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基础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基础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2 10:3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溶液
A卷·名师原创基础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新风向·情境真实]2021年3月,世界上第一颗使用磁铁收集太空垃圾的卫星发射升空。太空垃圾碎片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是( )
A.铜 B.铁 C.铝 D.镁
1.[教材变式·课题1练习与应用1(1)变式]小兰同学学习了溶液的形成后,利用厨房中物品
做家庭小实验,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砂糖 B.食盐 C.食醋 D.植物油
2.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溶液 溶质 溶剂
A 硫酸铜溶液 铜 硫酸
B 碳酸钠溶液 碳酸钠 水
C 生理盐水 氯化氢 水
D 医用酒精 水 酒精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泥水中的泥土是溶质,水是溶剂
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C.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相同
D.长期放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教材延伸·课题1练习与应用1(4)拓展延伸]一种便携式无电冰箱的制冷剂是由碎冰或
水与某些物质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制得,下列物质中,适合用来制作无电冰箱制冷剂的是( )
A.硝酸铵 B.蔗糖 C.氢氧化钠 D.碳酸钙
5.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A.温度均相同 B.均用玻璃棒搅拌
C.水的质量相同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均相同
6.[新风向·情境真实]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是( )
A.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
B.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
C.增加观赏性
D.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
7.生活中除去脏物的办法很多,下列现象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醋洗去水壶上的水垢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水洗去盘子上的水果渣
8.一杯2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掉10g水有晶体析出
B.温度降低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在该温度下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减少
D.以上三种方法均可以
9.[教材变式·课题3练习与应用3变式]将80g质量分数为20%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
A.80g B.100g C.200g D.280g
10.某化学兴趣小组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量程为50mL的量筒
B.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大
D.氯化钠要垫上称量纸,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11.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某固体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
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将KNO3饱和溶液的温度由40℃降至10℃,其溶解度之差为43g,则43g表示( )
A.温度每降低30℃,析出KNO3的质量
B.每100g溶剂中析出KNO3的质量
C.每100g溶液中析出KNO3的质量
D.温度降低后该溶液中析出KNO3的质量
13.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50g水和50g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100g
B.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100mL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D.60℃时某熟石灰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与降温到2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14.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KNO3 13.3 31.6 63.9 110
A.20℃时,在50g H2O中放入20 g NaCl固体,没有固体剩余
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C.若两者在T℃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T的取值在20~40范围内
D.其他条件不变,40℃ KNO3的饱和溶液降到20℃,析出晶体32.3g
15.硫酸钠可用于导泻药物等,其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一直增大
B.t1℃时,50g水中能溶解40g硫酸钠固体
C.将c点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d点为t1℃时的饱和溶液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2分,共42分)
16.(10分)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⑴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⑵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 中的溶剂不是水。
⑶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一种。实例: 是溶液,但溶质不是一种。
⑷常温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很大。实例:常温下 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大。
⑸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实例: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7.(8分)日常生活中,物质溶解现象广泛存在。
⑴常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的蔗糖溶液里,溶液下半部分的甜度与上半部分的甜度的关系
是 (填“相同”或“下半部分高”)。
⑵下图为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生产流程图:
①在蒸发池中促进水分蒸发,主要是利用了 (填序号)。
A.潮汐能 B.生物能 C.电能 D.太阳能
②上述流程中得到的卤水,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⑶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 g
18.(12分)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部分溶解度如表。
温度/℃ t1 t2 t3
溶解度/g 甲 50.0 58.2 107.5
乙 13.0 9.6 5.3
丙 5.0 10.0 40.0
⑴t2℃C时,乙的溶解度是 。
⑵如图所示,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各25g放入烧杯中,分别倒入100g水,充分溶解。
①t1℃时,形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乙”或“丙”)溶液。温度不变,若要将该溶液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可以蒸发 g水
②t1℃时,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列式即可,无需计算),温度不变,在丙溶液中再加入100g水,此时丙的溶解度是 。
③将三个烧杯中的125g混合物分别升温至t3℃(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用“>”“<”或“=”表示)。
19.(12分)如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
图1
⑴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⑵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⑶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答一条)
⑷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⑸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如图2实验:
图2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0.(10分)现要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试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过程】
⑴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3g,需要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为1g/mL)
⑵称取氯化钠: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纸片,移动游码至
刻度如 (填“甲”或“乙”)图所示。
⑶量取水:向量筒内加水,当水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 继续加水至所需刻度。
⑷溶解: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⑸转移:将配得溶液移入指定容器,贴上标签。
【实验反思】
⑹上述实验中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钠不纯
B.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
C.配制溶液的烧杯事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21.(10分)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20
溶剂 水 酒精 水 水 水 水
溶剂质量/g 20 20 10 10 10 10
固体种类 A A A B A B
加入固体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溶解固体质量/g 6.2 0 m 3.6 10 3.6
⑴第一组的实验目的是 ;该组中所得到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⑵第二组中m的数值为 。
⑶能得出结论“20℃时固体A的溶解性弱于固体B的溶解性”的是 (填“第一组”“第二组”或“第三组”)实验。
⑷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 (填序号)。
温度 B.加入溶剂种类 C.加入溶剂质量
D.加入固体种类 E.加入固体质量
四、计算题(共8分)
22.(3分)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某地防疫部门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化学式为
C3Cl2N3O3Na)杀菌消毒。请计算(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⑴二氯异氰尿酸钠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⑵现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1%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5000g,需要二氯异氰尿酸钠固体的质量是 g.
23.(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参观一个石灰厂后,带回了一些石灰石样品。同学们利用这些石灰石样品做了如下实验: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8 6 4 2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⑴第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CaCO3恰好完全反应。
⑵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B A A B C C A C A B B C C
⑴氯化氢气体(或酒精) ⑵碘酒 ⑶汽水
⑷氢氧化钙 ⑸氢氧化钙(或二氧化碳)
⑴相同 ⑵①D ②饱和 ⑶150
18.⑴9.6g ⑵①甲 50 ②×100% 5.0g ③甲=乙>丙
19.⑴t1 ⑵乙 ⑶降低温度(合理均可) ⑷>
⑸①B ②甲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⑴57 ⑵甲 ⑶胶头滴管 ⑷加速固体溶解 ⑹AC
⑴探究固体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情况 饱和
⑵3.1 ⑶第二组 ⑷ABD
22.⑴71:48(1分) ⑵5(2分)
23.⑴4(1分)
⑵解:根据题意,每10g稀盐酸与2gCaCO3恰好完全反应。
设10g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2分)
100 73
2g 10g×x
(1分)
x=14.6% (1分)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