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初步认识化学元素小节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1初步认识化学元素小节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2 10:2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初步认识化学元素
一、选择题(共16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氧 B.氮 C.铝 D.铁
2.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锡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锡元素原子序数为50
C.锡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g
D.锡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
3.近年来氯化镁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氯元素和镁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7 B.两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
C.两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4.下列符号(“”“ ”和“”表示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5.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先后发现的元素种类有
A.20多种 B.90多种
C.100多种 D.2000多万种
6.在人体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
A.碳 B.氢 C.氧 D.钙
7.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变化中,原子都不能再分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这三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同种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C.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所以不同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一定不相同
D.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中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0.某种核原料的原子,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氢元素 B.电子总数为2
C.核电荷数为3 D.相对原子质量为1
11.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12.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Mg B.Al2O3 C.H2CO3 D.KMnO4
13.下列关于资源、环境、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B.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C.目前,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是水
D.空气中的氮气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14.如图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3 种物质
B.反应物的质量比7∶9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生成物中只有1种化合物
15.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C.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
D.镁离子与镁原子化学性质相同
16.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与核电荷数之和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不同
二、综合题(共6题)
17.1869 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为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 150周年,联合国将 2019 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2)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3)16 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的数值为 4 B.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硒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g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一)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______。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_______________。
(4)C、D中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二)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5)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
(6)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图中一个分子是由________个原子构成
(8)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如图1所示,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宏观角度看,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3)图2是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其中与钙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0.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I.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_______。
(2)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无益,因为纯净水中缺乏“钙、铁、锌”等人体必须的_____
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填序号)。
(3)下列治理河水的措施中合理的是___
A 拆除河流中设置的围网 B 严禁在水体中电鱼、药鱼
C 疏通河道、加强水质监测 D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
II.“5G”改变生活,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
(4)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到的信息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
C 硅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排第二位 D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5)下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①反应Ⅰ所用的镁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电子(填“得”或“失”),镁和SiO2发生的是否是化合反应______(填“是”或“否”);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答出一种即可);
②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进行该操作时液面应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
③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21.某一周期元素的结构示意图等信息的如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它的元素名称是_____。
(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它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电子数依次_____。
2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Ⅰ.从分类角度: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Ⅱ.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
Ⅲ.从变化角度:如图2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3)绿色化学的实质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环境友好化学,从微观上看是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的化学,以实现零排放。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化学反应类型中化合反应符合这一要求,则上述流程中,符合绿色化学反应理念的反应有_____个。
(4)在该氮肥生产的工业流程五个步骤中,其中步骤③和④两步发生的反应的共同点是:两个反应都是_____反应。
(5)在化工生产中,常常为了达到目的,需要使用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催化剂都是用二氧化锰
B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化工产品
D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Ⅳ.从定量的角度: 用图3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4是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图3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O2
B图4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烧杯中水进入广口瓶
C图4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温度降低至室温、瓶中氧气被消耗
D图4中DE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瓶塞被冲开。
E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选C。
2.B
【详解】
A、锡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中信息可知,锡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0,该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9-50=69,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3.C
【详解】
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A、根据分析可知,氯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7,不符合题意;
B、镁的原子核外电子有3层,氯的原子核外电子也有3层,它们都位于第三周期,不符合题意;
C、根据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知,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不符合题意。故选C。
4.B
【详解】
A、图中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符合题意;
C、图中物质由三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C
【详解】
目前已发现的物质有数千万种,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C选项正确。故选择C项。
6.C
【详解】
人体中含有65%的氧元素、18%的碳元素、10%的氢元素及其它元素等,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7.A
【详解】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物理变化中,原子能再分,能分成质子、中子、电子,故错误;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正确;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正确。故选A。
