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聚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推荐】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聚落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11:3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世界的聚落
【教学目标】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以及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4、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以及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福建对口宁夏帮扶政策》,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了解城市和乡村的主要差别。
讲授新课
通过讲解闽宁镇的建设引导学生走进聚落,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聚落的概念、聚落的主要形式。
聚落的形态
1、 聚落的概念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
聚落的主要形式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学生活动:小小辩论会
将学生分为两组城市组和乡村组,说出生活在城市、乡村的优缺点。
城市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居住状况相对拥挤。
城市居民一般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污染加剧、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乡村
乡村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又称农村。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
乡村居民一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如农业、林业、渔业、种植业等。
出示表格,归纳城市、乡村的区别
5、影响聚落形成的条件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等。
出示图片冰屋、江南民居的图片,让学生思考问题:请大家看下边两幅图片,思考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
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图片,共同欣赏世界文化遗产。
提出问题:世界文化遗产的作用;保护措施;中国的文化遗产。
作用: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反映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保护措施: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的侵蚀。
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3.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4.重大工程处的文化遗产进行迁移。
中国的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福建土楼等。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