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课时 惯性与惯性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
A. 锤柄的重力 B. 锤柄的惯性 C. 锤头的重力 D. 锤头的惯性
2.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B. 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 运动员百米赛跑后很难停下,是因为受到惯性力
3. 歼击机在进人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A. 减小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B. 减小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C.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D.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4. 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将棋子击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棋子都有惯性 B. 飞出去的棋子没有惯性
C. 上面部分的棋子没有惯性 D. 只有最下面部分的棋子才有惯性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宇航员从地球到太空,惯性会发生变化
B. 我国 大型运输机在空投物资时,应在目的地正上方进行空投
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外力同时消失,物体将停止运动
D. 乘坐轿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6. 如图是人们采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松动的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的情景,这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哪一个物体有惯性
A. 凳子 B. 手 C. 锤柄 D. 锤头
7.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 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C. 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驾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D. 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没有惯性
8. 小东和妈妈周末乘车到郊外去游玩,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东和妈妈都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B. 汽车紧急刹车时,小东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 驾驶员松开油门后,汽车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D. 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9.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扔出去的物体要飞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 物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大小与运动速度无关
10. 小金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金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
B. 小金冲过终点线,停下来时没有惯性
C. 小金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
D. 小金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11. 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导致球突然从如图甲位置变成如图乙位置的是
A. 车向西起动 B. 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加速 D. 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减速
12. 下图是汽车拉力赛途经的一段“”形水平弯道,为了更安全,现场观众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A. 甲、乙 B. 甲、丁 C. 乙、丙 D. 丙、丁
13.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惯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惯性提高速度
C.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D. 锤柄下端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14.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和 的两个物块 和 ()。将它们分别放在水平且光滑的很长的车板上,车以速度 向右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时,则
A. 两物块都立即静止
B. 物块运动得快, 物块运动得慢, 将撞上
C. 物块运动得慢, 物块运动得快,两物块间距离加大
D. 两物块都以原来的速度 水平向右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15. 图为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减速时发生
B. 都是在小车突然启动时发生
C. 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发生
D. 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
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8分)
16. 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厢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小球具有 的缘故。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是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17. 头盔、赛车服、头颈支持系统是赛车手极其重要的防护装备(如图所示),它们分别保护赛车手身体的不同部位。比赛过程中若发生意外撞击,使赛车由高速运动突然减速到停止,在安全带的保护下,车手的身体能被固定在座椅上,佩戴头颈支持系统可以避免头部由于 向 (选填“前“或“后“)摆动,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2分)
18. 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静止地放在一块塑料薄片上,用弹簧片将薄片突然击出,小球会落在下面的圆筒内,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小球原来处于 状态;当小球下面的薄片被击出后,小球由于 ,仍然保持原来的 状态,又由于受到 力的作用,落在下面的圆筒内。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19. 如图甲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
(1)由图甲、乙或图内、丁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2)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 的性质。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因为锤头与柄原来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硬物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故D正确。
2. C
3. A
4. A
【解析】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棋子被击飞,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被击飞的棋子、上方的棋子和下面部分的棋子都具有惯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 D
6. D
7. C
8. C
【解析】小东和妈妈都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人的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B错误;
驾驶员松开油门后,汽车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先运动状态不变,故C正确;
汽车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D错误。
9. D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A选项错误。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度量。惯性大小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故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因此C选项错误。
10. C
【解析】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运动快慢无关,故A错误;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B、D错误;
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小金在整个跑步过程中,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故C正确。
11. C
【解析】如果车和小球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车向西起动时,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小球会向东摆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小球和车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小球不会摆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当车向东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球会向西摆动,故C选项符合题意。
当车向东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球会向东摆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2. B
【解析】由图可知,当汽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如果汽车失去控制,由于惯性,汽车将会沿原来运动的方向冲出,即会冲到图中的乙区或丙区,故人在甲区或丁区是相对安全的。
13. C
【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误;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能利用惯性提高速度,故B错误;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时,锤柄停止运动,松动的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故D错误。故选C。
14. D
【解析】小车停止,两个物块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运动,不会立即静止。两物块原来的运动速度和方向相同,所以小车停止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保持不变,不会相撞,距离也不会加大。故选D。
15. A
【解析】甲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或启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低速或静止状态,使得木块向后倾倒;乙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或停止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前倾倒。综上分析可知,B、C、D选项错误,A选项正确。
第二部分
16. 惯性;东
【解析】乘客面向西坐,小球向着乘客滚去说明小球向东滚,由于是火车刹车导致小球滚动,所以火车向东行驶。
17. 惯性;前
【解析】比赛过程中若发生意外撞击,汽车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而佩戴头颈支持系统可以避免头部由于惯性而向前摆动,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第三部分
18. 静止;惯性;静止;重
第四部分
19. (1) 向右做减速运动或者向左做加速运动
(2) 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或惯性)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