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2 16:0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
1. 以下情景中的力,有一个力与其他三个不同类,这个力是
A. 放在桌面上的钢球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B. 桌面受到钢球的压力
C. 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D. 用力把橡皮筋拉长
2. 几位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来比试臂力,如图所示,大家都不甘示弱,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 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3. 如图所示,ABCD顺序表示了射箭的整个过程,运动员先将箭搭在弓上,然后慢慢拉弓,将弓拉满后松手,箭疾驰而飞,在以上过程中,弓的弹力最大的时刻是
A. B.
C. D.
4.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B. 使用时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C. 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量程
D.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5. 下列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 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 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
6. 用一个刻度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就直接去测量大小为 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若直接用它去测另一个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则被测力的大小为
A. B. C. D. 无法确定
7. 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A. 4.2 B. 4 C. 3.8 D. 无法判断
8.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9.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弹力 B. 拉力不属于弹力
C. 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D. 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能产生弹力
10. 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A. 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 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 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 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4分)
11. 有一类物体,如 、 、 等,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有些物体,如 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
12. 在跳水比赛中,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被压弯的跳板对运动员产生了向上的 ,把运动员弹到空中。
13. 图中手的拉力为 ,如果该弹簧测力计弹簧的原长为 ,在手的拉力作用下此时的长度为 ,那么在受到的拉力是 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为 。
14.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15. 测力计是测量 (选填“质量”或”力”)的大小的仪器;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
16. 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实验中得到: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根据这一结论小明用 的力拉一弹簧,使弹簧伸长了 ;小芳用力将这个弹簧拉长了 ,则小芳拉弹簧的力是 。
17.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
18. 如图所示,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 ;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8分)
19. 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找来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用一弹簧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下表: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 的情况下,弹簧的 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
(3)小华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下面 图(填序号)所示的图象.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20.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把下面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补全
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了解刻度值的大小。
②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 与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
③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使用时不能超过它。
④校正 ,并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
(2)以上方法的正确使用顺序是 。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钢球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桌面受到钢球的压力、橡皮筋受到的拉力都属于弹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属于引力;故选项C符合题意。
2. B
【解析】【分析】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即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解析】解:由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知,弹簧的伸长越长,需要的拉力就越大,所以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所以 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正确理解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 C
【解析】拉弓时,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将弓拉满后,弓的弹性形变最大、弹力最大。
4. B
5. C
6. C
【解析】测 的力时其示数为 ,说明弹簧测力计未受力时的示数为 ,故当它的示数为 时,被测力的大小为 。
7. C
【解析】【分析】会使用测力计并能正确的进行读数。在使用测力计前要注意调零,若不指零,则应减去原来测力计的示数。
【解析】解:秤钩不受力时,其示数为,受力后示数为,所以力的大小实际为
故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测力的使用及读数,注意测力计的调零。
8. C
【解析】【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形变。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解析】解:、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错误;
、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故错误;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说法正确,故正确;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并不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故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 C
10. B
第二部分
11. 撑竿;橡皮筋;弹簧;弹性;橡皮泥;塑性
12. 形状;弹力
【解析】跳水运动员踏板起跳时,跳板会被压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被压弯的跳板对运动员产生了向上的弹力,把运动员弹到空中。
13. ;
【解析】弹簧拉力计示数为 ,故手的拉力为 ,原长 ,现在长度为 ,伸长量 ,
则 ,

,则拉力为 时,弹簧测力计长度为 。
14.
15. 力;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指针在 以下两格处,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16.
17.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解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弹簧测力计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18. 运动状态;相互
【解析】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网球的形状和运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三部分
19. (1) 制作弹簧测力计
(2) ;伸长
(3) A
第四部分
20. (1) 分度值;轴线;垂直;量程;零点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了解刻度值的大小。
②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③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超过它。
④校正零点,并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
(2) ③①④②
【解析】以上弹簧测力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顺序是③①④②。
(3) A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
A、使用时,弹簧可测任何方向的力,只要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方向一致就可以,所以错误;
B、使用前指针校零是一项必须的工作,是正确的;
C、弹簧、指针与外壳摩擦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应尽量避免,是正确的;
D、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力是不能准确测出的,而且还会损坏测力计,是正确的。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