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反复诵读,感悟词中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借助语言文字,充分展开想象,感悟词中景、心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唱《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2、揭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牌词题
二、作品介绍。
1、作者介绍
2、写作背景介绍
三、初读检查。
1、(出示课件1)听范读
2、指名读,正音;齐读。
3、质疑,引导解疑。
四、小组学习。
1、用心读,边读边想画面。
2、小组内互说,有感情地朗读。
五、大组交流。
1、自由说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
①引词句。②说画面。③作补充。④练诵读。
2、范读。学生闭眼想象完整画面。
3、(出示课件2)说完整画面。
①小组内互说。②独立说或合作说完整画面。
4、配乐诵读。
①指名诵读。②简评。③齐诵,可变换方式。④练背。
六、解词
1、解词题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不是题目。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8以上91以内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本词有50字,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
2、句解
明亮的月亮升起来惊动喜鹊飞离树枝,清凉的夜风伴随着蝉的鸣叫
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很远的天空闪烁着七八个星星,山前滴落着两三点雨滴。旧时相识的茅店,围绕土地附近的树林,就在小溪上的石桥转个弯便看到了
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鸟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及闲适的心境。
七、小结。
学唱《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景 情
乡村夏夜 舒适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