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全反射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全反射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2 06:5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全反射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光导纤维由很细的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光传播时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如图所示。为了研究简单,现设外套为空气,内芯的折射率为n,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入内芯,在内芯与空气的界面恰好发生全反射。若光速为c,则光线通过边长为L的光导纤维所用的时间为(  )
A. B. C. D.
2.用临界角为42°的玻璃制成的三棱镜ABC,∠B=15°,∠C=90°,一束光线垂直AC面射入,如图它在棱镜内发生全反射的次数为 (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3.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包层”两个同心圆柱体组成,其中心部分是内芯,内芯以外的部分为包层,光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
B.内芯的折射率小于包层的折射率
C.不同频率的可见光从同一根光导纤维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相同
D.若紫光以如图所示角度入射时,恰能在内芯和包层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则改用红光以同样角度入射时,也能在内芯和包层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4.有一块三角形棱镜ABC,其中∠A=60o,∠B=30o,∠C=90o,一束单色光沿着与BC平行的方向射到三棱镜的AB面上,光线发生折射后进入棱镜,若玻璃对光的折射率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光线在AB面折射角为30o
B.光线能从BC面透出
C.光线不能从AC面透出
D.照到AC面上的光线与AB垂直
5.宝石切工是衡量宝石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优秀的切割工艺可以让宝石璀璨夺目。若将某宝石的剖面简化如图所示(关于虚线左右对称),一束激光垂直面入射,恰好分别在面,面发生全反射后垂直面射出,由此可知该宝石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  )
A. B. C.1 D.2
6.白光由空气射向水面,光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在图中所示光路哪一种是可能发生的(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一半圆形玻璃砖,C点为其圆心,直线OO'过C点与玻璃砖上表面垂直。与直线OO'平行且等距的两束不同频率的细光a、b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波长变长
B.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D.若a、b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
8.水中的空气泡看上去比较亮,对这一现象有以下不同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泡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较亮
B.空气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较亮
C.从空气泡到达水中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反射,因而较亮
D.从水中到达空气泡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
9.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AO从某种介质以入射角α射入空气,以O点为圆心,R1为半径画圆C1与折射光线OB交于M点,过M点向两介质的交界面作垂线与入射光线AO的延长线交于N点,以O点为圆心,ON为半径画另一个圆C2,测得该圆的半径为R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B.若光由介质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则临界角为
C.若过圆C1与界面的交点D作界面的垂线交圆C2于P点,则OP与法线所夹的锐角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
D.若入射光的强度保持不变,逐渐增大入射角α,则折射光的强度将逐渐增加
10.如图,在某种液体内,有一轴截面为正三角形的薄壁透明圆锥罩ABC,底面水平,罩内为空气。发光点D位于AB中点,发出的垂直于BC的光恰好不能射出液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发出的光照射到CB界面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B.液面上方能够看到透明罩所有位置都被照亮
C.液体的折射率为
D.液体的折射率为
11.如图所示,让光线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平直边上,在这个界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逐渐增大入射角,下列对观察到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B.折射角和入射角的比值不变
C.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逐渐减弱
D.折射光线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
12.如图所示。AOB为透明扇形玻璃砖,圆心角,OM为AOB的角平分线,一束平行于OM的单色光在空气中由OA边射入玻璃砖,经OA面折射后的光线恰平行于O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玻璃的折射率为2
B.经OA面折射后的光线射到AMB面都将发生全反射
C.该入射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与玻璃砖中的波长相等
D.该入射光在空气中的频率与玻璃砖中的频率相等
13.为了研究某种透明新材料的光学性质,将其压制成半圆柱形,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由真空沿半圆柱体的径向与其底面过O的法线成角射入。为光学传感器,可以探测光的强度。从面反射回来的光强随角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若减小入射角,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也将变小
B.图甲中若减小入射角到0°,则光线将全部从界面透射出去
C.该新材料的折射率
D.该新材料的折射率
14.完全相同的单色光源分别沿A和B分别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与界面夹角分别是和,如图所示。若光束A在介质Ⅰ中的传播速度为,光束B在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束A发生全反射
B.光束B发生全反射
C.光束B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
D.如将光束B与界面夹角再减小,光束B就能发生全反射
15.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这种棱镜在光学仪器中广泛用于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一束宽度为L的单色平行光束射向全反射棱镜AC面的AP部分,光束平行于AB面入射,由P点入射的光线恰好射到B点,光线经AB面发生一次全反射后从BC面射出。已知棱镜对该光的折射率为n=,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  )
A.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
B.光在棱镜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30°
C.从BC面出射的光,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均为
D.光束从BC面出射后仍平行,宽度变为
二、填空题(共4题)
16.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实验室少了一块平行玻璃砖,实验老师分发了一块三棱镜给最后一个小组的同学。该小组同学在插好大头针、后,无论如何都不能在三棱镜的BC边用第三枚大头针同时挡住、的像,根据下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ABCD为某棱镜的横截面,其中∠B=∠C=90°,∠D=75°,某同学想测量该棱镜的折射率,他用激光笔从BC边上的P点射入一束激光,激光从Q点射出时与AD边的夹角为45°,已知QE⊥BC,∠PQE=15°,则该棱镜的折射率为_____,若改变入射激光的方向,使激光在AD边恰好发生全反射,其反射光直接射到CD边后_____(能或不能)从CD边射出。
18.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的折射率为,光从它的一个端面射入,又从另一端面射出,所需的最长时间是________.(设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
19.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B.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C.大头针和及和之间的距离尽量小些
(2)小红同学在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她以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延长线于点,过点和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点和点,如图甲所示,她测得,,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__________。
(3)小明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间距画得比玻璃砖的宽度稍大些,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小明又设想用下面的方法测量液体的折射率:取一个半径为的圆形软木塞,在它的圆心处垂直插上一枚大头针,让软木塞浮在液面上,如图丙所示。调整大头针插入软木塞的深度,使它露在外面的长度为,这时从液面上方的各个方向向液体中看,恰好看不到大头针。利用测得的数据可求出液体的折射率__________。
三、综合题(共4题)
20.如图所示,将一个折射率为的透明长方体放在空气中,矩形ABCD是它的一个截面,一单色细光束入射到P点,AP之间的距离为d,入射角为θ,,AP间的距离为d=30cm,光速为c=3.0×108m/s,求:
(ⅰ)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正好能射至D点上,光线在PD之间传播的时间;
(ⅱ)若要使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
21.如图所示,一玻璃砖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中,,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现有两细束平行且相同的单色光、,分别从边上的点、点射入,且均能从边上的点射出。已知。求:
(1)、两单色光的入射角;
(2)、两点之间的距离。
22.半径为的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下面左图所示,为圆心,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入玻璃砖后,恰在点发生全反射,已知,求:
(1)玻璃砖的折射率;
(2)另一条与平行的光线从最高点入射玻璃砖后,折射到上的点,则这根光线能否从射出?为多少?
(3)若射向玻璃砖的光线不是两条,而是如右图与、同方向的一宽束平行光,则能从平面射出的光束的宽度。
23.如图是一个用折射率的透明介质做成的四棱柱的横截面图,其中,,现有一束光从图示的位置垂直入射到棱镜的面上,画出光路图,确定射出光线。注意:每个面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不能忽略。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A
6.D
7.D
8.D
9.C
10.C
11.D
12.D
13.C
14.D
15.C
16.光在BC界面发生了全反射
17. 激光能够从CD边出射
18.
19.B 1.5 偏小
20.(i);(ii) 30°≤θ≤60°
21.(1);(2)8cm
22.(1) ;(2)能从MN射出;;(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