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2 23:0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一、单选题(20题)
1.2018年11月有媒体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21日决定成立一个仲裁小组,调解六个国家和欧盟跟美国之间由于美国对钢铝产品加征关税而引起的争端。这说明世贸组织
A.消除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B.是解决贸易争端的唯一机构
C.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D.促进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如表所列的是18世纪60、70年代部分地区劳动者每天的工资平均水平状况。这一状况
地区 工资水平(单位:(白银)克/天)
中国北京 3.9
印度德里 1.7
意大利佛罗伦萨 3.7
英国曼彻斯特 12
A.造成亚非拉国家落后于西方 B.反映了工业化水平存在差异
C.推动英国率先进行技术革新 D.刺激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3.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何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D.经济贸易活动取代殖民战争
4.1947年10月30日,美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A.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 B.是基于经济危机的深刻反思
C.建立起永久性多边贸易体制 D.源自于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导
5.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量的83%来自西班牙。西班牙每年派遣两支运载金银的船队来往于美洲与本土之间。1503年到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一共掠夺了153564公斤黄金,7439142公斤白银。这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经济转型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加速社会阶层分化
6.下表为1740—1800年间,英国的工业产值及出口额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
时间 英国工业产值 出口额
1740年 2 420万英镑 630万英镑
1770年 3 690万英镑 1 120万英镑
1800年 6 820万英镑 2 350万英镑
A.英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 D.英国工业水平居于世界一流
7.明朝中后期,中葡两国的贸易中,中国主要输出生丝、丝织品、黄金、水银、瓷器、朱砂、麝香等;葡萄牙输往中国的主要是白银、胡椒、苏木、檀香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B.朝廷严厉实行“海禁”政策
C.中国工艺制造水平领先世界
D.中国较早完成近代社会转型
8.如表所示为1751 1831年英国人口分布占比情况(单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此时英国
时间 北部 西北部 南部 伦敦
1751年 23.2 21.5 37.8 17.5
1801年 22.2 26.1 33.4 18.3
1831年 21.6 28.3 31.1 19
A.城市化进程发展较缓慢 B.工业革命推动人口迁移
C.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D.医学进步促进人口增长
9.到了18世纪末,之前还高呼国家必须出面保护的英国棉纺织品制造商,开始转变态度,成为棉纱和棉布自由贸易的支持者。这一变化
A.受到重商主义的影响 B.体现世界市场的发展
C.源于技术领域的革新 D.导致自由主义的产生
10.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二战后初期,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
D.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
11.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美国文化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美国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不仅奠定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根基,而且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材料意在强调文化认同
A.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B.促进了跨国文化交流
C.是长期历史演进的结果 D.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
12.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
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爆发 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 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
13.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独特的建国历程,形成了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这种文化成为美国的标志,在美国的整个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美利坚文化形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英国文化占主导,特别是语言与英国几乎一样
B.种族融合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C.独立战争过程中,"美利坚人"成为共同名称
D.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促进了美国文化形成
14.《格致新报》由上海人朱开甲于1808年3月在上海创办。该报设有回答读者提问的专栏,至该报终刊时,共有答问242条,其分类如下,对如表分析不准确的是
序号 类别 数字 比例(%) 序号 类别 数字 比例(%)
1 日常生活现象 45 18.6 8 地理 3.3
2 应用科学 33 13.6 9 趣味问题 8 3.3
3 时务 24 9.9 10 生理 7 2.9
4 物理 20 8.3 11 化学 6 2.5
5 天文 18 7.4 12 军事 5 2.1
6 生物 15 6.2 13 其他 43 17.8
7 医学 10 4.1 14 总计 242 100
A.19世纪末中国社会对时务的关注度较高
B.甲午战败后应用科学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
C.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D.西学东渐直接引发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15.某位同学在学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内容后,设计了如下的思维导图。其中,最适合在“③”处填人的是
A.世贸组织成立 B.冷战时代的到来
C.欧共体的成立 D.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16.下图是清代广州画家关联昌19世纪中后期所作系列画之一。该画作采用水粉颜料,以精确的景物结构、明丽的色彩为主要特征,形象的表达了中国人一生的各个阶段。据此可知
图 《中国人的一生:就学》
A.中国传统文人画不断发展 B.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转型
C.该绘画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D.传统水墨画注重形神兼备
17.1842年英国官方发表报告指出“霍乱是穷人的疾病”,然而英国社会各界认为“霍乱是一种社会病”“疾病是自然和谐状态失衡的后果,是垃圾和废物不可避免的结果”。这反映了当时类国社会各界
A.意识到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对立 B.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得到传播
C.呼吁政府关注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D.已经理性思考工业化带来的弊端
18.《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时,在关于产品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推动
A.世界完全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
B.各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得以消除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对等的利益
D.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19.意大利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的早期发源地,但从1498年达·伽马在印度加尔各答港口的登陆,使意大利遭受了沉重地经济打击,便逐渐结束了意大利人享有的、作为西欧和东方贸易中间人的有利可图的垄断地位,由此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削弱自身实力 B.法国入侵使意大利半岛遭受严重破坏
C.新航路开辟失去了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D.工商业经济衰退失去竞争力
