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翻(____)倒(____) (____)面(____)息 (____)呼(____)叫
(____)(____)不安 骄(____)似(____) (____)泪(____)眶
(____)思(____)想 (____)(____)不吭
(1)请写出两个与划横线意思相反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请写出两个与划波浪线类似的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2.根据自己的习作思路,完成提纲。
题目:____________
主题:_______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_
事情的经过: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
心情的变化:__________
3.[审题]填一填,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一件印象最深的感受》。
(1)审清内容: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自己生活中的情感体验,选择一种_________的感受,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把当时的情感_________地表现出来。
(2)审清重点:本次习作的重点是选材要真实,写清楚事情的_________,把主要场景、重要 细节写生动;注意运用_________描写,表达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注意人物的情感变化,如果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二、选择题
4.本次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是通过( )来表达真情实感的。
A.描写一件事物 B.描写一处景物 C.讲述一件事情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的,更别说“智”了。_______________
①还有,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者称为“植物人”。
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这句话说的就是草木的无情。
③在神奇的植物世界,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④然而,随着科学家植物研究的逐步深入,他们惊奇地发现植物不但有“情”,而且还有“智”呢。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围绕“老阳儿”写了两件事:(1)冬天,毕大妈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2)夏天,母亲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
B.《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老阳儿”起到了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作用。
C.《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融情于事,将情感融入事件的叙述中,借助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D.《阳光的两种用法》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和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这两件事,把情感融入其中,自然地流露了内心的情感。
7.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南梁时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B.“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意思是说作者的情感是随着情感的不同而变化的,文辞又是随着作者景物的变化而抒发的。
C.心境不同,表达的感受也不同。这个单元的一组课文,就是写实感抒真情的文章。
D.写文章时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8.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别了,语文课》中“我”开始时调皮、天真、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合格;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国语,下决心要好好自修国语。
B.《别了,语文课》中“我”对中国语文课的情感变化:由不喜欢到喜欢得不舍得放弃。)
C.《别了,语文课》中以情感变化为线索,通过具体的事例、身边的景物来表达真实的情感。
D.《别了,语文课》中用几个具体事例写出“我”对国语课的真实情感。
三、语言表达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了《匆匆》这一课受到了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次习作你打算写什么?填一填。
(1)我会审题
根据习作要求,我印象最深的一种感受是_________。
(2)我有思路
我本次习作的题目是《____________》。我会先回顾事情的________________,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__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大致分为________个自然段写作。
四、按要求答题
11.根据文章主题,在能突出情感的材料后面打“√”。
题目:那次运动会 主题:被同学间的真情感动 起因:我在运动会跑步比赛时摔倒了
材料:(1)有的同学帮我查看伤口,有的报告老师,大家非常着急。( )
(2)同学们把我送到医务室时,看我腿脚不便,让我架在他们的肩膀上。( )
(3)医务室的医生耐心、细心地为我包扎伤口。( )
(4)很多同学都围上来探望我,关心我的伤势,安慰我。( )
(5)妈妈焦急地来到学校,接我回家后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
12.下列属于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有__________,属于消极的情感体验的有__________。
A.激动 B.忐忑不安 C.欣喜若狂 D.后悔 E.盼望 F.惊慌 G.沮丧
除了以上情感,生活中,我们的情感体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在阅读中学表达。
为了跟着爸爸去钓鱼,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可这湖里的鱼儿似乎也在睡大觉,就是不咬食。湖面上看不到一丝波纹,空气仿佛也静止了一般,只有那恼人的知了没完没了地叫着。我一会儿伸个懒腰;一会儿捶捶后背;一会儿又捡起一根小棍儿,在地上胡乱地画着;最后从椅子上站起来,沿着岸边,来来回回地踱步,顺脚踢起一个小石子,踢出几步远,找到它后再踢回来,心想:还不如在家睡个懒觉呢。
13.选文中的小作者写了钓鱼时伸懒腰、____________、胡乱涂鸦、__________等几个具体的事例,把小作者__________的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14.表达真情实感并不难,我们可以像选文___________;可以像朱自清的《匆匆》___________;可以像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__________;可以像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__________或《阳光的两种用法》__________。(可重复、可多选)
A.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事例细腻描写 B.描写内心独白直接表达
C.用连续的问句和多种修辞手法直抒胸臆 D.将情感融入景物中,借景物抒发
六、书面表达
15.将下面的几句话扩写成一个文段。
前些日子,我和妈妈、几个朋友去登山,妈妈坐的观光缆车,我和朋友们爬了上去。爬到山顶后,看到妈妈担忧、关切的目光,我心里感动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选段,试着进行仿写。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习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要具体;③语言要通顺、连贯、有条理;④表达真情实感;⑤不少于400字。
题目一:分享就是和别人一起享受快乐、幸福或好处。在生活中,处处有分享。当同桌没有带课外书时,你与他一起分享,他会多么开心;当阿姨没有带雨伞时,你与她一起分享,她会多么感动……请以“分享,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
题目二: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人或事,请以“__________在我身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1.箱 柜 掩 叹 大 小 忐 忑 阳 火 热 盈 胡 乱 一 声 镇定自若 悠然自得 归心似箭 情深似海
2.示例:我的“逆袭”之路 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同学间的友好 年级运动员选拔时,我和同学李亮赌气,决定参加1000米长跑比赛。 刚开始练习跑步时,我很累,想放弃,后来我战胜了自己的惰性心理,坚持天天练习跑步,风雨无阻。 我一举夺冠,与李亮达成和解。 气愤、气馁、坚定、欣喜、感动
3.印象最深 真实自然 经过 心理
4.C
5.C
6.A
7.B
8.C
9.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不能做些什么。 学了《匆匆》这一课,我受到了教育。 积雪,被阳光融化了,如浮萍,被流水冲走了。
10.愧疚 那一刻,我很愧疚 经过 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时间 六
11.(1)√
(2)√
(4) √
12.ACE BDFG 感动 难过 归心似箭
13.捶后背 踱步踢石子 无聊
14.A ACD ABD AB A
1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