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化石燃料同步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3化石燃料同步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2 10:4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化石燃料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用于清除积雪
B.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C.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施肥
D.将乙醇混入汽油,做车用燃料
2.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环保的角度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沼气 C.氢气 D.酒精
3.结合化学原理,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减缓温室效应—汽车使用乙醇汽油
C.如果是室内着火,一定要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4.石油中含有的两种主要元素是(  )
A.氢和氧 B.氧和碳 C.氢和碳 D.碳和硫
5.分类正确的是
A.水、铁是单质 B.CO、CH4是可燃性气体
C.酒精、食盐是有机物 D.SO2、CO2是空气污染物
6.广饶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通过一系列的积极行动,落实措施,使得广饶蓝天的天数日渐增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推行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要求火力发电厂使用煤炭时要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C.全面禁止化石燃料燃烧
D.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7.下列物质中可导致酸雨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甲烷 D.臭氧
8.下列物质能够做燃料的是
A.铁 B.红磷 C.天然气 D.氮气
9.下列描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石油分馏
C.煤干馏制煤气 D.轮胎爆炸
10.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鉴别H2与CH4
B. 区分硬水与软水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 探究分子的运动
11.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铁生锈 化石燃料 化合反应 合金
Y 缓慢氧化 天然气 氧化反应 四氧化三铁
A.A B.B C.C D.D
12.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干冰
B.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添加变性剂与汽油按一定比例可配成汽车燃料
C.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煤气等不可再生能源
D.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作为零污染和零碳能源正在被广泛应用
13.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各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5g
B.葡萄糖酸锌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C.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含有48个原子
D.葡萄糖酸锌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4.乙烷()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乙烷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构成的 B.乙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D.乙烷属于有机物
15.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量 B.化学与安全
①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②生活中可用燃烧产生的热量煮饭 ③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①档案室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②在室内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生活
①石油的炼制属于化学变化 ②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①碳素墨水可用于书写档案材料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活性炭可用做冰箱除味剂
A.A B.B C.C D.D
16.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二、综合题(共5题)
17.(1)从“a碳酸钙、b石墨、c一氧化碳、d干冰、e碳酸氢钠”几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写在空白处。
①可做电极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
②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③可以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
④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______。
⑤发酵粉的主要成分________。
(2)中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5月18日宣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色晶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石油、煤低两个数量级,且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石油、煤多数十倍。目前,我国已探明在南海存储的可燃冰相当于650亿吨石油,按我国当前能源消耗水平,可供我国使用130年。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可燃冰的一条性质:_______。
②可燃冰降压可分离出甲烷,甲烷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在煤、氢气、可燃冰三种能源中,最清洁的是_______。
④可燃冰若开采不慎,会导致甲烷气体大量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
18.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nH2O,它是由甲烷气体与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水合物。可燃冰热值高、储藏量大。燃烧不产生污染物。
材料二:将CO2注入海底的可燃冰储层,能将可燃冰中的CH4“挤走”,而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CH4)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6若有16克甲烷完全燃烧,产生多少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列方程式计算)
(3)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
B.甲烷和水形成可燃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用CO2 “挤走”可燃冰中的CH4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4)一种甲烷水合物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分子笼,每个分子笼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或水分子,若这8个分子笼中有6个容纳的是甲烷分子,另外2个被水分子填充,这种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
(5)大海深处有大量的可燃冰CH4·nH2O,由于地震,若震动过于剧烈,将是可燃冰变为气体快速逸出,可能后果为__________。
19.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①5H2___________,
②n 个亚铁离子 ___________。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①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 ___________(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 。科学家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地热能、潮汐能等。
②关于水的净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B 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
C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用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E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①图 A 所示是 2017 年 5 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
②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20.为了确定CH4、H2和CO (以下简称试验气)三种可燃性气体,分别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则试验气是__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装置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则试验气是_________,在B瓶中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则试验气是___________;若B的质量增加2.2g,则A的质量增加__________g.
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下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 实验。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实验中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 E 装置收集的氧气,在完成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要预留适量的水(图 F 所示),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锌粒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纯净的氢气最好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装置收集氢气的收集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方法收集的氢气 若不纯,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 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 250℃加热制取 O2。实验结束时,乙同 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 O2 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反应生成的 MnO2 分解出 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 K2MnO4 分解放出 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 K2MnO4 和 MnO2分解都放出 O2。
(实验验证) 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 MnO2,在 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 MnO2 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 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ClO3固体与 KMnO4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 KMnO4在 KClO3 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氯化钠溶于水后得到的盐水结冰点低,因此可用于清除积雪,故A正确。
B、碳酸钙能够微弱的溶解于水,溶解于酸,产生Ca2+,.因此可用作补钙剂,故B正确。
C、若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施肥,就会产生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故C错误。
D、将乙醇混入汽油,做车用燃料,就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开采,从而更环保,故D正确。故选C。
2.C
【详解】
A、煤在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错误;
B、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错误;
C、氢气具有三大优点:氢资源丰富, 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正确;
D、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不能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不能防治酸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 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PM2.5 的排放,能防治雾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氮元素、硫元素等。
故选:C。
5.B
【详解】
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错误。
B、CO、CH4都具有可燃性,是可燃性气体,B正确。
C、食盐是氯化钠,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C错误。
D、二氧化碳不属于有害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
解: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利于空气净化,故A正确;
B、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空气净化,故B正确;
C、化石燃料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可减少使用,不能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故C错误;
D、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空气污染,利于空气净化,故D正确。
故选:C。
7.A
【详解】
