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学期铜仁市第二小学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本试卷共2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6分)
ɡòu chénɡ dú tè pǔ sù mì shí
zhànɡ zi bà qì shuài lǐnɡ qīnɡ tínɡ
二、形近字组词。(10分)
蜻( ) 籍( ) 径( ) 朴( ) 谐( )
清( ) 藉( ) 经( ) 补( ) 楷( )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6+2+2分)
①( )楼林( ) ②( )( )袅袅 ③( )( )相闻
④依( )傍( ) ⑤( )( )马龙 ⑥( )街( )巷
1.上述词语中,描述乡村的有 ,描述城市的有 。(填序号)
2.我还能各写一个描述乡村和城市的四字词语: 、 。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1.篱落疏疏一径深( ) A.径直。 B.小路。
2.最喜小儿亡赖( ) A.顽皮、淘气。 B.撒泼,蛮不讲理。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2.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 (改为反问句)
3.张老师对小丽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刚。” (转述句子)
六、课文回放。(9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在《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泼可爱的一句是“ , ”。
2.《天窗》讲述孩子们借助家里的 观察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的事。
3.《三月桃花水》描写了桃花水动听的 和明洁的 ,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 和 之情。
七、口语交际。(5分)
美术老师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班上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要求同学们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李响请假了,没有到校。如果老师请你把上面的通知内容转告给他,你见到他该怎样说?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八、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0分)(2+2+3+3)
屋顶上的月光(节选)
夏夜,一家人在房顶睡觉是常有的事。在房顶睡觉,特别凉爽,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亲收拾着枕头,被单,我们姐妹顺着梯子早早爬上房顶。
屋顶上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我看着它缺圆盈亏。不变的,是月亮的光芒,莹白,安详,静静的,柔柔的,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
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流淌着。妈妈与我们轻声地说着话。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妈妈的故事真多啊!
月色朦胧,在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姐妹不知不觉睡着了。半夜觉得夜凉了,忽然醒来,睁眼看到妈妈正轻轻地为我们盖上薄被。月光下,年轻的妈妈,真的好美啊,柔和的脸上带着笑意,眼睛特别亮。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我觉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爱里面了。
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读到席慕容的诗《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月亮的晚上响起……”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
1.短文中妈妈在月光下给我们讲的故事是 、 。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未说完 B.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C.表示语言中断
3.阅读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故乡屋顶的月光莹白、安详,所以作者一直怀念至今。 ( )
(2)姐妹俩在屋顶不知不觉第睡着了,是因为妈妈讲的故事很无聊。( )
(3)“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这是一个比喻句。( )
4.“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九、习作。(30分)
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你一定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吧!你对故乡的哪些景物、人物、事情感兴趣呢 赶快写下来吧!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阅读积累:背诵古诗《雨过山村》王建 、 《卜算子 咏梅》陆游
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构成 独特 朴素 觅食 帐子 霸气 率领 蜻蜓
1.B 2.A
1.示例:不论你的语言,不论你的肤色,只要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就都是亲密无间的朋友。2.小小的天窗怎能不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呢?3张老师对小丽说,这件事情小丽冤枉了小刚。
1.儿童急走追黄碟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2.天窗。3 声音 颜色 喜爱 赞美
示例:李响同学,明天下午,我们班级将要举行树叶贴画比赛,美术老师要求同学们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你赶快做好准备吧!千万别忘了。
八、1.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2.B 3.(1)×(2)×(3)× 4.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四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