8.B
【详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
9.D
【详解】
A、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错误;
B、分子只能和构成它的原子比较大小不能和其他的原子比较大小,故错误;
C、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不同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可以相同,如H2O2和H2O,故错误;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那么是氢元素,电子数=核电荷数=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3。故选A。
11.C
【详解】
A、氢氧两种元素不只能组成水,如可以组成H2O2,错误。
B、水分子在不断运动,错误。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正确。
D、可燃冰是混合物,不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
A、Mg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B、C、D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选A。
13.C
【详解】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正确。
B、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但是可供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分布不均匀,并且有些淡水受到到了污染,正确。
C、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是过氧化氢,故错误;
D、空气中的氮气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正确;
故选C。
14.D
【详解】
从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所以A、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两种,错误;B、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水,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比,即28:18=14:9或者18:28=9:14,错误;C、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两种,不是化合反应,错误;D、生成物中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为单质,正确。故选D。
15.D
【详解】
A、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意义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易失2个电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变成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镁离子与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A
【详解】
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的中子数与核电荷数之和可能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C、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的中子数可能不同,如C-12的中子数是6,C-14的中子数是8,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
(1)Al2O3
(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3)得到
(4)C
【分析】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铝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2,所以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故填:Al2O3。
(2)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填: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3)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 号元素是硫元素,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6,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填:得到。
(4)
A、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34=2+8+18+x,得x=6,选项A错误;
B、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B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表示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选项C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表示的信息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选项D错误;
故选:C。
18.9 AC B 质子数 。 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 ; 4 H2O2-----H2O+O2 , 分解 。
【详解】
(1)A是原子,所以X=2+7=9;
(2)A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3)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所以其结构比较稳定;
(4)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C和D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是同种元素;
(5)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丙图中有氧分子和水分子;
(6)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7)由图可知,甲图中一个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共4个原子;
(8)该反应的表达式是,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所以是分解反应。
19.原子 原子核 汞元素 汞原子 3 B
【详解】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X是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Y为原子核。
(2)物质由元素组成,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
(3)元素的种类由该元素原子中质子数决定,图中A、B、C3种粒子的质子数各不相同,所以共有3种元素。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A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虽然也有2个电子,但它是第一层,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B中最外层(第三层)上有2个电子,与钙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
20.混合物 供给呼吸 D ABCD AB 失 否 防止氢气高温时发生爆炸 过滤 低于 引流 HCl
【详解】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混合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2)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无益,因为纯净水中缺乏“钙、铁、锌”等人体必须的元素,故选D。
(3)A、拆除河流中设置的围网有利于河水治理,故A正确;
B、严禁在水体中电鱼、药鱼有利于河水治理,故B正确;
C、疏通河道、加强水质监测有利于河水治理,故C正确;
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河水治理,故D正确。故选ABCD。
(4)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到如下信息:
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正确;
B、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正确;
C、硅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排第二位,不同从图中得到,错误;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单位错误。
故选AB。
(5)①镁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反应Ⅰ所用的镁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填“得”或“失”),镁和SiO2生成氧化镁和硅,发生的不是化合反应,填“否”;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是为了防止氢气高温时发生爆炸;
②操作Ⅰ是分离难溶固体和液体,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进行该操作时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③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Cl。
21.氩元素; 三; 金属; 得到; S2﹣; 增加。
【详解】
(1)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图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18号元素,它的元素名称是氩元素;(2)12号元素是镁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镁属于金属元素;(3)16号元素是硫元素,其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离子符号为S2-;(4)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从1到8递增。
22.混合物 C 物理 氮气+氢气氨气 三 氧化 D ABD
【详解】
Ⅰ.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Ⅱ.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
Ⅲ.(1)步骤①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步骤②是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氨气,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氮气+氢气氨气;
(3)步骤②是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属于化合反应;步骤③是氨气和氧气在加热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产生一氧化氮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步骤④是一氧化碳、水和氧气合成硝酸,属于化合反应;步骤⑤是硝酸和氨气合成硝酸铵,属于化合反应,因此化合反应是②④⑤;
(4)反应过程中都有氧气参与反应,所以它们都属于氧化反应;
(5)A、二氧化锰不一定作为催化剂使用,故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催化剂都是用二氧化锰,故错误;
B、催化剂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改变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故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是不能增加或减少物质的产生量,故错误;
D、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没有改变自身的化学性质,所以可以重复使用,故正确;
Ⅳ.A、图3中是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图4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气压增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图4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温度降低至室温、瓶中氧气被消耗,该选项说法正确;
D、图4中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E、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100%,该选项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