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平反冤假错案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综合国力
不断提高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真理标思想伟大的历H「改革开放
准问题
的讨论|理论[史转折
“三个代表”
设立经济特区
重要思想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理论
开放
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指导「科学发展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
国两制”与
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不断扩大
祖国统一大业
主义思想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共39张PPT)
初期改革开放阶段
深化改革开放阶段
1978年1979年1980年1984年1992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5年2015年
中共十一届《告台湾经济特区城市经济“九二共识”香港回澳门回中国加入《反分裂习近平与
三中全会同胞书》“一国两制”体制改革
归祖国归祖国世界贸易组织国家法》马英九会晤
香港回归
4一国两制”
澳门回归
统
城市经济
大业
设立经开放1个
体制改革
济特区沿海港口
农村实行
增强企业活力
改/中国特色社\开
(1980年)|城市(1984年)
家庭联产承
会主义道路
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丿革的开辟与发展/放
加入世界|“引进来”和
市场经济体制
贸易组织“走出去”相
(1992年中共
十四大提出
统|/大
(2001)结合的开
放战略
业
《告台湾同胞书
(1979年)
两岸领导人
“九二共识”
习近平和
(1992年)
马英九在
国
新加坡会面
两制”
汪辜会谈
(2015年
《反分裂国\(199年
家法》
(2005年)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1.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和内容,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2.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领域的成就,立足于时空观念,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3.理解“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结合港澳回归和两岸关系的发展,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一国两制”方针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
[时空坐标]
知识点1 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进程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2)主要内容
①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民主化进程
(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
(3)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
(4)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概念阐释] “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实质是“左”的错误的继续发展。
二、改革开放进程
阶段 改革 开放
探索阶段(1978~1992年) (1)在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在城市,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 (1)1980年5月,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深化阶段(1992年至20世纪末)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1)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3)2001年 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进入21世纪 (1)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2)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
[辨析比较] 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①经营方式的改变: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是所有制的变革。②行政机构改变: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③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④改革统购统销体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①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②所有制形式: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④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以后)。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
探究点 由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史料一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全是自己的。
[探究]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包干”为什么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提示] 原因: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和单一的弊端。
史料二 13年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年届花甲、老态龙钟的企业带来返老还童、生机勃发的巨大变化——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
——摘编自《人民日报》
[探究] 史料二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有何意义?
[提示] 意义:国有大型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效益显著提高,由此带来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1)必要性
①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2)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特点: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推广,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
(7)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活学活用·针对训练]
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企业下放自主权,是解放生产力,建立经济特区,也是解放生产力。但这些都是局部的,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只有实行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才是全局性的。这表明当时中国( )
A.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
B.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经济体制
C.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两种经济体制的冲突逐渐缓和
解析:选B 根据“只有实行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才是全局性的”可知,邓小平认为只有实现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全面发展生产力,这表明当时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经济体制,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2.1978年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
A.城市 B.农村
C.广大内地 D.沿海地区
解析:选B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B项;农村改革获得成效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排除A项;“广大内地”过于空泛,排除C项;沿海地区首先对外开放,但并非首先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
知识点2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
一、“一国两制”方针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内涵: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港澳回归
1.过程
(1)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三、台湾问题的进展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2.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3.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4.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5.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构图解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
探究点 由理论到实践——“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史料一 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探究] 史料一中的“新办法”是什么?地位如何?
