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学期段考高一历史试题
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姬姓的族人可以说是黄帝的嫡
系后裔)之国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
A.先代贵族 B.开国功臣 C.王室成员 D.少数民族首领
2、西周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的宗法等级是( )
A、周天子—卿大夫—诸侯—士 B、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C、周天子—诸侯—士—卿大夫 D、周天子—士—卿大夫—诸侯
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4.秦朝中央集权实质上是( )
A、地方服从中央 B、皇帝独揽大权
C、推行皇位世袭制 D、实行三权分立
5.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6.隋唐两朝实行并完善三省六部制的根本作用是( )
A.削弱了皇权,有益于政治清明 B.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明确了官吏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 D.增加了政府职能机构,便于纳贤
7.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其正常的运作程序应该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8、科举制度成为我国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在( )
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两汉 D、隋唐
9、我国在地方管理上,推行行省制度,由此省级管理体制开端,始于( )
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0.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图一 一统江山巾
图二 四方平定巾
图三 六合一统帽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下列对关于明朝内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B、明成祖时正式确立
C、曾经一度获得票拟权 D、是中央级决策机构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 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13.近代西方人奉古希腊罗马文明为西方文明之根的主要原因是( )
A.古希腊罗马文明历史悠久
B.古希腊罗马文明有璀璨的文化和较为完善的民主法制体系
C.古希腊罗马文明大气磅礴
D.古希腊罗马文明影响深远
14.“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以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 )
A.罗马帝国 B、雅典 C、拜占庭帝国 D、斯巴达
15.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 )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16.“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
A.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C.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D.雅典人的民主意识十分强烈
17.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
A.四百人议事会 B.十将军委员会 C.公民大会 D.最高法院
18.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公民法
C.万民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9、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 )
A、罗马公民之间 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
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 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
20.据说古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举办的,运动会期间希腊各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将被看作是英雄而受到热烈欢迎。古希腊还规定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妇女参加和观看运动会。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奥林匹克运动会
B.古希腊奥运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C.古代希腊存在着对妇女、奴隶和移民的歧视
D.由于奥运会的存在,希腊各邦之间不再发生战争
21、古希腊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决策方式的根本区别是( )
A.公开性 B、民主性 C、效率高低 D、有无辩论
22. 某思想家在一本书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这位“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所在的国家是 ( )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23、英国的第一位首相是( )
A.麦迪逊 B、德雷福斯 C、沃尔波尔 D、俾斯麦
24.《大国崛起·解说词》“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
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
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上述文字描述了一项在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
件,该文件是 ( )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25.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 )
A.议会发生了变化,国王没有变
B.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
C.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
D.只改变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其本质没有变化
26.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都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27.参加了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
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28.梁廷枬在《海国四说》中介绍某个近代西方国家时说:“未有统领(指国家元首),先有国法。”该国家应是 (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29. 1789 年,美国成立联邦制政府,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的是( )
A .杰弗逊 B .林肯 C.华盛顿 D.罗斯福
30、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 )
A、资产阶级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人民民主专政制 D、邦联共和制
二、材料分析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0分,共40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足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6分)
(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2分)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请你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6分)
32.(16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太仆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 《朱子语类》 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 赵翼《薝曝杂记》
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8分)
材料一的制度有什么特点?(4分)
(3)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4分)
33.(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 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 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上册,1995年商务版
回答:
(1)所谓独立战争后“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存在着那些弊端?(4分)
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6分)
高一历史段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
1——10 CBBBB BBDCC
11——20 DDBBB ACAAD
21——30 BDCBC CDBCB
主观题
31、(1)材料一中的“民主”是指“民之主”,即最高统治者;而“民”是指被统治者。(4分)材料二的“任何人”是指:有限定的公民(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2分)。
(2)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是人民主权。(2分)
特征: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6分)
32.(14分)
(1)秦朝: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8分)
(2)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2分)
(3)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被废除;皇权日益加强。(4分)
33.(10分)
(1)松散的州际同盟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无权统一关税政策,无力阻止英国的商品倾销,更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维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4分)
(2)组建了联邦制国家,确定了中央集权的原则;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确定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和相应的民主原则。(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