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测试A卷
一、选择题
1.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A.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B.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
C.测定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D.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液到滴到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2.生活离不开化学,下表给出的生活中常见物质酸性最强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肥皂水 漂白液 柠檬汁 玉米粥
pH 10 12 3.5 6.8
3.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A.碳酸钾(K2CO3) B.磷酸钙[Ca3 (PO4)2]
C.氯化钾(KCl) D.硝酸铵(NH4NO3)
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中残余硫酸②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将稀氨水(含有NH4—、OH-)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③ C.仅②③④ D.仅①③④
5.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如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氢氧化钠是由分子构成的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
B. 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 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适量水
D.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7.下列物质: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生石灰④烧碱,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其放在烧杯中称量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涂上3%-5%的碳酸钠溶液
9.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x)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4个氢原子 B.过氧乙酸化学式中的x=3
C.过氧乙酸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D.过氧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0.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是
A.KNO3(KC1) B.C粉(CuO) C.NaCl(Na2CO3) D.Cu粉(Fe粉)
11.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浓硫酸
1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溶液 取样,分别通入CO2
B.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Cu丝分别插入FeCl2溶液、AgNO3溶液
C 分离NaCl和KNO3固体混合物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检验NaOH溶液的变质程度 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加酚酞溶液
13.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复分解反应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MgOH+HCl=MCl2+H2O 中和反应
C.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 复分解反应
D.正常雨水显酸性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14.为完全中和某一强碱溶液,需用一定量的盐酸,如果改用等浓度等质量的硫酸,反应后溶液的pH为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等于0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硫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二、综合题
16.小明要用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2)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______。
(3)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
(4)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把氢氧化钠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其原因是_____。
1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紧密联系,请选择下列物质用序号填空。
①Na2CO3 ②熟石灰 ③小苏打 ④大理石 ⑤NaOH ⑥干冰 ⑦食盐
(1)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2)广泛应用于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的碱是______;
(3)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主产品是______。
(4)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5)舞台上出现烟雾缭绕用的是______;
(6)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______;
(7)焙制糕点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的是______。
18.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克/mL)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1)配制该溶液的步骤、______、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2)溶解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a的作用是______。
(3)配制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0%,分析引起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9.据图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如图1,操作一现象:加入硝酸铵后,一会儿发现烧杯与塑料片粘在一起,其原因是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_____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到0℃以下,塑料片上的水结成冰。操作二现象:烧杯与塑料片分离,其原因是______。
(2)如图2,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小明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都变瘪且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①小明认为通过塑料瓶变瘪就可证明二氧化碳与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你认为小明的结论_____(填“是或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
②小华取C瓶溶液少量,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看到______现象,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对“无明显现象发生”的化学反应,小华的探究思路和方法是_______。
③B瓶中发生的还有_____现象能证明反应发生。对比A瓶与_____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且溶质的溶解性更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若选用B装置制取CO2,是否容易控制反应速率?_______(填“是”或“否”);该如何改进?_______。
(3)实验室一般使用固体NH4Cl和熟石灰加热制取NH3(氨气)。应选取上图的_______装置,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收集氨气不能选取E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
2022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测试A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A 5.D 6.A 7.A 8.C 9.B
10.A 11.C 12.C 13.D 14.A 15.B
二、综合题
16.(1)100mL(2)称量时药品和砝码颠倒或视线没有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3)④①③⑤②(4)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17.(1)④(2)⑤(3)①(4)⑦(5)⑥(6)②(7)③
18.(1)计算(2)浓硫酸H2SO4;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
(3)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19.(1)吸收;浓硫酸稀释放热(2)①否; C瓶变瘪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 ②溶液变红;验证生成物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2NaOH+CO2=Na2CO3+H2O
20.(1)锥形瓶;水槽(2)否;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3)AD;
2NH4Cl2+Ca(OH)2△CaCl2+2H2O+2NH3↑(4)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