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卷
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18×3分=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O2(g) == 2H2O(l);△H=-571.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CH3COOH(aq) == CH3COONa(aq) + H2O(l) △H =-57.4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
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⑴C(s)+O2(g)=CO2(g) ;ΔH 1=-393.5kJ/mol
⑵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2=-870.3kJ/mol
⑶H2(g)+O2(g)=H2O(l) ;ΔH 3=-285.8kJ/mol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 的ΔH 为( )
A.488.3 kJ/mol B.-488.3 kJ/mol C.-244.15 kJ/mol D.244.15 kJ/mol
4、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B.;
C. ;
D.;
5、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 )
A. V (H2)=0.03mol/(L·min) B. V(N2)=0.02mol/(L·min)
C. V (NH3)=0.17g/(L·min) D. V (NH3)=0.01mol/(L·min)
6、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1,则这段时间为( )
A.0.1 s B.2.5 s C.5 s D.10 s
7、已知450℃时,反应H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
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
8、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ClF3(g) △H= —268 kJ/mol,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F的转化率增大 B. 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F3产率提高
C. 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转化率降低
9、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
A(固)+2B(气) C(气)+D(气)已达平衡的是( )
A.B的物质的量浓度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混合气体的压强
11、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υ正(N2)=υ正(H2) B.υ正(N2)=υ逆(NH3)
C.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
12、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υ(H2)=0.1 mol·L-1·min-1 (B)υ(N2)=0.2 mol·L-1·min-1
(C)υ(NH3)=0.15 mol·L-1·min-1 (D)υ(H2)=0.3 mol·L-1·min-1
13、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 (D)反应混合物的压强
14、反应2X(g)+Y(g) 2Z(g) △H,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 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6 8O2和18 8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
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C(石墨,s)=C(金刚石,s) △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16、Fe(OH)3难溶于水,存在平衡:Fe(OH)3Fe3++3,在Fe(OH)3悬浊物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后,可使溶液中的Fe3+浓度增大的是( )
A.NaOH溶液 B.稀HCl C.稀HI D.水
17、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为1.0×10-12,由此可知在该温度时纯水电离的c(H+)为( )
A. 1.0×10-7 B. 1.0×10-2 C. 1.0×10-6 D. 1.0×10-14
18、pH=13的 强碱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 ( )
A.9:1 B.1:11 C.1:9 D.11:1
二.填空题
19、(2分/空,共14分) 反应A(g)+B(g)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 ___,原因是 。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E2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0、(3分/空,共6分)
某温度下纯水中C(H+) = 2×10-7 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 = ___________。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 = 5×10-6 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 = ___________。
21.(3分/空,共9分)
某温度下,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反应在t1min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反应起始至t1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
⑶ X的物质的转化率是________。
22、(2分/空,共8分)
在6份0.01mol/L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物质:
A.浓氨水 B.纯水 C. 少量浓H2SO4
D. 少量NaOH固体 E. 少量Al2(SO4)3固体
(1)能使[OH-]减小、[NH4+]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
(2)能使[OH-]增大、[NH4+]减小的是_____________;
(3)能使[OH-]和[NH4+]都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4)能使[OH-]和[NH4+]都减小的是_______________。
23、(9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3A(g)+B(g)xC(g)+2D(g) 经5min后达到平衡时,测知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求:
(1)A的平衡浓度(2)B的平均反应速率(3)x的值
2012年下学期段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1-5BABAD 6-10CBACD 11-15CBBCD 16-18 BCC
19、(1)放热。
(2)减小;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不影响;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移动。
(4)减小、减小。
20、纯水中 C() = C(H+) = 2×10-7 mol/L
Kw = C(H+)·C() = 2×10-7×2×10-7 = 4×10-14
稀盐酸中 C() = Kw / C(H+) = (4×10-14) / (5×10-6) = 8×10-9 mol/L
21. ⑴ 2X 3Y+Z ⑵ 0.6/t1 mol/(L·min) ⑶ 33.3%
22、(1) C E (2)D (3)A (4)B
23、0.75mol/L 0.05 mol/(L·mi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