[提示] 新办法:“一国两制”。地位: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
史料二 1990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基本法》共160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摘编自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
[探究] 从国家主权角度简述“一国两制”的实践意义。
[提示] 意义:在中国国土上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
时代性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形成
创新性 允许与自己不同的、对立的社会制度存在
科学性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
示范性 为世界上和平处理遗留问题、争端提供了借鉴
原则性 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策略性 照顾实际,符合港、澳、台地区及大陆人民的利益
包容性 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国家之内
开放性 两种制度取长补短,和谐共存
[活学活用·针对训练]
3.“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这体现出“一国两制”( )
A.确保了祖国的统一 B.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D.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解析:选B 由材料“‘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可知“一国两制”照顾了港澳台的历史与现实,有利于实现港澳台的长期繁荣与稳定,故选B项;“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排除A项;“一国两制”中允许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一国两制”的内涵是明确而具体的,排除D项。
4.有学者认为:“从中国处理港澳问题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的制度体制,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现了中国智慧,是典型的中国方案,值得他国借鉴。”材料表明这一“制度体制”是( )
A.直接针对港澳问题的科学设想
B.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南
C.理论与国情相结合的制度创新
D.处理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解析:选C 据“从中国处理港澳问题的实际出发”可知这一理论与港澳回归有关,是“一国两制”,故选C项;“一国两制”针对的是台湾问题,排除A项;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排除B项;处理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D项。
[学史明智·展情怀]
[材料展示] 祖国统一大业
材料 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广大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我们的骨肉天亲。我们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一如既往尊重台湾同胞、关爱台湾同胞、团结台湾同胞、依靠台湾同胞,全心全意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广大台湾同胞不分党派、不分宗教、不分阶层、不分军民、不分地域,都要认清“台独”只会给台湾带来深重祸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共同追求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习近平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思维升华]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香港、澳门问题已顺利解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责任。
[针对训练]
1.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和平统一是解决两岸分歧的唯一方式
B.民族问题导致两岸的长期对立
C.一个中国的原则已成台湾各界的共识
D.立法体现中国政府的统一决心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实现祖国统一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表明中国政府统一的决心,故选D项;大陆主张和平统一,但并不承诺放弃武力,排除A项;两岸关系并非属于民族问题,排除B项;“台湾各界的共识”表述绝对化,排除C项。
2.邓小平在谈到“一国两制”时,指出:“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香港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B.指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C.表明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D.强调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解析:选D “只要求他们爱祖国”体现坚持“一国”,故选D项;文中没有谈到回归的意义,排除A项;谈话没有强调统一的意义,排除B项;文中体现的是港人治港,没有涉及台湾问题,排除C项。
[教材问题·再思辨]
1.读教材P172“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图:
[设问] 澳门回归祖国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 澳门的顺利回归,标志着在中国的土地上彻底结束了外国的殖民占领,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读教材P173“习近平、马英九历史性握手”图:
[设问] “习马会”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何重大影响?
[提示] 会议总结了两岸交往的历史经验,共同书写了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会议发出了台海事务作为中国内部事务,应当由两岸中国人共同解决的信号;会议开辟了两岸良性互动的新空间。
3.读教材P174“问题探究”
[设问] (1)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提出“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我们的国民经济就高速度地、稳定地向前发展”,试用史实证明这一结论。
(2)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演讲中提到“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这一“壮丽史诗”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提示]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在这一体制下,我国的经济长期保持高速稳定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已跻身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势头良好。
。
思维脑图 要旨聚焦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局面。2.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3.经济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是机遇,也是挑战。5.“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课程延伸] ——关注学习的广度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有三个阶段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过程,主要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底至1981年8月,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初步提出阶段。该阶段没有再提“解放台湾”,但也还没有明确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第二阶段是从1981年9月至1982年9月,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邓小平对香港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成熟。
第三阶段是“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化阶段,大体是从1982年9月至1993年春。这一阶段,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相关重要谈话,以及当时国家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文件。
综上,“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经历了三个阶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认识逐渐深刻。“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我国的统一事业。
[课程深化] ——提升学习的高度
“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科学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指导下,党的十四大作出三大历史性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综上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学习“南方谈话”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迁移应用]
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一次关键性的讲话,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南方谈话’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表明南方谈话( )
A.使对外开放出现一个新局面
B.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取得的成就
C.彻底结束“左”倾思想的束缚
D.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解析:选D 对外开放出现一个新局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讲成就,故B项错误;结束“左”倾思想束缚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南方谈话’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再加上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正确。
2.1978年中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实现了党在各方面的拨乱反正,以下属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内容的是( )
A.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解析:选A 工作重心转移,与材料中“政治路线”相符,故A项正确;改革开放属于经济路线,与材料中“政治路线”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思想方面,故错误;“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属于组织路线,与材料中“政治路线”不符,故D项错误。
PAGE
9(共48张PPT)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冲共十六大以后
中共十八大以后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邓小平理论形成
个代表
科学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并发展
重要思想形成
观形成
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
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党
怎样发展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8年
1989年
2002年2012年
2018年
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成就
改革
(1978年至今)
开放
以来
指丰
的巨/导
富
大成
综合国力提升
实践
成就
国际影响力扩大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2.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4.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1.搜集各方面史料,通过史料实证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2.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先进理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3.结合不同领域的巨大成就,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4.认识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的外交布局,并理解其意义。
[时空坐标]
对应学生用书P1
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
一、邓小平理论
1.创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解决的核心问题: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
3.意义: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4.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创立: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解决的核心问题:主要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核心问题。
3.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
1.创立: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解决的核心问题: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3.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4.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2.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误区警示]
邓小平理论不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性理论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
探究点 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史料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2018年版宪法修正案》(2018年3月)
[探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是何时提出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是什么?
