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抱负与使命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梳理两篇演讲词的论述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并学习马克思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选择。
3.分析含义丰富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并学习马克思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选择。
【导学流程】
基础感知
知识链接:
①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的奠基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②恩格斯: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起草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担负了整理和发表马克思的文献遗产和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
③演讲词: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中,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演讲词有三种类型。(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心灵。
快速阅读课文,梳理概括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二、问题探究
分析含义丰富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层意蕴,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表达的力量。
1.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
2.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3.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紧先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足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附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4.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5.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揣摩深邃思想,学习伟大精神。
6.马克思和恩格斯两篇演讲深邃的思想,在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