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22:0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第五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达标检测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可以不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
B.实验时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应同时进行
C.实验中选用重物的体积越大,实验误差一定越小
D.实验中把秒表测得的时间代入v=gt,计算重锤的速度
2.为验证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某同学利用实验系统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分别固定了两个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可以测出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在实验中测得一物体自由下落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v1,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v2,为了证明物体经过A、B两点时的机械能相等,这位同学又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你认为其中不必要或者错误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B.测出A、B两点间的竖直距离
C.利用mv-mv算出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
D.验证v-v与2gh是否相等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除图中的器材外,以下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是(  )
A.秒表 B.刻度尺 C.长木板 D.直流电源
4.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合理的一项是
A.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必须用秒表测出重锤下落的时间
C.先取下固定在重物上的打好点的纸带,再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选取重物时,其质量适当大点,可以减小因阻力而产生的误差
5.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 某同学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这些方案中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由打点间隔数算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 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 计算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用秒表测重物下落的时间
B.选用质量小的重物可减小实验误差
C.实验时必须先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
D.实验中不得用公式v= 求下落高度h时的速度
7.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就是看是否等于(n为计时点的编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打第一个点0时,重物的速度为0
B.hn是计时点n到第一个点0的距离
C.m为重物的质量,需用天平称量
D.不可以用vn=gtn计算vn,其中tn=(n-1)T(T为打点周期)
8.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①开启电源;
②处理数据;
③松开纸带;
④安装纸带并悬挂重锤;
⑤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以上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
A.⑤④①③② B.①②④⑤③
C.⑤④③①② D.④⑤③①②
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轻绳两端系着质量均为M的物块A、B,B上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片C,在B的正下方铁架台上固定一金属圆环。开始时金属片C与圆环间的高度为h,由静止释放B,运动一段时间后金属片C被搁置在圆环上(C与轻绳间无接触),测得B通过两数字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为t,已知两数字计时器的竖直间距为d。改变h重复实验得到多组数据,为了直观反映数据关系,应绘制(  )
A.t-h图象 B.图象 C.图象 D.图象
10.如图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气垫导轨上安装了1、2两个光电门,滑块上固定一竖直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细线与导轨平行。在调整气垫导轨水平时,滑块不挂钩码和细线,接通气源后,给滑块一个初速度,使它从轨道右端向左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大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使气垫导轨水平,可采取的措施是(  )
A.调节P使轨道左端升高一些
B.调节P使轨道左端降低一些
C.遮光条的宽度应适当大一些
D.滑块的质量增大一些
11.在研究重物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该纸带上最初打出的几个点不清楚,纸带上留下的是后面的一些点算出打下B、C两点时重物的速度分别是、,测得 B、C两点间的距离为h,那么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可写为(  )
A. B.
C. D.
12.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纸带。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测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像应是(  )
A. B.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漏选得3分,共30分)
13.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水平气垫导轨和两光电门计时器A和 B验证滑块 M和钩码 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d,先后通过A、B 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滑块运动通过光电门B时,钩码未落地。 下列因素中可能增大实验误差的是(  )
A.气垫导轨未调水平 B.滑块质量M和钩码质量m不满足 m≤M
C.遮光条宽度太小 D.两光电门间距过小
14.如图所示为著名的“阿特伍德机”装置示意图。跨过轻质定滑轮的轻绳两端悬挂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当左侧物块附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时,该物块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下落h后小物块撞击挡板自动脱离,系统以匀速运动。忽略系统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测出,则可完成多个力学实验。下列关于此次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左侧物块附上小物块后,下落时轻绳的张力增加了mg
B.可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
C.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需验证等式是否成立
D.要探究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需探究是否成立
15.用DIS实验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光电门测定摆锤在某--位置的瞬时速度.实验测得D点的速度偏小,造成这个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摆锤释放的位置高于A点 B.摆锤释放的位置在AB之间
C.摆锤在A点没有静止释放 D.光电门没有放在D点
1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纸带上已按要求选出0、1、2、3、4、5、6七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x5、x6,则可以判断和计算出(  )
A.计数点0的对应速度v0一定为0
B.根据平均速度可计算出第1计数点的对应速度,同理可算出v2、v3、v4、v5
C.无法计算出v0和v6的大小
D.可作出v-t图象求出斜率即加速度
17.某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图乙中O点是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F是依次打出的点,OE间的距离为x1,DF的距离为x2,已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打下E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
B.打点计时器打E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
C.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gx1=,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gx1=,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填空题(本题共10分)
18.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步骤操作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
B.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C.取下纸带,更换新纸带(或将纸带翻个面)重新做实验
D.将重物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
E.选择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1,h2,h3,…,hn,计算出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vn
F.分别算出mvn2和mghn,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看是否相等
(2)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重物最好选择密度较小的木块
B.重物的质量可以不测量
C.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D.可以利用公式求解瞬时速度
(3)上述实验得到纸带如图所示。若相邻计数点时间为0.07s,则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5 = ________m/s。若重物质量为2kg,在打下第“0”点到打下第“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 = ___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 = ________J,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以上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10m/s2)
19.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分别为、的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物体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打点计时器在拖着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0点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问还有4个点未画出,计数点问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g取)(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5”点时的速度___________m/s。
(2)在从打“0”点至打“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___________J,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_J。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D 5.D 6.D 7.C 8.C 9.B 10.A 11.B 12.C 13.AD 14.BD 15.BD 16.BD 17.AC
18.ADBCEF B 3.43m/s 11.8J 12.0J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9.2.40 0.576 0.588 答案第2页,共1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