[提示] 时间:中共十二大(1982年)。关系:继承和发展。意义: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指引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特色和历史地位
(1)主要特色
①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相联系的结果。
②邓小平理论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道路的产物。
(2)历史地位
①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活学活用·针对训练]
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讲:“邓小平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改革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材料表明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共同点是( )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解析:选B 据材料“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可知二者都强调结合中国国情,故选B项。
2.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两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两者提出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任务相同
B.两者的目的不同,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C.前者侧重于发展生产力,后者侧重于调整生产关系
D.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解析:选D 在发展的目的和内涵方面,中共十九大不仅包括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而且提出均衡发展的目标,可见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故选D项;前者提出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后者提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历史背景和主要任务都不相同,排除A项;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排除B项;两者都侧重于发展生产力,排除C项。
知识点2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
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经济快速增长 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科技研发增强 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不断增强;云计算、移动通信、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使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加
社会文明进步 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文化事业发展 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文化获得感;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
军事改革突破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思维点拨]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实现的四个伟大转变
(1)从经济发展看,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
(2)从治国理政看,实现了从单一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
(3)从城乡结构看,实现了从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富足的城乡融合型社会转变。
(4)从社会民生看,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整体性转变。
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目标: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表现
(1)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2)周边国家: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3)非洲关系:对非洲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4)欧洲、拉美关系: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3.贡献
(1)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2)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3)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4)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
4.意义
(1)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2)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概念阐释] 全方位外交
(1)外交政策调整
①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概况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
探究点 大国外交——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史料一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探究] 史料一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提示] 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在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目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史料二 相比中国学者对全球治理理论研究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贡献了中国智慧。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国际场合中提出了众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摘编自赵可金《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
[探究] 国际格局变化影响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据史料二,指出中国政府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了怎样的智慧。
[提示] 中国智慧: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活学活用·针对训练]
3.多边外交是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材料表明( )
A.多极化是多边外交的基础
B.综合国力是多边外交的保证
C.中国是多边外交的主导者
D.多边外交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可知多边外交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故选D项;多极化是多边外交的表现,排除A项;根据材料“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可知包容是多边外交的保证,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多边外交的包容性,未涉及主导者,排除C项。
4.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这都体现了中国(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始终坚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主导世界发展的作用已被认可
D.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解析:选D 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举动说明中国坚定维护正义与世界稳定,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故选D项;A、B两项说法正确,但题干强调的是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排除;“主导世界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
[学史明智·展情怀]
[材料展示]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习近平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地认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幸福。这就是我们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摘编自任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基》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时代使命,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的制度优势和制度潜力不断得以发掘,制度自信日益增强。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制度文明发展进步的应有担当。
——摘编自《人民日报》
[思维升华] 坚持“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把握和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心诚意。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远而务实的文化理想,并坚持以这一文化理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的、具体的文化创造与意义建构,坚持文化自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把握世界潮流,坚定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始终不渝地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不仅将全面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永恒魅力,而且也必将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美好、更为广阔的进步前景。
