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波的形成 学科素养提升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波的形成 学科素养提升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2 04: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波的形成 学科素养提升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因波源S周期性振动产生向右传播的机械波,振幅呈现A、2A交替变化,当t=0时刻恰好传到x=7d位置处,P、Q分别是x=2d和x=4d位置处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S的起振方向为y正方向
B.机械波的波速在不断变化
C.当机械波刚好传到x=1ld位置处时,P点和Q点经过的路程相等
D.当机械波刚好传到x=8d位置处时,P、Q均在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相同
2.甲、乙两人平行站在一堵墙前面,二人相距,距离墙均为,当甲开了一枪后,乙在时间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则乙听到第二声枪响的时间为(  )
A.听不到 B.甲开枪后 C.甲开枪后 D.甲开枪后
3.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所示。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正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10 s开始振动,则(  )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72 km
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50 km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72 km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50 km
4.一列沿着绳子向右传播的横波,在传播方向上有、两点,它们的振动方向相同,是的中点,则点的振动方向(  )
A.一定跟、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同
B.一定跟、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C.可能跟、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可能跟、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D.无法确定
5.在日本近海某次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海啸实际上是一种波浪运动,也可称为地震海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源停止振动时,海啸和地震波的传播立即停止
B.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波
C.地震波和海啸都只有纵波
D.地震波和海啸具有能量,随着传播将愈来愈强
6.如图所示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每相邻两质点的距离相等,其中O为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自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时开始计时,经过,质点1开始振动,则下列关于各质点的振动和介质中的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且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
B.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的时间总比质点7通过相同位置时落后
C.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
D.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如果质点1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则质点9发生的就是第99次振动
7.手持软长绳的一端O点,在竖直平面内连续向上、向下抖动软绳(可视为简谐运动),带动绳上的其他质点振动形成沿绳水平传播的简谐波,P、Q为绳上的两点。时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至时刻恰好完成次全振动,绳上间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Q点之后未画出),则(  )
A.时刻之前Q点始终静止
B.时刻P点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
C.时O点运动方向向上
D.若手上下振动加快,该波的波长将变大
8.下列关于波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有机械波产生,一定可以找到产生机械波的波源
B.把小石块扔到平静的湖水里,水面上便会激起水波,水波将促使水面上的漂浮物向远方运动
C.某空间找不到机械波,则在这一空间一定没有波源
D.横波与纵波,其质点的振动方向不同,因此,横波和纵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
9.水平放置的弹性长绳上有一系列均匀分布的质点1、2、3、…….使质点1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振动将沿绳向右传播,从质点1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开始计时,当振动传播到质点13时,质点1恰好完成一次全振动.则此时关于质点10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为零 B.加速度为最大值
C.正向下运动 D.加速度为零
10.如图所示,绳子右端固定,一列波刚传播到B点.据图可判断出质点A开始振动的方向是(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竖直方向振动的波为横波
B.在水平方向传播的波为横波
C.只有质点振动方向为竖直的,波的传播方向为水平的波为横波
D.只要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就是横波
12.一位游客在济南大明湖边欲乘坐游船,当日风浪较大,游船上下浮动。可把游船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周期为,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则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登船的时间是(  )
A. B. C. D.
13.图甲中O点为振源,t=0时O点开始振动,图乙为P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传播速度为50m/s
B.t=0.3s时,Q点开始沿y轴负方向运动
C.t=0.4s时,Q点向右移动5m
D.t=0.5s时,P点经过的路程为20cm
14.以下对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波源和介质
B.波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上下振动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
15.如图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两点,。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某时刻点的位移达到正最大时,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0.5s时点的位移第一次为零,且向下运动,则这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
A.6.0m/s B.3.0m/s C.1.2m/s D.0.6m/s
二、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图中实线是一列正弦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过0.5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求:
(1)该波的速度是多大?
(2)该波的周期是多大?
