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习作 有故事的叶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习作 有故事的叶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2 12:0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故事的叶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自然、合理。
2.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画面真实可感。
3.通过“人物多起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人物忙起来”训练学生的表达思维。
4.能根据对树叶的想象,写出精彩的故事,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多起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人物忙起来”训练学生的表达思维。
教学难点:
能根据对树叶的想象,写出精彩的故事,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捡一片树叶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读文聊话,踏入习作文境
(一)猜猜我是谁
1.读读下面的片段,猜猜我是谁?
预设:铅笔
课件出示:
我有梦想
我有很多梦想,是什么呢?
第一个梦想,我要跑到山坡上,萌发嫩嫩的芽儿,头顶上开出漂亮的花儿;
第二个梦想,我要跳进荷塘里,为小鱼小虾撑起阴凉的伞,伞上趴着青蛙。有的在伞上歌唱,有的在伞下玩耍;
第三个梦想,我要躲到菜园去,在青叶间长成长长的豆角,垂下嫩嫩的丝瓜;
第四个梦想,我要来到小溪边,为玩水的鸟当船篙,为过河的蚂蚁当木筏;
第五个梦想,我要跑到运动场上,当一会儿小松鼠的撑竿,当小猴子的标枪。
2.讨论交流:为什么会这样想?
预设:铅笔能画各种各样的东西。
3.师小结:原来想象要合理,想象是这么神奇,还有更神奇的呢。
【设计意图: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培养习作兴趣很是重要。课伊始,笔者出示“铅笔的梦想”文段,让学生猜是何物,学生说是铅笔,笔者追问:为什么这样猜?学生回答“芽儿、伞、豆角、丝瓜、船篙”都是长长的瘦瘦的,跟铅笔相似。笔者引导感悟“想象要合理”的道儿,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想象”有故事
1.再猜猜我是谁?
课件出示:
太阳出来了,大家都喜欢把被子、衣服盖在我身上,不管薄的厚的,我都喜欢,因为我可以躲在里面睡大觉。(学生猜)他们把被子、衣服收走,我也高兴,这样我就可以大口大口地呼吸阳光了,风儿会轻轻吹掉我身上的小水珠,蝴蝶会跳舞给我看,蜜蜂会嗡嗡嗡地唱歌给我听。(学生猜)最调皮的就是小青虫了,它总是趁我不注意挠我痒痒,或者在我的衣服上咬一个小洞洞,咬完后还眯着眼睛对我笑,它说将来它也会变成蝴蝶,也会跳舞给我看。(学生猜)忘了告诉你,我穿的是绿衣裳。(学生猜)图片: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
预设:
1 有故事
2 故事中有很多人,有人们、风儿、蝴蝶、蜜蜂、小青虫
③故事中的人忙吗?
3.师小结:原来想象可以产生故事,叶子也有故事。(板书:有故事的叶子)下面拿出你们的叶子,或者看大屏幕上的叶子,想想它们又会有什么故事呢?
【设计意图:猜的滋味兴趣盎然,猜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逻辑与表达思维。猜完过后,引导发现:想把故事写精彩要抓住两要素,人物要多还要忙,初步建构了“叶子的故事”表达思维支架。】
二、激发思维,想象描绘故事
(一)根据学生的生成,追问构思故事情节
1.师:不过,在讲故事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此时,你就是叶子。我来问几个同学,你是什么?(生:叶子,问三位同学)
2.师:有哪些人和你玩?他们在忙些什么?
课件出示有昆虫、小鸟等动物活动在叶子上活动的图片,打开学生的思维,生成“百物忙活”画面。
2.交流讨论:你是什么叶子?它们在你身边忙些什么?
3.移位错节:就是把各种树叶的动物活动的情景集结于一叶。
讨论交流:蜻蜓会飞到你的头上吗?鱼儿会在你的脚跟游玩吗?小鸟会到你眼前唱歌吗?蝴蝶呢?小青虫呢?孔雀、七星瓢虫呢?
【设计意图:有了图片的凭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波又一波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思维荡开涟漪,文思如泉涌;付诸于笔尖,话语立新颖;动作语言神态,层出道不穷。如此,“赏叶”过程中,升华了表达思维层面。】
(二)教师小结:人越多,故事越丰富,关键还要让所有人“忙”起来,故事才精彩。
三、学生习作,写下心中故事
四、展示作品,点评交流得法
主要围绕下面两点进行点评。
1.人物是否多。
2.人物是否“忙”。
【设计意图:点评学生的作品(半成品),时间的关系,让学生写精彩部分,也就是“动物朋友找我玩”的部分,写的学生会把多种动物的“忙”集于一叶,异彩纷呈;赏评的同学懂得关注“朋友够不够多、够不够忙”,会建议用“动作、语言、外貌”让画面更生动;作者的朗读与师生的品析,更是让想象富有韵味。】
五、总结
师:要想把想象的故事写精彩,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人物多起来
2.人物“忙”起来
六、布置作业
师:回去给作文加上一个开头,添上一个结尾,你的优秀作品就诞生了。
板书设计:
有故事的叶子
人物多起来
人物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