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如:
(1)我国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地位以及分布特点。
(3)影响工业分布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并分析影响工业中心分布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厉害了我的国》工业生产视频,中国工业70年巨变,从无到有,从寡到多,从弱到强,一步步成长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摩天大楼、天眼探空、蛟龙入海,神舟飞天、北斗组网...这一个个大国重器代表这中国工业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就让我们带着这份骄傲来学习今天的内容--中国的工业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中国工业发展的情感。
二、工业及其重要性
1.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回答下列各题:
(1)什么是工业生产?
(2)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身边入手,贴近生活,学生思路易于打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我国工业的分布
(一) 活动:现在就让我们组建一支工业考察团,一起探寻我国工业分布的奥秘吧!
1.出发攻略
任务一:我国的工业中心分布有什么特征?
师:阅读P103及图4.21,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到哪里去考察,考察什么内容,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完成第一个任务吧!
学生活动:同桌互助学习,阅读P103及图4.21,结合之前所学内容,总结我国工业中心分布的特征。
教师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沿长江分布。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可由学生讨论总结,后由老师做出总结。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自己主动查找、获取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了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以及辨图、析图、归纳总结的能力。
任务2:说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名称及地位
师:既然要考察,就要到规模较大的工业基地去,接下来要找到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以及地位,这个难度提升了,我们进行四人的小组讨论。
小组竞赛:同学们来赛一赛,看谁说的快(四大工业基地名称及地位)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环节,促使学生合作学习,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记忆的兴趣。
2.工业基地考察
任务3:探究工业中心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索地一:辽中南工业基地
探索地二: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通过考察,我们得到了材料以及右侧的两幅图,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建立条件。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把你认为的关键词标出来,再对应图观察。
教师幻灯片展示《辽中南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条件:1.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交通便利;3.开发历史较早;展示《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条件:1.消费市场广阔2.交通便利3.科技力量雄厚4.水源充足等。不利:矿产资源短缺。可由学生讨论总结,后由老师做出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学生小结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四、 学以致用
1.读图,根据图中材料信息分析说明其发展建立的条件。
师:包头就是重工业城市,回到包头,我们来看看包头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教师展示图文信息,学生分组探究分析影响包头工业分布的因素:1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2铁路沿线,交通便利。3黄河提供工业用水
读图及信息(日本的工业基地分布情况),请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归纳分布特点,说明其发展建立的主要条件。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出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条件:1沿海,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和燃料的进口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
知识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小结
直击中考(检测练习)
六、话说家乡美,谈谈家乡工业
设计意图:乡土地理是学习地理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因素,灵活运用到自己家乡的高新区发展,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