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适用WPS)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适用WPS)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2 09:3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1937年九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
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理解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一篇章
御敌,我们万众一心
1.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
意义:粉碎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为民族工业的内迁争取了时间。
正面战场的抗战 :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为民族工业的内迁争取了时间。
2. 忻口会战:1937年9月,国共配合抗战
地位:这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正面战场的抗战 :
国民党正面战场第二战区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这次会战从1937年10月13日--11月 8日,历时近一个月。会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和一二九师一部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夜袭阳明堡战斗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会战。
3. 徐州会战:1938年1—5月 李宗仁指挥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 :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时间。
4. 武汉会战:1938年6—10月
地位: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正面战场的抗战 :
在武汉会战中,不得不提的是花园口决堤事件,花园口决堤损失惨重,影响巨大。决堤形成了黄泛区这一巨大地面障碍,日军被挡在豫东之外,其占领郑州,攻陷平汉,南取武汉的战略企图化成泡沫,蒋介石用空间换取了时间,日本军队不得不改变战略进攻方向,从这层面上说,花园口决堤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此次决堤淹没豫皖苏三省40余县,造成1250万了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无数平民葬身鱼腹,这千秋功罪谁又能说得清?但中华民族为抗战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代价却是不争的事实。
5. 第三次长沙会战 : 1941年12月,最终取得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 :
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41年12月,为配合在东南亚对美、英军队的攻势,日军调集5个多师团、10万余人的兵力第三次进攻长沙。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3个军、37个师17万余人的兵力,抗击日军的进攻。至15日,日军撤至新墙河以北地区,双方恢复原态势对峙。此次战役,毙伤日军5.69万人,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这一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①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
②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冯安邦中将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王凤山少将等32名少将。
忠义之士,彪炳千秋!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领军的统治而建立的根据地。
1937年11月聂荣臻在山西五台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开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主要包括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南、皖东等,成为1938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抗日主要战场之一。
英雄母亲邓玉芬,为了支持抗日舍家纾难。
只一句“别惦记家,安心打!”
她把五个儿子送上了抗日战场,最终全部为国捐躯。
沂蒙“母亲”王换于,在抗战将士子女无人照顾的情况下,主动办起“战时托儿所”,1939年秋到1942年3年多时间里,四十多名孩子健康成长,帮助前线将士解除后顾之忧。
她是“人民子弟兵的母亲”,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戎冠秀带领全村妇女,
给八路军做军鞋、送军粮、救伤员。在她的精心救护下,很多身负重伤的战士得以重返前线。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论证了坚持持久作战赢得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1940年秋,百团大战,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作战目标,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集中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蒋介石也开始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投降阴影笼罩全国。
目的:为振奋全国人民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形势好转。
意义:打击了日军,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面对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如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中共坚持三大方针,坚决予以反击,并坚持敌后游击战争,进行根据地建设。
根据地建设
即在政权机关人员的配备上,共产党员占1/3,他们代表无产阶级;
贫农左派分子占1/3,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
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1/3,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战场 项目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共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阶级利益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
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割裂与对立起来 战场 项目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共敌后战场
第二篇章
长城,我们一起共筑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
苏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1941年6月22日,德国等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日本帝国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美国为首的同盟国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间进行的战争,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先导,以日本投降结束,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八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众志成城——
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行动:
(1)1942年,派出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开辟国外战场,救出被围英军。
(2)1942年11月,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通过《开罗宣言》。
中国地位:中国战场抗击了亚太战场上60%以上的日军,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开罗会议是指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讨论三国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会议。
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
开罗会议为中国领土完整奠定基础。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
国屈服,会有多少日军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的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大会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以及党的三大作风。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中 共 七 大
第三篇章
胜利,我们历经水火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躁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的受降仪式
中国重新确立大国地位: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五常”之一;成功收回台湾。(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再次回归祖国。10月25日被定为“台湾光复日”。)
此次受降典礼,于1945年10月25日上午九时,在台北市中山举行。依照受降书,台湾及澎湖列岛,全部交还中国。现在台湾业已光复,我们应该感谢历来为光复台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及此次抗战的将士,并感谢协助我们光复台湾的同盟国。从光复台湾的筹划到受降接收的历史昭示,台湾与祖国大陆命运相连,两岸同胞荣辱与共。今天,我们纪念台湾光复,回顾中华民族从屈辱中奋起的斗争历史,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对于推动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摘编自李永梅《光复台湾之筹划与受降接收》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墩)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顺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与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日本: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有力配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抗战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躁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4)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第四篇章
历史,我们仍在继续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
甚至不能出现任何与纳粹相关的图案、手势,否则便会被直接抓起来判罪入刑。这是真正对历史有着正视和反思的民族。
2017年,63名日本众参两院议员“8·15”集体参拜靖国神社
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右翼民众打出的标语口号
靖国神社有“鬼”无神!
吾辈莫忘!
靖国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及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三万名台湾高砂义勇军等日本兵。多年来,参拜靖国神社已成为部分日本政客拉拢选民、展示右翼思想的“个人秀”。日本政客的数次参拜破坏了日本与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1997年,《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在美国出版。她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日本政府从未为南京大屠杀作过认真的道歉;二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日本政府在教科书中从来就是掩盖、歪曲和淡化南京大屠杀。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被发现在旧金山自杀身亡,年仅36岁。
作为中国人,把“参观靖国神社”看作一件微末小事,把在靖国神社里打卡比耶,当作是“无伤大雅”,你该有多无知?
作为中国人,作为后辈子孙的我们,究竟有着什么资格,替先辈选择原谅那些侵略者?
目前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的三大因素: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分别属于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领土争端问题。)
对中日两国关系的正确看待: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和平共处,友好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我们铭记历史;我们反思战争;我们祝愿—世界和平......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2015胜利日大阅兵习主席讲话
本课小结: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当外国入侵我国要把中国人当成没有人权保障的亡国奴,我们毫无疑问要奋起反抗,甚至为此而牺牲生命。爱国主义是对的,但是这个爱国必须能够落实到具体的百姓的利益。爱国主义绝不是极终真理。两个国家的爱国主义造成两国对立,挑起仇恨,最后倒霉的是两国的百姓。爱人民(中国的和外国的),这才是极终真理。
——茅于轼《再谈人民、国家和政治家的利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