20.17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中期,文化消费成为中等阶层以上主体消费人群日常消费的一部分,在出版商、戏剧和音乐经理人的推动下,英国人对报纸、杂志、油画、戏曲、音乐会的消费增多。这一现象
A.有利于文化的市场化 B.源于中产阶级的形成
C.表明启蒙运动的扩展 D.反映工业文明的繁荣
二、材料分析题(2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20—194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比较表
时 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1820—1840
1840—1860
1860—1870
1870—1900
1900—1913
1913—1929
1929—1938
1938—1948
2.81
4.84
5.53
3.2
3.7
0.7
1.2
0.0
2.9
3.5
2.9
3.7
4.2
2.7
2.0
4.1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项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并选取表格中任一时段用史实进行说明。(注意:必须用同一时段的史实对三因素进行分析说明。)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中国 外国
19世纪40—60年代 签订《南京条约》;林到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英国、法国、美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签订《辛丑冬约》;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辛亥革命爆发。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航天、电子计算机等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为“新四大发明”。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至今依然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世贸组织调解六个国家和欧盟跟美国之间的贸易争端,这也是它的重要职能。世贸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自由化组织,此举当然顺应了世界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故选C项。AB项的表述都过于绝对。材料体现的经济全球化,而不是多极化,故排除D项.
2.C
【详解】
从材料数据可得出,英国工人的工资水平高于其它国家,说明英国的成本高,所以要进行技术革新,降低成本,故C项正确;亚非的落后与殖民扩张有关,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工业化水平,排除B;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
3.B
【详解】
根据“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可得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且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C;新航路开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殖民战争,排除D。
4.B
【详解】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提高关税,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的萎缩,深刻的教训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合作的必要性,从而才有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故答案为B项;关贸总协定是国际贸易合作的产物,不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排除A项;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协定,排除C项;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关贸总协定作为国际贸易协定与其无关,排除D项。
5.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虽然掠夺了大量的金银,但多数都被贵族统治阶层用于奢侈挥霍,导致西班牙国内物价上涨,最终加速了社会阶层分化,故选D;西班牙并没有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和实现经济转型,也没有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排除ABC。
6.A
【详解】
由表格可知,随着英国工业产值的增长,其出口额也在不断增加,说明其国内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故选A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自由贸易政策,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英国跟其他国家的对比,故排除D项。
7.C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提示,明朝中后期,中国以手工业品与葡萄牙的白银和香料等交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市场扩展的过程中,中国的手工业品生产水平高,工艺制作精良,受到西方世界的认可,所以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工艺制造领先世界,C项正确。产生东西方商品品种不同的原因不是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这一现象,故A项所说是表现,不是原因,不符合题意。中国的海禁政策不是决定中外贸易商品种类的原因,B项与材料无关;比起西方国家,中国完成近代社会转型较晚,D项说法错误。
8.B
【详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1751~1831年,英国西北部和伦敦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大,北部和南部的人口所占比重减小,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诸多港口、工业城市在西北部兴起,伦敦等城市化进程加快,吸引了南部和北部农村人口的迁入,故选B项,排除A项;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依然尖锐,故排除C项;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人口比重,不是人口总量,故排除D项。
9.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末的英国棉纺织制造商支持贸易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技术领域尤其是纺织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率,因此棉纺织商人鼓励自由贸易,以开拓市场,C正确;重商主义主张政府干预市场,保护国内市场,排除A;通过题干无法体现整个世界市场的发展情况,排除B;D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
10.A
【详解】
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因此新航路开辟后属于“经济增长时”,由此可推断,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故A正确;据所学可知,二战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经济恢复时期,由此可推断,二战后初期超短裙不会流行,故B错误;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是“文革”时期,受国内政治环境影响,女性不可能穿短裙,故C错误;据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是克林顿的“新经济时代”,美国经济繁荣,由此可推断“女人会穿短裙”,故D错误。
11.D
【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认同的意义,根据材料“美国文化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美国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不仅奠定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根基,而且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可知,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促进了跨国文化的交流,即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故D项正确;AB两项都比较片面,A项只符合材料中的“美国文化认同是……美国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内容,B项只符合材料中“跨文化交流”的内容,但都没有全面体现材料的内容,故排除AB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长期演进”,故排除C项。
12.B
