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空气
一、单项选择题(共9小题;共18分)
1.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 的是
A. B. C. D.
2. 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盐汽水 B. 矿泉水 C. 自来水 D. 蒸馏水
3. 测定空气成分含量的实验中,体积分数约占 的是
A. B. C. D.
4.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 的含量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 处 D. 水槽中液面下降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C.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D. 天然气用作燃料
6. 近年来,部分大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动植物的呼吸;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其中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7.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 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 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 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 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8.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
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农业上应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 开采可燃冰时要防止甲烷泄漏
C. 提倡同学们短距离出行时骑自行车
D. 大量生产石灰乳吸收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6分)
10. 简答题。
(1)完成下面各题。
① 按如图所示,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连接好装置,打开橡皮管的止水夹,将导管口伸入烧杯内的水中,两手掌紧贴广口瓶外壁,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然后双手离开广口瓶,过一会儿又看到的现象是 。
② 在得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先将止水夹夹住连接两导管的橡皮管。将 中的红磷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然后迅速插入广口瓶中,将塞子塞紧。红磷在瓶中燃烧,发出 色的火焰及 色的 。待红磷燃烧完毕,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被吸入广口瓶中,进入广口瓶的水约占广口瓶容积的 。
③ 为什么水会被吸入广口瓶中
④ 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主要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2)根据上题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 从上述实验中,可以推断氮气具有什么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② 某同学做上述实验时,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比理论值偏小,试分析可能造成实验值偏小的原因。(列举出三条)
11. 阅读下列短文,请在划线语句下方的括号内选择填写“反应条件”、“反应现象”或“实验结论”。
(1)把硫磺放在酒精灯火焰上 ,硫磺 ,发出 ,并产生 ,这是 。
(2)将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火焰 ,看到试管口 ,这是 ;又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这说明 ,加热后试管内留下 ,这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A选项:空气中不含有 ,故A错误;
B选项:空气中 中体积分数为 ,故B错误;
C选项:空气中 的体积分数为 ,故C正确;
D选项:空气中 的体积分数为 ,故D错误;故选C。
2. D
【解析】A、盐汽水中有盐、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自来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3. A
【解析】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 ,氧气体积分数 ,氧气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一,故选:A。
4. C
5. B
【解析】A、氧气能够支持呼吸,所以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氧气支持呼吸的性质在氧气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B、氦气容易气化从周围吸收热量,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而氦气的气化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够用于炼铁,一氧化碳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其还原性,即一氧化碳炼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D、天然气具有可燃性,用作燃料,物质的可燃性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故选B。
6. A
7. D
【解析】A、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故A正确;
B、空气中含有惰性气体,可以分离出来用于焊接保护气,故B正确;
C、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不活泼,较稳定,可以分离出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C正确;
D、空气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D错误;
故选D。
8. A
【解析】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该选项说法正确;
B、如果把红磷换成硫或木炭,硫或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或二氧化碳气体会占据氧气的空间,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从而导致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集气瓶中的氧气的量是一定的,反应需要的红磷的量也是一定的,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也是一定的,并不是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但是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9. D
【解析】A.农业上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能够减少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故正确;
B.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易转化为甲烷气体造成泄漏,所以开采可燃冰时要防止甲烷泄漏,故正确;
C.提倡同学们短距离出行时骑自行车,利于环境保护,故正确;
D.石灰乳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很少,要解决温室效应主要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错误。
第二部分
10. (1) ① 导管口有气泡;刚开始烧杯中的水进入导管(导管内水面高于烧杯中水面)
② 燃烧匙;黄;白;浓烟;
③ 红磷燃烧消耗瓶中氧气,生成固体,燃烧后瓶中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水压入广口瓶。
④ 空气由约含 体积的氧气及不助燃的氮气组成。
(2) ① 氮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点燃时也不跟红磷及氧气发生反应。
② ①可能红磷不足,未把瓶中氧气反应完。
②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③可能瓶塞漏气。
④导管中原来没有水,实验后导管中还留有水。
11. (1) 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现象;反应现象;实验结论
(2) 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实验结论;反应现象;实验结论;反应现象;实验结论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