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1章 2 机械运动 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共24分)
1. 棋盘上摆放有三个棋子如图中甲图所示,乙图则是三岁的小宇移动了棋子后的样子。相对于棋盘,位置发生了变化的棋子是( )
A. 只有3 B. 只有2和3 C. 只有1和3 D. 1、2和3
2.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行船 B. 远树 C. 河岸 D. 山峰
4. 年 月 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 地球 B. “天舟一号” C. “天宫二号” D. 太阳
5. 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 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 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 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6. 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 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
D. 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6分)
7.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在南京“中山北路”平直的快车道上,有三辆汽车正同向顺风行驶,此时甲车上的人感觉顺风,乙车上的人感觉逆风,丙车上的人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初步判断三辆汽车中行驶速度最大的是 车。若以丙车为参照物,风与丙车处于相对 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
8. 下图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 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 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
9.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 的;以树木为参照物,青山是 的。(以上两空均填“运动”或“静止”)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 而言的。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比较知,1号、2号棋子相对于左边框向右移动了一个空格;3号棋子相对于上边框向下移动了2个空格。所以三个棋子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选:D。
2. A
【解析】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明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 、 C 、 D 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A
【解析】A.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行船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符合题意;
B.研究对象不能选择自己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远树为参照物,不符合题意;
CD.远处的树与河岸、山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4. C
【解析】“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和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故AD错误;
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B错误;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
5. B
【解析】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错误;
汽车模型相对于风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
风相对于风洞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C错误;
风相对于地面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D错误。
6. B
【解析】(1)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说明乙车向北运动;
(2)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北运动,此时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车静止不动;二是向南运动;三是也向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
第二部分
7. 乙;静止;运动
【解析】甲车上的人感到在顺风中行驶,表明甲车的速度比风速慢;乙车上的人感到在逆风中行驶,表明乙车的速度比风速快;丙车上的人感到无风,表明丙车的速度和风速相同。所以三辆汽车中行驶速度最快的是乙车,最慢的是甲车;若以丙车为参照物,风与丙车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8. 运动;静止
【解析】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运动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相对于该运动员的位置未发生变化,所以其他运动员是静止的。
9. 运动;静止;地面
【解析】青山相对于竹排的位置发生变化,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青山相对于树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树木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