【详解】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和欧洲之间存在丝银贸易,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这意味着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B正确;白银流入中国,减少了欧洲贵金属的流入量,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价格革命的发生,排除A;新航路开辟对西班牙的发展是有利的,其衰落不是新航路开辟导致的,也不是白银流入中国导致的,而是其未将获得的资本投入生产领域导致的,排除C;题干中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意味着中国的商品大量外销,说明当时是中国在经济中居于主导,排除D。
13.D
【详解】
根据材料“独特的建国历程,形成了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直接推动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1787年联邦宪法促使北美大陆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D正确;英语已经发展为美式英语,与英国本土英语不尽相同 ,所以A错误;“种族融合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属于独立前的拉丁美洲状况,所以B错误;独立战争前,“美利坚人”一词就已经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所以C错误。
14.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一些有识之士兴办实业,兴起了实业救国思潮,而非西学东渐直接引发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故D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19世纪末中国社会对时务的关注度较高,A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甲午战败后应用科学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排除B;材料表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排除C。
15.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关贸总协定于1995年发展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故选A;冷战格局的形成是在1955年华约组织建立后,排除B;欧共体成立于 1967年,排除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是1947年,排除D。
16.C
【详解】
根据材料“……该画作采用水粉颜料,以精确的景物结构、明丽的色彩为主要特征,形象的表达了中国人一生的各个阶段”,并结合所学可知,此绘画是水彩画,其构图、透视是西式的,精确的景物结构、明丽的色彩,可见画家曾研习过素描和色彩。但那酷似工笔画的线描、勾勒和渲染,画得呆扳的人物,以及选择的绘画主题,又分明是中国画的东西,所以是近代时代背景下中西合璧的产物,故C项正确;传统文人画强调意境,融书法、篆刻、文学等为一体,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转型,故B项错误;传统水墨画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17.D
【详解】
从“霍乱是穷人的疾病”到“疾病是自然和谐状态失衡的后果”可知当时英国社会各界对疾病的发生有了理性的思考,而且认为疾病是由于工业化导致的弊病,故选D;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不是对立的,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当时英国社会各界对疾病发生原因的思考,没有体现卫生观念的传播,排除B;材料反映的不是贫富差距的问题,排除C。
18.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关贸总协定体现了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宗旨,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与制度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A项,完全形成说法错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并未加入,排除。B项,关贸总协定并非各国参与,排除。C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并不实现对等利益,排除。
19.C
【详解】
意大利正是处于传统商路的优势地位和世界贸易中心,才有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重大文明成果,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意大利逐渐失去了地位优势、由此走向衰落,故选C项;A项和B项是其衰落原因,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工商业衰退原因是由C项导致,故D项排除。
20.A
【详解】
材料“在出版商、戏剧和音乐经理人的推动下,英国人对报纸、杂志、油画、戏曲、音乐会的消费增多”反映出各种文化消费增多,有利于文化的市场化,A正确;BC与材料无关,排除;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D排除。故选A。
21.(注:其他因素的概括符合题意,选用史实说明准确,即可给分。)
示例一:1860—1870年世界贸易增长迅速。
因素:科技的进步(世界工业生产状况);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国际贸易政策;世界市场。
说明:工业革命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完成,世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
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资产阶级大力开拓市场,抢占殖民地,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示例二:1929—1938年世界贸易出现负增长。
因素:世界工业生产状况;国际贸易政策和世界市场;国际局势。
说明:经济大危机,使得世界工业生产大幅下降;为应对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
策,世界市场体系遭到破坏;法西斯上台,国际局势紧张动荡,世界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示例三:1913—1929年世界贸易增长率迅速下降。
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政策。
说明:一战前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扩军备战,导致地区动乱和世界局势的紧张;一战使交战双方
深受战争的破坏,经济遭到沉重打击,欧洲的工业生产水平大倒退;由于战争给交战双方带来长期的心灵
创伤,各国之间特别是交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难以立刻消除,严重影响世界贸易。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和对课本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第一小问因素,依据表格中“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信息,从工业生产状况、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国际贸易政策、国际局势等方面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同一时段的史实对三因素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主要因素
【名师点睛】两次工业革命对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甚至整个世界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经济领域,尤其是海外贸易上,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这说到底是为了找寻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资本主义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22.示例:
科技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阐述:前两次工业革命中,西方列强迫切需要开拓海外市场,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依仗其先进的科技,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开始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不断向西方学习,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在经济方面,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相继产生;在政治方面,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相继进行民主政治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政府抓住机遇,积极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航天、电子计算机、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由此可以看出,科技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以世界成为一个整体这一论题为例,通过材料可知,中国和世界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考生可以从图表中总结归纳相关历史信息。然后利用这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第8页,共1页
答案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