17.请判断下面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波的传播过程就是介质中的质点由近及远的移动过程;
(2)波的传播过程就是波源提供的能量由近及远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3)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4)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所做的振动属于自由振动;
(5)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6)由某波源激起机械波,机械波和波源的频率始终相同;
(7)一旦波源停止振动,由它激起的机械波也立即停止波动。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因恰好传到x=7d位置处的质点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波源S的起振方向为y负方向,选项A错误;
B.同一介质中波速一定,选项B错误;
C.当机械波向右传过11d后,P点路程是
Q点路程
因振幅比为2:1,P点和Q点的路程相等,选项C正确;
D.当机械波刚好传到x=8d位置处时,P在平衡位置,速度方向竖直向下,Q在平衡位置,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不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
乙听到的第一声枪响必然是甲放枪的声音直接传到乙的耳中,故
甲、乙二人及墙的位置如图所示
乙听到的第二声枪响必然是墙反射的枪声,由反射定律可知,波线如图中和,由几何关系可得
故第二声枪响传到乙的耳中的时间为
故选C。
3.A
【详解】
纵波的速度快,纵波先到,所以P先开始振动,根据
解得
x=72km
故选A。
4.C
【详解】
波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它们离波源的距离有关。设某时刻绳子形成如答图所示的形状,正在平衡位置的1、2、3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向上)。由答图可知:若、为1、2两点,则中点向下振动,与、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反;若、为1、3两点,则中点向上振动,与、两点的振动方向相同,ABD错误,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5.B
【详解】
AB.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波,当波源停止振动时,海啸和地震波的传播都不会立即停止,A错误B正确;
C.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C错误;
D.地震波和海啸具有能量,随着传播将越来越弱,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A.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均与波源相同,都是竖直向下的,且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的时间总比质点7通过相同位置时落后,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题意可知,质点1与质点9相距2个波长,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质点1与质点9相差2个周期,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如果质点1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则质点9发生的就是第98次振动,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
AB.由题意可知该简谐波的周期为
由题图可知质点P的平衡位置到波源平衡位置的距离为四分之三个波长,质点Q的平衡位置到波源平衡位置的距离为四分之五个波长,所以质点P、Q起振的时刻分别为
所以t1时刻前Q点已经开始振动,且t1时刻P点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故A错误,B正确;
C.由题图及上面分析可知P点的起振方向为向下,由于绳子上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所以t=0时O点运动方向向下,故C错误;
D.手上下振动加快后,简谐波的频率增大,但波速不变,所以波长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
A.有机械波存在就一定具备了两个必要条件:波源和介质,所以A项正确;
C.若只有波源而无介质,也不能产生机械波,所以C项错误;
B.丢石块可以使漂浮物远去,但这不是激起的水波所产生的效果,如果仅靠水波,漂浮物只可能在原平衡位置附近做上下振动,丢石块最好击中漂浮物或与漂浮物相隔很近,靠石块对漂浮物的水平冲击力使漂浮物远去,故B项错误;
D.横波和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不同,但可沿同一方向传播,所以D项错误。
故选A。
9.B
【详解】
A.当振动传播到质点13时,质点1恰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故1~13点间波形为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此时质点10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故A错误;
BD.此时质点10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合力提供回复力,指向平衡位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方向也指向平衡位置,故一定是竖直向下;由于此时质点10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根据
可知,加速度最大;故B正确,D错误;
C.此时质点10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故C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由图像可知比B点的起振方向向下,而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点的起振方向都相同,所以A点的起振方向向下,选项B正确。
故选B。
11.D
【详解】
判定一列波是否是横波的依据是,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否垂直。
故选D。
12.C
【详解】
把游船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从船上升到最高点时计时,其振动方程为
代入得
当y=7.5cm时,可解得
故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登船的时间是
故选C。
13.AD
【详解】
分析图乙可知,0.1s内,波传播5m,则波速为:v50m/s,故A正确.t=0.3s时,Q点开始振动,P点的起振方向为沿y轴向上,则Q点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故B错误.质点Q不随波迁移,故C错误.t=0.5s时,P点振动了一个周期,经过路程为4A=20cm,故D正确.
14.AC
【详解】
A.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要形成机械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振源和介质, A正确;
B.振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不完全相同,但均做简谐运动,B错误;
C.波动过程是传播的振动这种形式,质点不随波逐流,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均做简谐运动,C正确;
D.机械波向右正在传播时,左方的质点比右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D错误。
故选AC。
15.AC
【详解】
ABCD.根据波形图可知
解得
简谐波的周期
所以波速
代入验证,可知,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6.(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λ=24m,又已知t=0.5s
(1)若波沿着x正方向传播:波传播的距离
(n=0、1、2、3……)
波传播的速度
可得
v=(48n+36)m/s(n=0、1、2、3……).
若波沿着x负方向传播:波传播的距离
(n=0、1、2、3……)
波传播的速度
可得
v=(48n+12)m/s(n=0、1、2、3……)
(2)若波沿着x正方向传播:波传播的时间
t=nT(n=0、1、2、3……)
可得周期为
s(n=0、1、2、3……)
若波沿着x负方向传播:波传播的时间
t=nTT(n=0、1、2、3……)
可得周期为
s(n=0、1、2、3……)
17.(1)错误,理由见解析;(2)正确,理由见解析;(3)错误,理由见解析;(4)错误,理由见解析;(5)错误,理由见解析;(6)正确,理由见解析;(7)错误,理由见解析
【详解】
(1)波的传播过程是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形式的传播和能量的传播,介质中的质点不随波迁移,故错误;
(2)波的传播过程就是波源提供的能量由近及远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故正确;
(3)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也可以一致,前者形成横波,后者形成纵波,故错误;
(4)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所做的振动属于受迫振动,故错误;
(5)机械波形成的条件:一是有机械振动,就是波源,二是有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两者缺一不可,所以仅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故错误;
(6)由某波源激起的机械波,机械波和波源的频率始终相同,故正确;
(7)波源停止振动,由它激起的机械波不会立即停止波动,形成的机械波仍会向远处传播,故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