坚持“四个自信”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道路自信,才能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理论自信,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先进的思想指引;只有坚持制度自信,才能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拥有不竭动力。
[针对训练]
1.台湾作家李敖指出:“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他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
A.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
B.强调毛泽东思想是在国共合作过程中形成的
C.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
D.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没有密切关联
解析:选C 材料未涉及“毛泽东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故A项错误;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这期间国共既有合作也有对抗,故B项错误;“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说明毛泽东思想已经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故C项正确;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密切关联,故D项错误。
2.在20世纪的某个时期,我国新增的常见人名主要有建国、建军、和平、爱华、国华、建民、国强、新民、新华、抗美、保国、卫国、跃进、超英、超美、红专等。这反映了人民群众( )
A.对信息的获取及时准确
B.对人民政权的认同与拥护
C.对战胜英美侵华的自信
D.对“三面红旗”的肯定与支持
解析:选B 据材料“有建国、建军、和平、爱华、国华、建民、国强、新民、新华、抗美、保国、卫国、跃进、超英、超美、红专”,可知这些名字与新中国的历史事件相呼应,如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大跃进”等,体现出民众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与拥护,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众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与拥护,而非强调对于信息的获取,排除A项;材料中名字的表述为新中国成立时期,而非近代中国受侵略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民众对于国家政权的认同,而非重点强调对于“三面红旗”的支持,排除D项。
[教材问题·再思辨]
1.读教材P177“历史纵横”:
[设问] 中共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有何意义?
[提示] 意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
2.读教材P179“2011至2018年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
[设问] 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
[提示] 总趋势:不断上升。原因: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
3.读教材P182“问题探究”:
[设问] (1)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请用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2)习近平提出“新时代”这一概念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提示] (1)史实: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依法治国等;中国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2)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进入新时代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
思维脑图 要旨聚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2.综合国力决定大国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在世界上的地位日渐上升。3.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成为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课程延伸] ——关注学习的广度
中国40年来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影响巨大
从1978~2018年的40年里,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世界为之瞩目。这场经济发展奇迹不仅仅改变了中国自身的发展轨迹,同时也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以及中国在全球市场中话语权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将对全球贸易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力量。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更贴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实际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从而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课程新解] ——拓展学习的维度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创新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大国外交新时代,开拓全领域外交新空间,开辟主场外交新形式,开通“一带一路”新平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和理念登上人类道义的制高点,标志着中国外交正在经历几个方面的转变:从守势外交为主向以攻势外交为主调整,从全方位外交向全领域外交转型演变,从硬实力外交为主向软实力硬实力兼顾的形式转向。中国外交不仅是人民外交,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且要在追求中国人民福祉的同时,推进各国人民共同福祉的实现,为解决人类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一带一路”倡议都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将中国带入国际舞台中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课程深化] ——提升学习的高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在于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党的自我革命、国家治理现代化等一系列概念和范畴,它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外延。
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大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述两大命题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提出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案等,形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在由大国向强国迈进、实现强起来的历史方位中为解决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所形成的强国理论,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发展起来以后“大而不强”的问题提供了借鉴经验,同时也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迁移应用]
1.2019年,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知,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方向是( )
A.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全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
D.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可见中国倾向于多边治理的主张,故选C项;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是新时期外交的方向,外交的原则是独立自主,排除B项;“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指明以第三世界为主要方向,只要有利于多边主义,都是交往的对象,排除D项。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理论家的“自我设计”,也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以后的水到渠成 ,而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将“思想进程”与事物自身的“历史行进”相结合。这句话表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根植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
B.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C.与经济发展没有密切关系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解析:选D 材料中“思想进程”是指马克思主义,事物自身的“历史行进”则是中国自身实际,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故选D项;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仅材料中一层信息,即“事物自身的‘历史行进’”,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仅材料中一层信息,即“思想进程”,排除B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排除C项。
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