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工业(第二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工业(第二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3 11:1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4.2工业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并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
难点: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资料:
思考:我国的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新课讲授: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每个地区都想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业,那么一个地区发展工业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
2、能源工业:
问:什么是能源?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能源?
学生思考
教师: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
学生:石油、天然气、煤、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教师:我国煤炭生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一,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四,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呢?
3、煤炭: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
分布地区:山西、内蒙古、陕西。
活动:在图中找出大同、阳泉、开滦、峰峰、平顶山、霍林河、鸡西、鹤岗、六盘水、淮北和淮南煤田。
思考:开采煤炭给山西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后说出:有利影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山西的工业和经济快速发展。 不利影响: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造成环境污染
教师: 将山西省的煤炭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北京、天津等地,这种方式与运输煤炭相比,有什么优点
师生共同总结: 将山西省的煤炭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北京、天津等地,这种方式与运输煤炭相比,有什么优点
4、石油:石油是我国第二大工业能源,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仅次于煤炭。并且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石油蕴藏量较为丰富。
活动:在图中找出大庆油田、长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华北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和海上油气田。
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分布:西北、华北、东北及近海大陆架
5、水电: 水力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目前水力发电量要占到全国发电量的17%左右。中国水力发电主要集中在水能资源丰富的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
6、活动:读图4-21,找出表格中的水电站,看一看这些水电站分别位于哪一条河流上,分布在哪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7、阅读: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能、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洋能、地热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像中国这样能源供应压力较大的国家。
8、钢铁工业: 为什么说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
钢铁工业为机械工业、建筑业等提供原材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9、活动:读图说出我国有哪些大型高铁工业基地,并总结分布特点
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华北和长江流域最为集中。
10、思考:中国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
结论:我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我国的铁矿大部分是贫铁矿,所需要的富铁矿多由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
教师:中国是世界产钢量最多的国家,钢铁产量要占到全球一半左右。
11、活动:阅读下表,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一边在大量生产石油和铁矿石,一边还要大量进口石油和铁矿石?
结论:①中国生产石油和铁矿石的数量很大,但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需求的石油和铁矿石的数量更大,需要进口大量石油和铁矿石;
②中国铁矿大部分是贫铁矿,所需要的富铁矿多从国外进口;
③石油和铁矿石为非可再生资源,中国的储量有限,需要进口补充。
12、活动:说一说,首钢为什么要搬迁?
学生阅读材料总结:首钢环境污染严重、耗水量大、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占地广,给北京带来了环境质量下降、水资源紧张、土地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因而要搬迁。
13、议一议,首钢搬迁至曹妃甸新址,对于首钢的转型发展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结论:曹妃甸拥有大型深水良港,对外交通便利,发展空间大,环境压力小,生产成本较低,有利于更新技术和工艺设备,增加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等。首钢石景山厂区全面停产后,原厂区则可以转型发展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
14、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中国主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
教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基本形成了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机床、汽车、船舶、飞机、电力机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的生产大国。
15、活动:读图4-24,找出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重庆等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16、四大工业基地
17、思考: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能成为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他们有什么共同优势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①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②城市密集,工业基础好
③位于平原或三角洲地区,农业基础好,为工业提供原材料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
活动: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辽中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自然资源? 学生:拥有煤、铁、石油等重要的矿产资源。
(2)辽中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 学生:有钢铁、机械、造船、石油加工、化学、电子电器、食品等重要的工业部门。
(3)联系资源与工业的分布,议一议矿产资源对辽中南地区工业分布的影响。
结论:辽中南地区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为发展钢铁、机械、造船、石油加工、化学等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19、阅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生产汽车。长春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加速发展,尤其是轿车制造业迅速崛起。2011年中国生产汽车1800万辆,居世界第1位。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着力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目前,中国特大型汽车生产基地,有上海、长春、武汉、北京、重庆、广州等。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中国加快了新能源汽车、节能型汽车的研发步伐。
20、纺织工业
中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
活动:读图,找出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
21、结合下面两图,说一说中国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大多靠近棉花产地和对外联系便利的沿海地区。
三、课堂练习:
1.与1978年相比,2011年产量增长最慢的能源是( )
A.原煤 B.石油 C.天然气 D.电力
2.目前我国第一大能源是( )
A.原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3、上海的某棉纺织工业把工厂迁移到新疆,目的是(  )
A.追求更广阔的市场
B.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
C.新疆的纺织工业发达
D.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原材料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工业的分布,我国工业主要由四大类型: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并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助学读本、作业本总结本课知识点
七、知识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