,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真实值,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7.,,
【详解】
第一中情况:如图所示,将4个电阻并联:
则总电阻为:;
第二种情况:如图所示,将三个电阻串联然后与第四个电阻并联:
则总电阻为:;
18.(1)6.5 A;(2)1.4 A;0.9 A;0.7 A
【详解】
(1)由欧姆定律得两端的电压为
并联,三者两端电压相等,
中的电流为
中的电流为
则流过电流表的电流
(2)因并联,则有
解得
19.(1)4Ω(2)8V(3)1Ω
【详解】
(1)Rx与R2 并联电阻
所以外电路总电阻R=R1+R2x=2.5+1.5=4Ω
(2)根据欧姆定律得:U=IR=2×4=8V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
解得:r==1Ω
20.9000
【详解】
串联的分压电阻阻值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