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光的干涉基础巩固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光的干涉基础巩固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2 06:5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光的干涉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某单色光的波长。实验中,小华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数量,可(  )
A.将透镜向单缝靠近
B.使用间距更大的双缝
C.将单缝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D.将毛玻璃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2.如图所示,把酒精灯放在肥皂液薄膜前,从薄膜上可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能解释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示意图(图中实线、虚线为光照射到薄膜上时,从膜的前后表面分别反射形成的两列波)(  )
A. B.
C. D.
3.在下列自然现象之中,可以用光的干涉理论解释的是( )
A.天上的彩虹 B.阳光在树林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C.肥皂泡上的彩色花纹 D.水中十分明亮的空气泡
4.关于原子结构,汤姆孙提出枣糕模型、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如图甲、乙所示),都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下列事实中,主要采用类比推理的是(  )
A.人们为便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建立的质点模型
B.伽利略从教堂吊灯的摆动中发现摆的等时性规律
C.库仑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提出库仑定律
D.托马斯·杨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证实光是一种波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时波长可能不变
B.在机械横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C.a、b两束光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屏上得到干涉图样中a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则可以判断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
D.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6.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的条纹图样,甲图为绿光进行实验的图样,乙为换用另一种单色光进行实验的图样,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
B.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
C.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
D.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至赤道,这个钟将变慢,若要重新调准,应增加摆长
B.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长
C.1905 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D.照相机的镜头涂有一层增透膜, 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
8.用单色光完成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光屏上形成的图样是
A. B.
C. D.
9.如图所示是某种频率的光常温下从真空向介质入射时几种介质对真空的折射率,由表中数据结合相关知识可以知道
A.这种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大于在水中的速度
B.这种频率的光用同一装置在水中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观测的条纹间距大于在空气中观测的条纹间距
C.光密介质的密度一定大于光疏介质密度
D.这种频率的光从水晶射入空气比从水射入空气更容易发生全反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的传播速度越小
B.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蓝光比红光更容易发生全反射
C.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中,蓝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的大
D.两束频率不同的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
11.如图,△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a、b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从玻璃射向空气,a光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
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
C.在玻璃中,a光的速度小于b光的速度
D.在双缝干涉实验中,a光干涉条纹宽度小于b光干涉条纹宽度
12.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由S1和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为λ,屏上的P点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0号亮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1号亮纹,与1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2号亮纹,则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r1,S2P1的长度为r2,则r2-r1等于(  )
A.9λ B.10λ C.11λ D.18λ
13.下面关于双缝干涉现象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B.将滤光片由蓝色换成红色,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14.关于杨氏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单色光通过小孔后射向两个靠得很近的狭缝可作为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
B.两波源发出的光波在波谷与波谷叠加的地方,光相互抵消或者削弱,屏上出现暗条纹
C.两个波源发出的光波在波峰与波峰叠加的地方,光相互加强,屏上出现亮条纹
D.两波源发出的光波在波峰与波谷叠加的地方,光相互抵消或削弱,屏上出现暗条纹
15.如图为一束单色光通过某装置后在光屏上产生的条纹,则该装置为(  )
A.单缝,条纹为干涉条纹 B.单缝,条纹为衍射条纹
C.双缝,条纹为干涉条纹 D.双缝,条纹为衍射条纹
二、填空题(共4题)
1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钠灯发出波长为589nm的黄光,在距双缝1m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已知双缝间距为1.68×10-4m,则相邻两明条纹中心间距为_________m。若改用氦氖激光器作光源,其发出的红光波长比黄光的___________(选填“长”或“短”),其它条件不变,则相邻两明条纹中心间距比黄光的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7.两束单色光A、B垂直射入同一长方体玻璃砖的上表面,单色光A比单色光B先到达玻璃砖的下表面。则玻璃砖对单色光_______。 (选填“A”或“B” )的折射率较大。用同一装置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可以观察到单色光__________(选填“A”或“ B”)产生的条纹间距较大。
18.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为5.30×10-7m的激光,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__________(填“明条纹”或“暗条纹”).
19.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F.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其中正确的是_____.
三、综合题(共4题)
20.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一条缝前放一块绿色滤光片,另一条缝前放一块黄色滤光片,还能看到干涉现象吗?为什么?
21.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和S2为双缝,P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点与S1、S2距离之差为2.1×10-6m,分别用A、B两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问P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
(1)已知A光在折射率为n=1.5的介质中波长为4×10-7m;
(2)已知B光在某种介质中波长为3.15×10-7m,当B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为37°,sin37°=0.6。
22.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屏上点距双缝和的路程差为.则在这里出现的什么条纹?现改用波长为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如何变化?
23.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和为双缝,P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点与、距离之差为,分别用A、B两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问P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
已知A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
已知B光在某种介质中波长为,当B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为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C
6.A
7.C
8.A
9.D
10.A
11.B
12.B
13.B
14.B
15.C
16.3.51×10-3(3.50×10-3或3.5×10-3也可) 长 大
17.B A
18.暗条纹
19.ABE
20.
不能看到干涉现象,因为只有当两束频率相等的光相遇时才会发生干涉现象.当双缝的一条缝前放一块绿色滤光片,另一条缝前放一块黄色滤光片,这时就变成一束绿光和一束黄光相遇,它们的频率不等,故它们相遇时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21.(1)暗条纹;(2)亮条纹
22.暗条纹,条纹间距变宽
23.暗条纹亮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