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九年级历史“蒸汽时代”的到来“蒸汽时代”的到来教 材 分 析教 学 过 程设 计 特 色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主题是“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
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机器大工业生产阶段的
一次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变革,也是社会关系方面
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
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不仅对
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对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
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
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通过对工业
革命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
力和全面客观评价历史的能力。 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
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讲出
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
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
象的能力。 通过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史实使学生进
一步认识到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
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
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3、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
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概念及其影响; 教法、学法
教: 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
借助多媒体课件、采取创设情景、设置疑问、自主
学习、讨论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从而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学: 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过程导入课题新知探究拓展延伸知识梳理1、导入课题2010年上海第四十一届世博会 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1、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 由“蒸汽机”导入新课,一则是在大的时代背景下
让学生感知这一发明对当时世界的划时代意义及影响;
二则是暗示了该项发明在本课中的中心地位,为后面的
深入学习与探究做铺垫。新知探究一:珍妮机的故事排 一 排
说 一 说
议 一 议
想 一 想排一排:
珍 妮 机 骡 机 水力纺纱机 飞 梭 设计意图: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
进行简单的动手实践,这一环节的安排既有一定的趣味性,
而且有助于学生识记部分知识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水力纺纱机骡 机
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飞梭和珍妮机的功用;
(师附带介绍一下:水力纺纱机和骡机)设计意图: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来让学生强化
对该两项发明功用的掌握。议一议: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a.这一系列的发明后来引发了什么?
b.什么是工业革命?
c.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地域与部门、标志分别是什么?设计意图:开展一定程度的合作交流,既发挥了学习
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且通过讨论的形式来突
破本课的重点——“工业革命的概念”,有助于强化学
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想一想: 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
情况会怎么样?为什么?(课本89页的
“动脑筋一”)设计意图:该环节设计意在完成课本上的
“动脑筋”,让学生明确英国之所以能首
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认知中国当时并
不具备这些条件。新知探究二:瓦特与蒸汽机延续情境、图片引入带着问题,研读课文归纳、小结新知探究二:瓦特与蒸汽机设计意图:延续之前创设的情境,既保持了前后内容学
习的贯通,让前后知识点的过渡自然,而且也有利于帮
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新知探究二:瓦特与蒸汽机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的第二目:
1.瓦特改良蒸汽机后,很好地解决了工
业生产中的什么问题?
2.之所以说“蒸汽机把英国推上了世界工
业主导国的地位”,是因为这一发明让英
国的工业生产完成了怎样的转变?设计意图:根据材料和问题来让学生阅读课文,能让
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有的放矢”。
纺 织采 矿印 刷归纳、小结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瓦特改良蒸汽机”,
是整个工业革命中标志性的发明,它的出现,就意味着
“蒸汽时代”的来临。新知探究二:瓦特与蒸汽机说一说: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本89页右下端的材料,然后思考
左侧的“动脑筋二”,说说从瓦特身上你找到了哪些值
得学习的东西?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伟大的发明出自于虚心的学习和
刻苦的钻研,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培养学生“求
真、务实”的科学探索精神。新知探究三:火车的诞生延续情境、图片激趣自读课文、填充表格简介过程、激发情感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英国馆中陈列的机器设计意图:仍在相同的学习情境的引导下,过渡到对工业
革命时期交通工具的革新的学习,让学生直观的感知,更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三目及91页的自由阅读
卡,然后完成下列表格:设计意图:运用图表学习法,让学生掌握重要的识
记内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
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航行,故又称为“轮船”。在哈得逊
河试航成功。 设计意图:透过历史史实,让学生了解新交通工具的
出现使人类的交通运输更为便利;同时培养学生对于科学
的热爱、告诉他们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新知探究四:工业革命的影响;引用材料图片对比影 响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片,让学
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影
响。英国棉花加工量表英国生铁产量表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1855年,谢菲尔德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材料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材料四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工业革命的影响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3、拓展延伸;A、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B、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设计意图: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对“影响”进一步
深入地剖析,有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让学生更为全面
的了解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另外透过工业革命对中
国的影响,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
道理。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4、知识梳理;回忆进程信息归纳整体认知、强化记忆设计意图珍妮机的故事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
珍妮机的发明棉纺织业 冶金、采矿工业革命开始标志(发明和使用机器)动力革命瓦特与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最重要的发明交通运输火车的诞生火车、轮船—交通工具的革新 年 代 内 容 国 别 发 明 人1785 改良蒸汽机 英国 瓦特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1807 轮 船 美国 富尔顿1814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1764三、设计特色1、连续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究,
这样很好的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2、在突破重点、难点的时候,多种教法、学法
的综合运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
性,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相关史实的了解与掌握;3、在多个环节适时设置问题,巧妙地渗透了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教育;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