试题分析: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A、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能形成酸雨,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C、甲烷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D、臭氧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
8.C
【详解】
A、铁在空气中不燃烧,不能作燃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但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白烟且生成物污染环境,不可作燃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可以作燃料,选项符合题意;
D、氮气不燃烧,不可作燃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气、氧气的沸点不同,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油分馏是分离出原油中的汽油等原有物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煤的干馏的过程中生成煤气、焦炭、煤焦油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轮胎爆炸是因为压强过大引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0.C
【详解】
A、氢气在空气中点燃产物是水,甲烷在空气中点燃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烷气体,不变浑浊的是氢气,可以鉴别氢气和甲烷,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向等体积的水样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水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或者不产生泡沫的水是硬水,通过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试管中白磷和红磷是一组变量,有无水又是一组变量,在控制变量法中,只能有一组变量,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两支试管中盛放的都是白磷,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烧杯外的酚酞溶液不能变红,烧杯中酚酞溶液慢慢变红的现象,证明浓氨水挥发出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详解】
A、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二者是包含关系,故错误;
B、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二者是包含关系。故错误;
C、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正确;
D、合金是混合物,四氧化三铁是纯净物,两者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
A、可燃冰是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说法错误;
B、乙醇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可配成乙醇汽油,说法正确;
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均是不可再生资源,说法错误;
D、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因为其燃烧产物是水,不会造成污染,但其被广泛使用还具有许多困难,说法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A不正确;
B、葡萄糖酸锌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1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含有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1个锌原子构成的,则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含有49个原子,故C不正确;
D、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大,属于有机小分子,故D不正确。故选B。
14.A
【详解】
A、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一个乙烷分子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构成的,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乙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2):(1×6)=4:1,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乙烷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D
【详解】
A、①不是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比如金属与酸反应放热,说法错误;
②燃烧放出热量,生活中可用燃烧产生的热量煮饭,说法正确;
③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就是燃烧,比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说法错误;
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档案室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可以保护档案材料,说法正确;
②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故在室内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说法错误;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不能开灯寻找泄漏源,因为液化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造成爆炸,说法错误;
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石油的炼制是利用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②可燃冰储量丰富,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说法正确;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如氯化钠等,说法正确;
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①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用于书写档案材料,说法正确;
②金刚石的硬度大,故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说法正确;
③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可用做冰箱除味剂,说法正确;
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6.A
【详解】
A、煤主要含有C 元素,还含有少量的H、S 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故而煤不属于清洁燃料,错误;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加工而来的,是一种化工产品,正确;
C、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正确;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正确.故选A.
17.b d a c e 可燃冰具有可燃性 CO2,H2O 氢气
加剧温室效应
【详解】
(1)①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以做电极。故填b;
②干冰受热升华吸热,可用作人工降雨。故填d;
③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可以用作补钙剂。故填a;
④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故填c;
⑤碳酸氢钠可作为发酵剂,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填e。
(2)①根据材料可知,可燃冰的性质有白色或灰色晶体,具有可燃性(填写一条)。
②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式为:CO2,H2O。
③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故填氢气;
④甲烷可引起温室效应,所以甲烷气体大量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加剧温室效应。
18. 44g AB CH4 8H2O 引发海啸
【详解】
(1)甲烷与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x=44g
(3)A.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甲烷和水形成可燃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用CO2“挤走”可燃冰中的CH4过程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B;
(4)这种可燃冰的平均组成是每6个甲烷分子对应48个水分子,可表示为CH4 8H2O.故填:CH4 8H2O;
(5)大海深处有大量的可燃冰(CH4 nH2O),由于地震,若震动过于剧烈,将使可燃冰变为气体快速逸出,引发海啸,故填:引发海啸。
19.5个氢分子 nFe2+ 天然气 二氧化硫(或SO2) 太阳能(合理即可) BE 115 CD
【详解】
(1) ①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5H2:5个氢分子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电荷,1省略不写,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n个亚铁离子:nFe2+。
(2) ① 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因此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科学家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合理即可)、地热能、潮汐能等。
②A、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净物,正确;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着吸附作用,没有消毒作用,故错误;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正确;
D、将肥皂水加入样品中振荡,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
E、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水质就会恶化,因此城市生活污水不可直接排放,故错误;
故选BE。
(3) ①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序数=115。
②CD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20.H2 2H2+O2 2H2O CO CO2+Ca(OH) 2===CaCO3↓+H2O CH4 1.8
【详解】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生成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说明只有水生成,实验气是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2)装置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说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试验气是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3)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说明生成的气体中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试验气是甲烷();B的质量增加2.2g,说明有2.2g二氧化碳生成,要求A的质量增加多少,就是求生成了多少水。可根据反应式计算。
解:设A的质量增加g,即生成g水,


=1.8g
即:A的质量增加1.8g
21.水槽 A 2KMnO4K2MnO4 + MnO2+O2↑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吸收 SO2,防止污染空气 B E 排水法 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即开始收集 Ⅰ和Ⅲ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内 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加了高锰酸钾之后,产生氧气速度加快是因 为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详解】
(1)仪器①是水槽;故填:水槽。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故选A;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4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若用 E 装置收集的氧气,在完成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要预留适量的水(图 F 所示),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故填:A; 2KMnO4K2MnO4 + MnO2+O2↑;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吸收 SO2,防止污染空气。
(3)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是硫酸锌和氢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液常温的反应,故选择B装置;收集氢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但排水法收集的氢气较纯净;用该方法收集的氢气 若不纯,其原因可能是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即开始收集。
故填:B;E;排水法;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即开始收集。
(4)[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 MnO2,在 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 MnO2 的质量不变,则猜想Ⅰ和Ⅲ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 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内,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故填:Ⅰ和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内。
[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ClO3固体与 KMnO4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加了高锰酸钾之后,产生氧气速度加快是因 为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故填: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加了高锰酸钾之后,产生氧气速度加快是因 为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