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新文化运动让历史的课堂更精彩! 教材内容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树立正确的民族传统文化观并使学生明了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在教中注重设疑、启发、引导,在学中注重材料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期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反馈,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标志和主要代表人物
☆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孔教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思维活跃,很容易引起思想共鸣学生小组合作法读图
识图法材料分析法 1 23教学过程巧妙设计,激趣导学
问题带动,逐层深入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巩固升华
环节一、巧妙设计 激趣导学1914年12月袁世凯祭天 袁世凯祭天 时穿的衣服 环节二、问题带动,逐层深入一、《新青年》的创办1.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实现独裁专制,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①兴起标志:
②代表人物:
③旗 帜:
④基本内容:
⑤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自主学习,了解概况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新青年》四提倡,四反对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陈独秀胡 适李大钊鲁迅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ScienceDemocracy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德先生) (赛先生)新文化的核心内容二、新世纪的曙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环节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总结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在今天还需要坚持和发扬吗?为什么?
环节四、课堂小结,巩固升华孙中山 袁世凯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四个一:
一份《新青年》
一场新文化
一批新青年
一个新时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