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章末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这时,木箱受到的( )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C.推力一定小于重力
D.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
2.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个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个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D.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个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3.如图所示,木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与拉力F相平衡的力是( )
A.木块受到的重力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同一物体匀速上升时,速度越快,所受拉力越大
C.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就会慢慢停下来
D.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会产生力的作用
5.在匀速运动的列车车厢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小球,小球突然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由A运动到B,如图,这是列车正在(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6.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
A.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B所受摩擦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
D.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A对B的摩擦力
7.取一张轻薄小纸片,沿对角线向下折一个角度顶在针尖上,手掌在纸片上方迅速上移,原来静止的纸片旋转起来。手拿开,纸片又逐渐静止下来(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针尖顶着的纸片静止时,纸片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静止的纸片旋转起来时,纸片只受到空气推力的作用
C.手拿开后纸片没有立即停止旋转,是因为纸片有惯性
D.手拿开后纸片逐渐静止下来,是因为纸片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8.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
9.当物体受力平衡时(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要发生变化
B.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有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有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0.牛顿第一定律是( )
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
C.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
D.是日常生活得出的结论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平直的水平路面上运动的s-t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 )
A.甲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乙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C.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D.甲、乙、丙物体都不处于平衡状态
二、填空题
12.如图甲所示,用手能将弹性钢片拉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发生改变;松手后钢片将塑料片打出,如图乙所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说明小钢球具有_________,小钢球下落是受到了_________-的作用。
13.轿车为了保护司机安全都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如图所示,这套系统在汽车突然____(选填“加速”或“减速”)时会自动充气弹出,司机由于具有_________将直接撞在气囊上,气囊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对司机的压强,不会造成人体伤害。
14.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在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
15.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 ,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16.蹦床运动员跳起腾空,则运动员在空中受到____________的作用,这个力是由____________施加的。(不考虑空气阻力)
17.重35000N的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则直升飞机受到的空气作用力是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_。
三、画图题
18.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19.如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B在拉力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N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四、实验探究题
20.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4)图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答案
1-11. BBCDB ACDCC B
12.形状 运动状态 惯性 重力
13.减速 惯性 减小
14.2 4
15.形状改变 运动状态
16.重力 地球
17.35000 竖直向上
18.
19.
20.(1)平衡(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拉力 重力 拉力
(3)BAC 摩擦力
(4)卡片所受重力远小于拉力(卡片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