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九章 压强(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九章 压强(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2 16:0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九章 压强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共72分)
1. 如图所示,四只相同的碗都装满水,表示碗内受到水的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 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 ,桌面面积为 ;物体乙重 ,下表面的面积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海绵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
B. 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 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D. 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3. 如图所示,用大拇指把图钉垂直按压在竖直墙面上,图钉对拇指的压力为 ,图钉对拇指的压强为 ,图钉对墙面的压力为 ,图钉对墙面的压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4. 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C. 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D. 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5. 图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B.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C.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
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6.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穿上雪橇滑雪
B.
锋利的篆刻刀
C.
铁轨下面铺放枕木
D.
多轴平板货车
7.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a)所示。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高度相同的 、 两实心圆柱体,如图(b)所示,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为
A. B. C. D.
8. 如图所示,细玻璃管与水平面成 放置,管内装有长为 的水柱,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A. B. C. D.
9. 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A. 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 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
C.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10.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所示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 打开,下游阀门 关闭。关于此时的船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上游闸门两侧的压力相等
B.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上游闸门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下游闸门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上游闸门两侧的压力相等
11.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水,若将试管由图甲所示的竖直位置逐渐倾斜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水不溢出),则在倾斜过程中,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A. 压强不变,压力变小 B. 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C. 压强变小,压力变小 D. 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12. 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空塑料瓶上浇上冷水,可以看到塑料瓶变瘪。瓶变瘪的主要原因是
A. 塑料瓶热胀冷缩 B. 塑料瓶受重力作用
C. 所浇冷水对塑料瓶施加了压力 D. 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13. 科技小组的同学用 打印机制作了四种模型,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放置于电子秤上,如图所示,用吹风机相同挡位正对模型从右向左水平吹风,其中电子秤示数可能明显减小的是
A. B.
C. D.
14. 如图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A. B.
C. D.
15. 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小物块丙置于正方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现将丙从乙的上表面移至甲的上表面,若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 、 ,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 、 ,则
A. , B. ,
C. , D. ,
16.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 和 (),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若在容器 中浸没金属球甲,在容器 中浸没金属球乙后,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乙两金属球相比,不可能存在的是
A. 甲的质量大 B. 甲的密度大 C. 乙的体积小 D. 乙的密度小
17. 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 )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A. 仍是满罐水 B. 水将流出一部分
C. 水将全部流出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8. 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 。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A. 可能小于 B. 可能大于
C. 一定小于 D. 一定大于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9. 当列车高速经过时,若人离列车太近,很容易被吸向列车,这是因为列车在高速行驶时,列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 ,压强 ,人外侧的气压大于内侧的气压,从而把人压向列车。
20. 一头质量为 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 ,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取 )
21. 如图, 、 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 、 两处的压强 (填“”、“”或“”)。当打开阀门时,液体 (填“流动”或“不流动”)。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24分)
22. 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 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23.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中:
(1)如图 所示的仪器叫微小压强计,当橡皮膜不受压力时, 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 ,当橡皮膜受到压力时, 形管会出现高度差。使用这个仪器时, 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将橡皮膜放入水中, 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存在 。如果把橡皮膜放入水中, 形管内水面没有出现高度差,在这两个故障中: 橡皮管漏气; 橡皮管不通气,可能的故障是 ;
A.
B.
C.
(3)将水中橡皮膜的探头朝向不同方向,比较图 中 、 、 可知,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 的压强相等;
(4)小明将压强计放入甲乙两种溶液中,现象如图 所示,由此可知甲液体的密度 乙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39分)
24. 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千克、底面积为 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体积为 的水。
(1)求容器中水的质量 ;
(2)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
(3)现将一质量为 千克的物块浸在水中,求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最大增加量 。
25. 如图所示,在一个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的下端附一塑料薄片(重力不计),竖直压入水面下 的地方,不使水进入管中。求:
(1)该薄片受到水的向上压强多大
(2)如果向管中慢慢注入煤油,当煤油柱的高度为多少时,塑料片恰好下落 (, 取 )
26.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均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 和 。现将两完全相同物块分别放入容器甲中和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放置前后容器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 、 如下表所示。
(1)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
(2)圆柱体乙的质量。
(3)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是否溢出,并说明理由。
五、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27. 某区域不同海拔的大气压数值如表所示: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在海拔 以下,大气压强 随高度 变化的关系式是 。
(2)某同学在该地区旅游时,到达了海拔 米处,他用()中的关系式计算出了该地气压值为 。由于该关系式只适用于海拔 以下,该计算值与当地实际气压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那么你认为造成该偏差的原因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C
3. A
4. B
5. A
6. B
7. D
【解析】由图可知,当 时,,当 时,,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则 ,
、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 两物体的高度相同,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8. A
【解析】细玻璃管与水平面成 ,管内水柱长为 ,根据直角三角形三角关系: 角所对直角边为斜边的一半,水的深度:,
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
9. D
【解析】A. 将探头放在食盐水中的同样深度处,液体的密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错误;
B. 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处转动 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故错误;
C.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错误;
D.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小,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故正确。
10. A
11. C
12. D
【解析】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空塑料瓶上浇上冷水,塑料瓶的温度降低,塑料瓶内的气压减小,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
13. B
14. D
【解析】水翼的作用是在船高速行驶时将船体抬高,船体需要受到向上的力。根据飞机升空的原理可知,水翼要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选项D正确。
15. A
16. C
17. A
【解析】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 饮水机的使用 即可判断出仍是满罐水,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大气压的缘故,大气压可以支持 高的水柱,当然可以支持这一罐水。
18. D
第二部分
19. 变大;变小
20. ,变大
【解析】()象对地面的压力:

大象四只脚的面积:

大象对地面的压强:

()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则作用面积变成了三只脚,作用面积减小,在压力不变时,压强变大。
21. ;不流动
【解析】如图可知,,且装有同一种液体,由 可知,,
当阀门打开时, 和 的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连通器。
由于容器中装同一种液体水,并且液面相平,因此打开阀门后,液面仍保持相平,故液体不会流动。
第三部分
22. (1)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解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
(2) 、 ; 、
【解析】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应选择图 、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不同,应该通过图中的 、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 正确
【解析】由图 、 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由图 、 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由此可知,小丽的结论是正确的。
(4) 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受力面积
【解析】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减少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23. (1) 相平;不是
【解析】当微小压强计橡皮膜不受压力时,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 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相平;压强计的 形管一端和空气连通,另一端是封闭的,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不是连通器。
(2) 压强;C
【解析】将橡皮膜放入水中, 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将橡皮膜放入水中时,若 型管内液面没有高度差,则可能是橡皮管漏气或橡皮管不通气。
(3) 向各个方向
【解析】将水中橡皮膜的探头朝向不同方向,如图 所示,比较图 、 、 可知,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则液体内部压强相同,这说明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 小于
【解析】由图 可知,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金属盒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压强相同,又因为金属盒在甲液体中深度大,根据 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乙液体的密度大。
第四部分
24. (1) 千克
(2) 帕
(3) 帕
25. (1)
【解析】该薄片受到水的向上压强:

(2)
【解析】当煤油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强等于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强时,塑料片刚好下落,
则煤油对塑料片的压强:,
根据 可得,煤油柱的高度:

26. (1)
【解析】
(2)
【解析】
(3) 没有溢出。
【解析】圆柱体乙对地面压力增加量
甲容器对地面压力增加量
所以没有溢出。
第五部分
27. (1)
【解析】观察实验数据可知,在海拔 以下,该地区大气压强 随高度 变化的关系属于一次函数关系,设 , 为零时,, 时, , ,解得 ,大气压强 随高度 变化的关系式是 。
(2) 偏小;通过数据表格可以看出:当海拔超过 后,随高度的增加大气压下降越来越慢
【解析】当海拔超过 后,随高度的增加大气压下降越来越慢,用()中的关系式计算出的该地气压值与当地实际气压值相比偏小。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